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对比(关于刑事诉讼法解读)

修改

与司法适用疑难

解析

喻海松 /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1年6月版

《刑事诉讼法修改与司法适用疑难解析》一书关注2018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和修改后的司法适用问题,是一本理论与实务兼具、偏重司法实务,并有一定工具书性质的专著。

全书共三编。

上编“刑事诉讼法立法修改与司法适用”在回顾2018年《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相关条文修法过程的基础上,主要依据2021年刚刚施行的《最高人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对修法所涉及的监察与刑事诉讼衔接、刑事缺席审判程序、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速裁程序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司法适用进行探讨。

下编“刑事诉讼司法实务与疑难解析”选取了2018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未予涉及,但2012年刑事诉讼法施行以来司法实务中关注度较高,并在2021年刑诉法司法解释中给予重点关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涉及证据一般规定、分类审查与认定、电子数据的审查与认定,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庭前会议,一审、二审程序,自诉案件、单位犯罪案件的审理程序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外编“刑事诉讼法立法资料与规范集成”特别收集了两方面资料:第一章收录“刑事诉讼法修改立法资料”,便于了解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的背景和过程;第二章则是“刑事诉讼相关规范集成”,涵盖刑事诉讼司法实务中最新的、重要的常用规范,便于在适用新刑事诉讼法中查询使用。

本书是一本可以带着上法庭的“刑诉宝典”,对刑事诉讼司法实务特别是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的刑事诉讼工作具有权威的指导意义;对刑事诉讼立法工作、学术研究及刑事辩护活动,本书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刑事诉讼法是规范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是侦查机关和司法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重要依据。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制定于1979年,先后于1996年和2012年作过两次较大幅度修改。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是继1996年和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对中国特色刑事诉讼制度的再一次重要改革与完善。

为确保刑事诉讼法的正确、统一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其他中央有关部门修订发布相关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对刑事诉讼的具体问题作出进一步明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21〕1号,以下简称《2021年刑诉法解释》)是人民法院全面正确施行刑事诉讼法,规范刑事审判工作的基本规范依据。

基于此,本书上编“刑事诉讼法立法修改与司法适用”在回顾《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相关条文修法过程的基础上,依据《2021年刑诉法解释》及相关规定,对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所涉及的监察与刑事诉讼衔接、刑事缺席审判程序、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速裁程序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司法适用进行探讨。

应该说,《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解决了一些长期困扰司法机关且无法通过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解决的难题,应当予以充分肯定。

但是,整体而言,受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的背景和任务所限,多数司法实务难题未能进入修法视野,而多项重要的司法改革成果和经验也未来得及总结入法。

《2021年刑诉法解释》的起草认真梳理了近些年来司法改革,特别是推进以审判为中心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成果与经验,坚持问题导向,直面《2012年刑事诉讼法》和《2012年刑诉法解释》施行以来刑事审判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积极予以回应和解决。

基于此,本书下编“刑事诉讼司法实务与疑难解析”选取了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未予涉及但司法实务中关注度较高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涉及证据一般规定、证据分类审查与认定、电子数据的审查与认定、庭前会议、一审程序、二审程序、自诉案件的审理程序、单位犯罪案件的审理程序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为便于了解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背景和过程,同时为便于适用《刑事诉讼法》,本书外编“刑事诉讼法立法资料与规范集成”第一章“刑事诉讼法修改立法资料”收录了《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审议过程的相关资料,包括历次审议稿和修法背景材料;第二章“刑事诉讼相关规范集成”收录了刑事诉讼法和三个立法解释,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等为贯彻执行刑事诉讼法颁布的配套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考虑到刑事诉讼与监察调查的衔接,特别是对相关刑事案件的审查需要,一并收录了监察法。

总之,在刑事诉讼法已经施行的背景下,在继续关注修法问题、研究修法过程的同时,更要关注刑事诉讼法的施行问题,更要进一步促进司法实务中公检法机关充分发挥刑事诉讼职能,更要通过更加优质高效的刑事诉讼活动确保法律的正确、统一施行,确保法律修改的目的、目标充分实现,确保刑事诉讼更为有效地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uduzhe.cn/fb5e0C2pRXAZWA1c.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刑事诉讼法回避的事由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中关于回避制度的相关规定是,如果案件的侦查、审查和审判人员和案件当事人是近亲属关系,或者和案件的审理结果有相关的利害关系的,担任过案件的证人,诉讼代理人的,诸如此类的情形下,应该主动回避没有主动回避的嫌疑人,可提出回避请求。 一、刑事诉讼法回避的事由具

    2024-12-11 03:59:15
    55 0
  • 新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亮点(2022刑事诉讼法解释新旧对比)

    新刑诉法解释共计27章、655条,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与2012年解释相比,新刑诉法解释增加“认罪认罚案件的审理”“速裁程序”“缺席审判程序”三章,增加107条,作了实质修改的条文超过200条。是最高人院有史以来条文数量最多的司法解释,也是内容最为丰富、最为重要

    2024-12-11 03:55:50
    44 0
  • 新刑事诉讼法全文(最新刑法司法解释)

      第一编总则   第一编 总 则   第一章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一章 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一条 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任务,是保证准

    2024-12-11 03:42:06
    53 0
  • 刑事诉讼法解释全文及相关规定,案件管辖及审判程序解析

    【导语】本文详细解释了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案件管辖和审判程序的相关规定,包括人民法院的受理范围、犯罪地的界定、被告人的居住地和户籍地的确定等内容。同时还介绍了关于回避、辩护与代理、证据的审查与认定等方面的规定,为读者全面了解刑事诉讼法提供了帮助。 第一章管辖 第

    2024-12-11 03:33:18
    55 0
  • 刑事诉讼法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讲解)

    《最高人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已于2020年12月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0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21年1月26日 法释〔2021〕1号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

    2024-12-11 03:25:34
    57 0
  •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有几个(刑事诉讼法最后修改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修正草案) 征求意见稿 一、增加一条,作为第十五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二、将第十八条改为第十九条,第二款修改为:“人民检察院在对诉讼活动实行监督中发现司

    2024-12-11 03:25:33
    47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