故意伤害与过失致人死亡的区别(过失致人死亡量刑)

“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如何区分?

成立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犯罪行为,从一个方面来看,行为人的伤害行为和被害人的死亡之间是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并且两者实际属于直接性的因果关系。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成立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犯罪,要求行为人对其伤害行为造成被害人的死亡具有预见可能性。

因为行为人的过失行为,而导致被害人死亡的,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主观上必须是过失,这和故意有着巨大的差别,即行为人本来应该可以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的后果,但是由于行为人的疏忽大意而致使其没有预见,或者,行为人已经预见到相应的后果但是轻信可以避免损害后果的产生,最后导致了他人死亡;除此之外,还要求行为人在客观上已经实施了相应的危害行为,且此种危害行为已经导致了他人的死亡,此行为与死亡的危害后果之间存在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区分这两个罪名,其关键点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即行为人在行为时是否明知其行为会造成被害人的死亡及对该死亡结果持何种态度。

故意伤害罪的主观方面包含了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主观方面包含了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对故意伤害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比较区分仍应当从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方面予以分析。对此,我们从认识因素上来进行判断,如果行为人的行为构成了故意伤害罪,那么,要求行为人对于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的危害后果,在其主观上是具有认识的,这也是“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体现之一。但是,在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场合,行为人对于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的危害后果并没有主观上的认识,或者只是模糊的认识,这是区别二者在认识因素上的关键所在。尤其是故意伤害罪中的间接故意和过失致人死亡罪中过于自信的过失这两种罪过形式在认识因素上虽然很相似,但也有所不同。

首先,在间接故意的场合,行为人在其主观上的态度是,对于行为导致的危害后果是持有一种放任的态度的,即发生了危害后果正好和行为人的主观意愿相一致,行为人正是想通过自己的行为而导致危害后果,而过于自信的过失不要求行为人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其次,一般地,在间接故意的场合,行为人之所以实施了该行为,在其主观上而言,并没有考虑能否避免危害后果发生的问题,而过于自信过失的行为人是在考虑到可以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前提下实施的行为,且有的行为人客观上还采取了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措施;

最后,间接故意的行为人在行为时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明知”的,而过于自信过失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只是“预见”,其在行为时又基于其他因素否认了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例如,甲、乙二人在山上开采矿石,甲看见山脚下有一个小孩在玩耍,

便对乙说:“你说我们将这块石头推下去会不会砸到那个小孩?”乙说:“哪有那么巧的事呢。”于是二人合力将石头推下山,结果将小孩砸死。该案中,甲、乙二人对小孩的死亡结果虽然不是希望发生,但是也不是希望不发生,他们对推石头下山的行为可能造成小孩死亡的后果是放任的态度,即无所谓的态度,他们的主观罪过应是间接故意。

在意志因素上,故意伤害罪的犯罪主体期待行为导致的危害后果产生,或者放任其危害后果产生,完全是一种“听之任之”的主观心理态度。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犯罪主体,是不希望自己的行为产生该危害后果的,产生的危害后果与其主观心理意愿是相悖的。其中,在间接故意的情况下,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行为人是持放任的、无所谓的态度,是不反对的、容忍的;而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对结果的发生是反对的,只是由于凭借了一定的避免条件而过于自信,却导致了危害结果的产生。行为人过于自信是在认识到行为及其结果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可能性,但同时确实凭借了一定的主客观条件而认为当时不会发生,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如果没有凭借任何条件,则不能认定为过于自信的过失,而可能是间接故意。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故意伤害罪中的致人死亡的结果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危害结果都是导致了他人的死亡,犯罪行为产生的危害后果是一样的,是否“故意”成为对两者进行区分的关键问题。在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场合,行为的后果与行为人的主观意愿是相悖的。而在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场合,行为人的行为必须是以故意伤害作为前提,即行为人期待被害人受到相应的伤害,只不过是不希望被害人死亡而已,该行为是以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实施犯罪行为,过失造成的死亡结果,则是故意伤害罪的加重结果,即刑法上的结果加重犯。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uduzhe.cn/fb1a2C2pQUQBcB1A.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过于自信过失的特征是什么

      一、过于自信过失的特征是什么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的特征:   1.认识特征   过于自信的过失表现为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

    2024-12-11 04:04:50
    47 0
  • 过失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既遂刑法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过失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是需要判处三年到七年的,如果情节比较轻微的情况,需要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按照具体的情节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罚。 一、过失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既遂刑法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1、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是:构

    2024-12-11 03:43:47
    54 0
  • 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最少判几年?

    对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来说,最少要判三年以下,情节严重的,也可以判三到七年有期徒刑,这项罪名侵犯的客体是与通信有关系的公共安全,犯罪的主体属于一般的主体,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从事广播业务的人员。 一、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最少判几年? 对其最少会判三年以下

    2024-12-11 03:42:48
    57 0
  • 成都过失致死一般判多少年(过失致人死亡的判刑规定)

    过失致人死亡罪 【刑法条文】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证据要点】 1.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 ⑴犯罪嫌疑人姓名等身份信息、个人经历、有无前科或者; ⑵与被害人的关系,犯罪的动机

    2024-12-11 03:31:48
    47 0
  • 医疗事故中的过失申请模板范文汇总

    医疗事故中的过失申请模板,医疗事故中的过失申请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了一个维权途径。当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遭受损害,认为是由于医务人员的过失导致的,他们可以通过提交过失申请来启动医疗纠纷处理程序。这有助于确保患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同时也能够促使医疗机构和

    2024-12-11 03:31:27
    73 0
  •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数额

    一、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数额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司法解释规定:   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

    2024-12-11 03:14:16
    52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