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是建立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的关系,不过也有可能是劳务关系。我国对于解除劳动关系上也作出相应的规定,方式也有很多种,可以是用人单位的单方面解除、劳动者单方解除等方式但都要符合法律规定。那么,公司在什么情况下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关系是合法的呢?下面就来看看法务时刻小编的介绍吧。
一、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关系的三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依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二种情形,依据《劳动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1、劳动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不能履行,经双方当事人直辖市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2、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4、符合劳动合同约定的解除条件的。
第三种情形是,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而导致停产、合并、兼并、分立、转制、易地改造等,在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的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的意见,共同协商裁减办法,并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并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二、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怎么赔偿?
用人单位违反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第47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向劳动者支付的,不再支付经济补偿。赔偿金的计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
《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了终止劳动合同的补偿具体标准: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3、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人。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由此可知,我国劳动合同法是允许用人单位有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的权利,但是解除劳动关系必须要满足法律规定。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会遇到用人单位私自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情况,若是解除的条件不符合上述内容则是无效的,劳动关系继续有效的。
(责任编辑:张小朝)
电子雾化来源链接:https://yilibianli.com/wuhua/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uduzhe.cn/fb4ebC2pSVQVUBF0.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