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权是什么意思(个人肖像权的相关法律)

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词语也会出现误解误用的情况,更不用说我们并不太熟悉的法律术语了,即使是一些很基础的法律术语,也经常会让人们产生一些本末倒置的理解。

今天,就让“央视社会与法”给大家讲讲这些最常见,却也是最容易让人误解的法律术语。

犯罪嫌疑人&嫌疑犯

一般理解:犯罪嫌疑人和嫌疑犯一样都是某个案件的罪犯。

正确理解:犯罪嫌疑人是侦查阶段被侦查机关列为有犯罪嫌疑的人,不等于罪犯、犯人、犯罪分子。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之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另外,“嫌疑犯”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法律上没有这个词。

法人&法定代表人

一般理解:法人和法定代表人意义相同,是公司或企业管理者与负责人。

正确理解: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定代表人是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主要负责人,代表企业法人的利益,按照法人的意志行使法人权利。

法人是法律拟制之人,自然人是一个与之并列的概念,一个自然人是万万成为不了法人的,只能成为法定代表人。

诉讼时效

一般理解:诉讼时效一过就不能起诉了。

正确理解:诉讼时效届满后,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也就是说,当事人是可以起诉的,请求法院审理案件,这个起诉的权利并不消失。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妇女

一般理解:妇女,在词典中,其定义是成年女子的通称,不单纯指已婚妇女。

正确理解:《刑法》第256条规定,妇女指十四周岁以上已婚或未婚女子。所以在法律上,十四周岁以上的女性都统称为妇女。

违法&犯罪

一般理解:一般违法犯罪都连在一起,大家也觉得违法和犯罪意思相同。

正确理解:“违法”是指一切违反国家的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其外延极为广泛,是广义的法。而“犯罪”指违反了《刑法》的规定,造成了社会危害,应该受到刑事处罚。所以“犯罪”肯定是违法,但“违法”并不一定是犯罪。

一般理解:欠人的钱财为债。

正确理解:法律意义上的债与生活中的债的概念不同,即不仅指借贷关系,还指通过合同、侵权行为等法律事实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债的关系中,享有权利的人称为债权人,承担义务的人称为债务人。

抢劫&抢夺

一般理解:街上抢了东西就跑的一般都属于抢劫。

正确理解:抢劫,指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看护人或者持有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迫使其立即交出财物或者立即将财物抢走的行为,抢劫一般会威胁到被害人的人身安全。法律中还有一项罪名为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所以一般在大街上的抢包贼、飞车党,其实多半都属于抢夺,并不构成抢劫罪。

侵犯肖像权

一般理解:别人未经同意使用了我的肖像,就侵犯了我的肖像权。

正确理解:肖像权是指公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他人利用自己肖像的权利。法律规定,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例如盗用照片发微博,只要没有营利就不属于侵犯肖像权。

宣告死亡

一般理解:人已经死亡

正确理解:宣告某人死亡该人并不一定是真的死亡,而是指人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其死亡的法律制度。依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4年或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满2 年,经有关机关证明该公民不可能生存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

自首

一般理解:俗话说“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大家也普遍认为只要自首就可以从轻处罚。

正确理解:法律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而不是就应该从轻处罚,这就意味着要看犯罪是否造成严重后果,按情节轻重来判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uduzhe.cn/fb33eC2pWUgVRBlA.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 侵犯肖像权会被拘留多久

    侵犯肖像权拘留15天。但是,14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14岁以下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责令其监护人严格纪律。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

    2024-12-11 03:31:42
    41 0
  • 侵犯肖像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个人肖像权的相关法律)

    相较于以前,民法典对肖像权的规定变化很大,更加明确更加具体,占据篇幅也很大,为民法典第1018条至第1022条,侵权也不再以“以营利为目的”为必要条件,上文解读了第1018条,现在来看第1019条。 民法典第1019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

    2024-12-11 03:31:41
    42 0
  • 什么叫侵犯肖像权怎么处理(肖像权侵权的法律后果)

    侵犯肖像权的责任承担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依据】《

    2024-12-11 03:31:41
    44 0
  • 葛优肖像权案获赔分析(肖像权纠纷案例讲解)

    资料图:演员葛优 中新社记者 李慧思 摄 中新经纬客户端9月6日电 演员葛优再赢“葛优躺”官司,一审获赔8000元。 据北京海淀法院网6日消息,因认为广州市康力士保健品有限公司未经授权在****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中擅自使用其照片进行商业宣传,演员葛优将该公司诉至法院。日前,

    2024-12-11 03:31:41
    43 0
  • 侵犯肖像权怎么判(关于侵犯肖像权的量刑标准)

    侵犯肖像权的责任承担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依据】《

    2024-12-11 03:31:41
    43 0
  • 肖像权侵权的法律规定(侵犯肖像权赔偿标准)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由此可见,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通常应具备两个要件: 一是未经本人同意;二是以营利为目的。 常见的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主要是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

    2024-12-11 03:31:41
    54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