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监督解释?

一、解释?

审判监督程序可以分为人民法院的监督、人民检察院的监督以及当事人的申诉。

1,当事人的申诉。当事人如果不服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请求重新审理案件。各级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申诉,应当认真负责处理。

2,人民法院的监督。各级法院对该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是适合使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委员处理;最高院发现错误的,有权提审或指令再审;上级发现下级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有权提审或指令再审。

3,人民检察院的审判监督。最高院,上级检察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二、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机关是哪个

一、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机关是哪个?

1、依法对刑事诉讼进行法律监督的机关是:人民检察院。

2、《刑事诉讼法》第八条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二、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1、立案监督

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或立案)的理由,理由不成立的,要求立案(或者撤销案件)。

2、侦查、审查、起诉监督

通过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监督侦查工作。

对侦查过程中的违法情况提出纠正意见。

3、审判监督

对审判过程的监督:庭后以检察院整体名义提出书面纠正意见。

对审判结果监督:抗诉。

死刑复核监督: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

4、执行监督

对刑罚执行活动的监督。

对刑罚变更活动的监督。

三、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随时咨询我!

三、司法监督包括什么?

司法机关的监督包括:

(一)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

(二)依法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议案。

(三)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确定检察工作方针,部署检察工作任务。

(四)依法对贪污案、贿赂案、侵犯公民民主权利案、渎职案以及认为需要自己依法直接受理的其他刑事案件进行侦查。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侦查工作。

(五)对重大刑事犯罪案件依法审查批捕、提起公诉。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对刑事犯罪案件的审查批捕、起诉工作。

(六)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开展民事、经济审判和行政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

(七)对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监所派出检察院依法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和监管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八)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确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依法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抗诉。

(九)对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在行使检察权作出的决定进行审查,纠正错误决定。

(十)受理公民控告、申诉和检举。

(十一)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进行研究并提出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和检察建议;负责职务犯罪的法制宣传工作;负责全国检察机关对检察环节中其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指导。

(十二)受理对贪污、贿赂等犯罪的举报,并领导全国检察机关的举报工作。

(十三)提出全国检察机关体制改革规划的意见,经主管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规划和指导全国检察机关的检察技术工作和物证检验、鉴定、审核工作。

(十四)对于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进行司法解释。

(十五)制定有关检察工作的条例、细则和规定。

(十六)负责检察机关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队伍建设。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依法管理检察官的工作。制定书记员管理办法。

(十七)协同地方党委管理和考核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或不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专门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建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撤换下级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和检察委员会委员。

(十八)协同主管部门管理人民检察院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

(十九)组织指导检察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和指导检察系统的培训基地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

(二十)规划和指导全国检察机关的计划财务装备工作。

(二十一)组织检察机关对外交流,开展有关国际司法协助;审批与港、澳、台地区间的个案协查工作。

(二十二)管理机关干部和直属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审批院直属事业单位的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

(二十三)负责其他应当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承办的事项。

四、如何实行法律监督?

一、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机关是哪个?

1、依法对刑事诉讼进行法律监督的机关是:人民检察院。

2、《刑事诉讼法》第八条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二、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1、立案监督

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或立案)的理由,理由不成立的,要求立案(或者撤销案件)。

2、侦查、审查、起诉监督

通过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监督侦查工作。

对侦查过程中的违法情况提出纠正意见。

3、审判监督

对审判过程的监督:庭后以检察院整体名义提出书面纠正意见。

对审判结果监督:抗诉。

死刑复核监督: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

4、执行监督

对刑罚执行活动的监督。

对刑罚变更活动的监督。

三、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随时咨询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观点,发布者:【】

本文地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法律时刻 https://www.falvshike.com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uduzhe.cn/fb42eC2pXVQZXDFY.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成都刑事诉讼法解释全文(刑事诉讼法解释审判监督程序法条)

    第二十一章 执行程序 第一节 死刑的执行   第四百九十七条 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罪的,应当由罪犯服刑地的中级人院依法审判,所作的判决可以上诉、抗诉。   认定故意犯罪,情节恶劣,应当执行死刑的,在判决、裁定发生效力后,应当层报最高人民

    2024-12-11 02:56:54
    42 0
  • 民事法官自由裁量权司法解释,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司法解释

    民事审判的监督司法解释包括人民法院的监督,人民检察院的监督还有当事人的申诉,如果是当事人的申诉,对判决还有裁定不服的情况,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申诉,请求重新审理相关的案件。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民事审判监督司法解释有哪些? 2、督促程序和公示催告程序有什么异同

    2024-12-11 02:28:10
    52 0
  • 审判监督申请书怎么写

    问题解答: 审判监督申请书的内容包括: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相关信息、案由、申请审判监督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院申请再审。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

    2024-12-11 02:24:56
    36 0
  •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法院会依照什么程序进行审理

    再审程序,是指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在具有法律规定的再审事由时,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对原审案件也称“本案”再次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一种特别救济程序。  网友咨询: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法院会依照什么程序进行审理?  律师解答:  人民

    2024-12-10 22:00:15
    40 0
  • 再审程序,也叫审判监督程序,那么什么是再审程序呢?

    本文内容从各个方面解释了不同的讲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小编对再审程序,也叫审判监督程序,那么什么是再审程序呢?的观点吧。再审程序,也叫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进行立案再审的程序。关于刑事案件的提起再审,《刑

    2024-12-10 22:00:15
    36 0
  • 民诉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8条发回原审法院重审是一审法院还是二审法院?

    一、民诉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8条发回重审是一审法院还是二审法院? 就是做出原判决的法院。 没有说一审还是二审。 对一审判决作出审判监督或者发还重审的,原审法院就是一审法院。 对二审判决作出审判监督的,原审法院就是二审法院。 如果已经二审了,那么作出一审判决的法

    2024-12-10 22:00:08
    29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