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伪劣种子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客体方面侵犯了国家对农用生产资料质量的管理制度;客观表现是违反了农、林、牧、渔等生产管理法规;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表现为故意。构成此罪的行为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生产伪劣种子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农用生产资料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和农业生产。

所谓种子,是指用于农业、林业生产的籽粒、果实和根、茎、芽等繁殖材料。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农、林、牧、渔等生产管理法规,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等农用生产资料,致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任何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其故意的内容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故意生农药、假兽药、假化肥;二是明知是假的或失去使用效能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而故意予以销售;三是故意以不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冒充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过失行为,如在不明知的情况下销售了假的或失去使用效能的农约、兽药、化肥、种子,不能构成本罪。

本罪的犯罪目的,大多都是为了谋利。特别应当指出的是,使生产遭受重大的损失,是本罪的后果,不是本罪的目的。

二、生产伪劣种子罪如何处罚

对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判处3年以下或者拘役,并且处罚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之下罚金;

使的生产遭受重大损失处3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处罚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致使生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且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生产伪劣种子直接会导致生产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对于这种违法行为要严厉的惩处,根据其犯罪情节及造成的严重后果就要被追究刑事责任,一般造成后果较轻的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后果严重的会判处七年以下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以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的罚款。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uduzhe.cn/fb4a3C2pQXQVSBVc.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非法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量刑标准是怎么样的?

    销售金额在五万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一般就会处二年以下的或拘役;销售金额在二十万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就会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按规定承担相应的罚金。 一、非法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量刑标准是怎么样的 1、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12-11 03:52:11
    55 0
  •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主观要件是什么?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主观要件是故意,即行为人实施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是故意的,一般情况下,行为人构成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需要在主观上出于营利的目的,即行为人想要通过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行为获得非法利润。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主观要件是故意。而且这种故意通常情况下都是

    2024-12-11 03:52:11
    79 0
  • 非法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属于什么案件)

    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金额达到五万元的;储存的假冒伪劣商品的货值超过十五万元的;假冒伪劣商品的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的但是销售商品的金额三倍之后和未销售产品之和达到十五万元的,都是属于构成了非法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非法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非法生产销

    2024-12-11 02:36:52
    42 0
  • 生产伪劣产品罪判多久

    假冒对社会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都有严重的危害,所以国家对于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也是非常严厉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金额有5万元的时候就构成了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那么我国对于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司法解释是什么,律师工作站为您解答。 生产伪劣产品罪判 法

    2024-12-11 01:43:35
    48 0
  •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什么(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

    小编/***律师 一、法律规定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

    2024-12-11 01:43:30
    54 0
  • 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量刑标准(涉嫌销售伪劣产品刑事拘留)

    作为消费者进行消费,肯定是想买的产品舒心、顺心,可是有些经营者,为了自己的私利,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甚至可能会威胁消费者的性命安全,所以国家对于这种行为也一直在严厉打击。 以案释法: 自2014年至2019年期间,被告人在未取得生产农药

    2024-12-11 01:43:29
    44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