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阅读,在远远的背后带领

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

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

——杨绛



教育双减政策之下,惯性飞驰的鸡娃动力陡然泄气,家长们一时间一头雾水失了方向,在这种形势下,孩子们倒是有更多的时间回归他们这个年纪该有的无所事事。

加上疫情形势的变化,原本计划中的出游计划也纷纷搁浅,这个八月的暑假瞬间变得无聊加有趣,但是绝对不忙。

在这看似不知道该如何打发的假期里,娃终于可以悠闲下来,或坐或躺、吃着零食看着书,以他最松散和舒服的姿态,和最爱的故事相处。

谈到阅读,成年人总是担心孩子没有养成正确的习惯,忍不住上手指点一二才算放心。即使在这个每天抱着手机刷短视频的流量时代,某种程度上,我们也明明算不得是真正懂得阅读的人类。

在每天的关照中,将成年人的阅读功利心转移到了孩子身上,希望他每次翻开书本都尽量精致高效,仿佛只有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意义的。

然而事实是,孩⼦的阅读如果从不主动、不⾃由、被陪伴、被监督、被灌输、被训练开始,就⽆法顺利发展成真正的阅读。


法国当代作家达尼埃尔·佩纳克在他的阅读随笔集《宛如一部小说》中,用十条“权利”精准地概括了阅读的这种个人化的自由状态:

(1)不读书的权利

(2)跳页读的权利

(3)不读完整本书的权利

(4)反复阅读的权利

(5)什么都可以读的权利

(6)沉浸书中想入非非的权利

(7)在什么地方都可以读的权利

(8)粗略翻阅的权利

(9)大声朗读的权利

(10)不必为自己的品位辩护的权利

上面列举的十个权利,个人认为,也充分适用于儿童阅读,在“自由阅读”的状态中,孩子才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并因此为自己带来越来越多的心流时刻。



从大量自在闲适的阅读时光中,发展出自己的阅读技术,慢慢地,孩子会知道自己想怎么读,也知道自己能怎么读。

而父母能做的,不过是引领、旁观、必要时抵制伪劣书籍带来的风险。保持关照,看着这一切发生,和孩子共同经历,而并不深陷其中。



A 经常带孩子去“泡书店”


顾衡老师曾有一段这样的话,挺有意思:

书店是需要泡的,这个过程免不了。就像一块华夫饼干,慢慢被牛奶浸透。你不要掰碎饼干,也不要搅动牛奶。不要做任何能加速浸透的动作。

你要做的,就是享受慢慢被浸透的这个过程。


选一家孩子喜欢去的书店,就经常来这家,在熟悉的环境里,找到熟悉的角落,孩子会更容易静下心,沉浸到自己的阅读探索世界中去。



而在书店,能让孩子有选书的机会,对于主动选择带回家的书,孩子往往更有阅读的兴趣和责任感。无论孩子选的有多天马行空,甚至不符合你的“阅读标准”,都尽量不要干涉。


因为,孩子的阅读审美,对不同类型书籍的兴趣和理解,必须要在他自己一次次或正确或懊恼的选择中,磨练出经验和手感。


B 帮孩子设置正向增强回路


每隔一段时间,和孩子一起整理他的书架,将已读和未读的书做区分,特别是整套读完的书,可以按顺序码好,让孩子和已经读完的书拍照。



阅读带来的成就感,就好比他的绘画作品、花几个小时搭好的乐高一样,而且是用无数碎片时间积累完成的,藉由这样有仪式感的记录,提醒孩子在阅读这件事上,又到达了新的里程。


C 和孩子一起制造关联事件

将“书”和特定场合锚定,会让孩子产生自动联想。节日、假日、学期结束、年终岁末。。。在每个轻松快乐的时刻,都可以有好书登场,书籍被作为礼物,与欢乐时光联系起来,让书成为假期中日常参与的主角之一。

