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此刻大家对“痴情司歌词”大约比较看重,朋友们都想要剖析一些“痴情司歌词”的相关知识。那么小编在网摘上搜集了一些有关“痴情司歌词””的相关资讯,希望小伙伴们能喜欢,你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一、各司其名
上次说到宝玉来到了“孽海情天”,看到了两边的对联,随警幻仙姑进入二层门内,只见两边配殿皆有匾额对联,一时看不尽许多,惟见几处写着的是“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暮哭司”、“春感司”、“秋悲司”。一看到“痴情”、“结怨”、“朝啼”、“暮哭”、“春感”、“秋悲”等词,是不是想到了“闺怨”诗词?想了古代不论是少女,还是少妇,她们在深院之中的多愁善感?这些司的命名,专为女性设计,其实这些类型的女性,后文都有出现。
二、薄命司
1.宝玉来到了“薄命司”,两边也有对联:“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根据对联之意,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惹出来的,有一幅幅美丽的容颜,可是谁才是珍惜之人呢?
2.宝玉只拣自己家乡的,看到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又看到了“金陵十二钗副册”和“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究竟有多少册,至今争论不休,但是可以通过宝玉和警幻仙姑的对话,谈谈我的理解。——宝玉因问:“何为‘金陵十二钗正册’?”警幻道:“即尔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故为正册。”宝玉道:“常听人说金陵极大,怎么只十二个女子?如今单我们家里上上下下就有几百个女孩儿。”警幻微笑道:“一省女子固多,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两边二橱则又次之。馀者庸常之辈便无册可录了。通过“馀者庸常之辈便无册可录了”这句话,表明“金陵十二钗”一共就三册,没有更多了。
3.由于是小说设定,金陵十二钗三册中的人物都出现在了“贾府”当中,其它并没有了。
三、晴雯、袭人、香菱的判词
1.晴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通过判词,可以看出晴雯是薄命的。最后一句“多情公子空牵念”,这里的“多情公子”指得就是贾宝玉,特别后来专为晴雯所写的《芙蓉诔》,可见晴雯才是宝玉心目中的第一“大丫头”,宝玉和晴雯的感情是真好,宝玉第一看到的判词就是晴雯的,晴雯就是丫头里的“林黛玉”。
2.袭人:“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根据判词可以看出,袭人最终离开了贾府,和贾宝玉是无缘的。袭人绝对是宝玉身边非常重要的丫头,可惜在宝玉心中她只能排第二,尽管她温柔、和善、懂事,也比不上晴雯的灵巧、活泼、性直,袭人就是丫头里的“薛宝钗”。
通过看晴雯和袭人的判词,可以看出二人在宝玉心中的地位,非要严格排名的话,晴雯第一、袭人第二。如果不严格排名的话,二人应该并列第一。其实她们两个就是丫头里面的“林黛玉”和“薛宝钗”,晴雯、林黛玉是贾宝玉灵魂的朋友,袭人、薛宝钗是贾宝玉现实的朋友。至于她们四人与宝玉的关系,后文会展开叙述,这里暂且不表。
3.香菱:“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香菱真是一个苦命的人,她是甄士隐的女儿,被人贩子拐卖,又摊上薛蟠和冯渊争买她而出了人命,最后还是被薛蟠买来,薛蟠这个主,可不是什么好主子,根据后面的发展,薛蟠的老婆夏金桂肯定要折磨香菱的。
4.除了判词之外,她们三人判词旁边还有画。①晴雯:“画的既非人物亦非山水,不过是水墨滃染满纸乌云浊雾而已”,晴雯本是彩云,却被乌云所遮盖,可见晴雯死于小人之手,比如王善保家的,极力诋毁晴雯,整垮晴雯。②袭人:“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通过画来看,袭人的最终命运也不会太好,“一簇鲜花”指的是在贾家的幸福生活。“一床破席”指的是离开贾家后的凄惨生活。③香菱:“只见首页也是画,却画着一枝桂花,下面有一方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看到香菱的画,香菱必然死亡,而且是折磨而死,受尽了委屈,真是一个苦命的女子。
本文来自韩萧之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uduzhe.cn/fb500B2pUUwBcDVc.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