如果孩子已经在心中建立起了与阅读的正面联系,在阅读态度和阅读频率上,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D 创造阅读讨论环境

阅读,是从文字中获得体验的行为,而一群人共同体验,会积蓄出星星之火,在孩子心里,埋下一个热爱书的火种。

家长可以有意识的去创造这样的讨论环境,组织或者参与孩子们的读书会,让孩子和同龄人一起享受阅读。

梅根是美国作家、《华尔街日报》儿童图书书评家,她曾说:

“在头脑中创造出一个世界的能力是需要锻炼的。孩子们如今被可视读物惯坏了,他们不会再闭上眼睛想象出一个世界,想象那个世界中的人们长什么样,那个世界的服饰、气味以及地貌。”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寻求同辈归属感就日益重要起来。当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共读一本书,分享读后感,就是一场关于阅读的集体头脑风暴,在这样的场域中,一起搭建起从文字世界到想象世界的桥梁。


最后,附送一套孩子们的阅读书单,来自于《和孩子聊书吧》的作者姜军晶的推荐

10本经典童话:


10本冒险小说:


10本动物书:


10本成长小说:


10本奇幻故事:

本文来自小小苹果频道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uduzhe.cn/fb24bB2pVVgZRAFY.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5年01月07日
下一篇 2025年01月07日

相关推荐

  • 小小火车票 时代大变迁

    1月20日,春运进入第13天,铁路迎来了春节前的客流高峰,而广西桂林站售票厅内却人员稀少。“现在实行电子客票了,到售票厅购票的人越来越少了。以前春运可是售票员最忙的时候,一天工作下来,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公司桂林站售票值班员莫品全说起春运

    2025-01-08 06:39:02
    171 0
  • “时代记忆——院藏红色题材佛山剪纸展”正在广州艺博院展出 小小剪纸 时代记录

    展览现场中国是传统手工艺大国,手工艺人用巧手创作出无数精彩的艺术品。这些作品,可以是优雅的案头清玩,也可以是宏大叙事的时代记录。9月3日起, “时代记忆——院藏红色题材佛山剪纸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二楼高剑父艺术馆展出。这个旨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

    2025-01-07 15:06:01
    181 0
  • 小小火车票 时代大变迁

    原标题:小小火车票 时代大变迁1月20日,春运进入第13天,铁路迎来了春节前的客流高峰,而广西桂林站售票厅内却人员稀少。“现在实行电子客票了,到售票厅购票的人越来越少了。以前春运可是售票员最忙的时候,一天工作下来,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公司桂

    2025-01-07 12:51:01
    54 0
  • 小小一张身份证 见证时代变迁

    来源:北京青年报底卡标准、样本、宣传资料等见证了身份证的发展和变化(资料图片)从最早一人一张、统一在北京市公安局户籍处备案的“身份”证明——“人口卡片”,到手工制作的一代身份证,再到如今可以电子识别、功能多样的二代身份证,居民身份证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

    2025-01-06 02:39:01
    4214 0
  • 小小火车票见证时代大变迁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在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公司石家庄站站史馆内,展示了一套各个时期的火车票。硬板票、软纸票、磁介质票……展柜里的一张张车票见证铁路交通的发展变迁。近年来,“无纸化”便捷出行逐渐普及,目前内地高铁和城铁已实现电子客票全覆盖。火车票从“有”到“

    2025-01-04 01:33:01
    338 0
  • 中建三局三公司“小小时代新人 致敬平凡英雄”亲子开放日活动圆满举办

    在第72个“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中建三局三公司安装分公司在广州番禺区举办“小小时代新人,致敬平凡英雄”儿童节亲子开放日活动,邀请企业职工及兴南社区抗疫志愿者合计30名亲子家庭成员共同参加,致敬抗疫工作者,感受别样的儿童节氛围。活动在儿童节由来的科普中拉开

    2025-01-03 18:33:02
    38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