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除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整合者:真正地活下去,只有这一剂药
很多人都问我,你为什么要做一个情感治疗师?
甚至有一个来访者斜着眼看着我说:“我发现,你喜欢把别人看成很脆弱的小孩。”
这句话击中了我。
是啊,为什么我这么喜欢去看别人的脆弱,甚至会投射式地强化这种脆弱?
我心中一惊。
当我过分执着自己的脆弱的时候,就会忽略他人的强大,就像那些试图做圣母的妈妈们一样。
我想起我小时候,母亲经常会说,君子远庖厨,是对的。我记得有人送我们家一条活鱼,很大,母亲不能杀生,但又不能一直养着它,就只有放在水里,等着它死。这条鱼真的很能熬,半个月后,它终于“去世”了,那时它已经是一条很瘦很瘦的鱼。
我的母亲为什么如此怜惜弱小?
可能和她的家世有关系。
她来自一个大家族,出生的时候,父母已经年岁很大了,兄弟姐妹也比她大很多了,所以在一个乱世,她必须学会更早地成熟起来,于是她成了学校里最拔尖的学生,成了学校里的风云人物,永远的学生会主席。
她应该是个“纠结者”。
就像旧时代绝大多数人一样,很多人都生活在父母之爱不够充沛的世界里,为此他们必须更多地隔绝自己的需求,把他们的内在小孩藏起来。
我作为他们的孩子,就成为无意识层面的“治愈者”。
爱有缺损,却又不知道如何自愈,就只能用蒙古大夫式的偏方来治,最后引发很多后遗症,直到最后真正的药方出现,一场情劫才会化解。
这就是这个电影要表达的。
移除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图注:伊梅尔达的神兽格外巨大,这个巨灵神一样的神兽代表着伊梅尔达试图用事业上的辉煌替代情感上的创伤,有多伟大的神兽之力就有多大的创伤未疗愈。
当曾曾祖母伊梅尔达被丈夫抛弃以后,她面临着两大丧失:
1)她失去了丈夫之爱;
2)她失去了梦想之路——她也是极出色的歌手,但却因为抚养孩子,而被迫放弃。
没有人可以帮她疗伤。
于是她选择成为一个“偏执者”。
表面上,她似乎戒掉了音乐,选择成为一个做鞋大师,用事业的成功来忘记自己作为人的一面。
这就是“偏方”的坏处。
偏方可以治一时之痛,但却会留下后遗症。
那就是被“物化”。
音乐并不只是音乐,而代表着一个人“人性”的一面。
什么叫人性?
人性就是可以自由地追逐梦想,可以享受生命的快乐,可以让生命自由地流动,可以脆弱相对,可以温柔相爱,不必牺牲,只有共赢。
移除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你活在哪个层次的人生里?你又在家族中扮演哪个角色?
一个真正觉醒的人,会经历这三种人生:
1. 无知无觉地活着,像家畜一样。
2. 有了自我意识以后,自高自大地活着,觉得自己可以改变人生,甚至整个世界;或者自轻自贱地活着,觉得人生就是受虐。
3. 开始意识到命运的力量,看到决定自己命运的那股力量的来源。
我们开始意识到,我们不只是为自己活着,我们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父母活着,甚至为整个家族,乃至整个民族和人类活着。
我们看到了,我们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胞,承担着慢慢进化路上每一微微微微微……米前进的责任。
图注:注意!知识点!这部飙泪神作背后不为人知的一张人物图,暴露了最残酷的家族真相!
比如在米格家族中,会看到有8种人。
1)创建者:
家庭的拯救者:比如曾曾祖母伊梅尔达和家族的重建者米格儿
2)承重者:
承受家族不能言说的痛:比如太奶奶coco
3)替罪羊:
扮演家族中的恶人角色:比如曾曾爷爷埃克托
4)继承者:
继承家族固有三观者:比如奶奶
5)组织者:
族长:比如曾曾祖母和现任族长奶奶
6)从众者:
群羊:米格的父母和姨奶奶一族
7)破坏者:
挑战家庭禁忌者:米格儿
8)疗愈者:
解决家族情结者:米格儿
巴金的《家》、《春》、《秋》系列说的就是这样的家族序列。
要详细分析的话,那可能要重写另外一篇文章了。
就这个电影,简单分析一下:
当爸爸走以后,小coco和妈妈就在两个世界里了。
妈妈努力忘记丈夫,小coco则一直活在思念之中。
在这个家族里,小coco成为“承重者”和“替罪羊”,她帮妈妈承载所有的悲伤和脆弱,妈妈成为女战士,成为这个家族的“创建者”,从此这个家族与音乐绝缘,只与生存有关。
每个人都被紧紧捆在鞋子上,不再有个人的意志,只有集体人,这样就不会有抛弃和分离,这个家族是靠对“替罪羊”曾曾祖父,这个抛家弃子的男人的仇恨和对追求梦想的恐惧组织起来的。
但是这样的救命哲学只在一个家族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候管用。有一个强大的家族组织者,其他家人都是从众,比如在电影中,曾曾祖母“创建者”、“组织者”把衣钵传给了自己的孙女,小男孩米格的奶奶,她在家族中扮演的是当年米格的曾曾祖母的角色。
所以在这个以一个女强人“继承者”为中心,而其他人都是“从众者”的家庭里,会有很浓烈的亲情羁绊。
移除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当一个家族走过了温饱,就开始要解决一个问题:我们该如何生活?
但因为取消了个体思想的自由,没有了差异化,原来的思想武器,已经无法适应开始复苏的欲望,此时这个家族往往就去寻求三种人:
1)一个“破坏者”,比如小男孩米格,他开始戳中这个家族的秘密和禁忌,让这个家族必须疗愈一直逃避的伤害。
2)一个“创建者”,比如小男孩米格,他戳破了窗户纸,让这个家族开始了新生,而不至于僵化到死。
3)一个“疗愈者”,比如小男孩米格,他的歌声疗愈了一直承载着伤痛的替罪羊和沉重者,曾曾祖母的女儿,小米格曾祖母coco。她只能把对爸爸的思念永远藏在心里,妈妈沉浸在做超人的自我的世界,无法安抚小coco内心的痛,直到这个小男孩的歌声唤醒了她尘封的记忆。
所以任何一个家族或者每个人都一样,都有一个进化的任务。
都要完成从“求生”到“发展”的不同阶段地转换。
如果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么“破坏者”、“创建者”和“疗愈者”的角色就可以合一,而且转换也可以很轻松。
而如果黑暗的力量太强大,爱的力量太弱小,那么“破坏者”的角色就会很惨烈,“承受者”的角色就会很悲惨。
无论我们成为这个家族的领导者,跟从者,还是这个家族的敌人、替罪羊乃至带来新生的那个人,都是我们每个人的宿命中所有。
也许,我就是我的家族的“破坏者”或者“疗愈者”,因为我在努力地完成一件事:努力地为自己活,为爱而活,成为我父母家族中最稀缺的角色——一个给予爱的人。
为天下所有缺爱的孩子,一个疗愈的空间。
这可能是我出生前就已经决定好的设置了。
移除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三十而立,四十知天命,孔子早就说了。
三十岁的时候,你开始出发,四十岁的时候,你知道你为什么出发。
每个人都是如此,有些时候,我们和命运的关系是奴仆关系,你只是命运的导管,垫脚石和宿主而已。
有时候,我们和命运是敌人,我们一生都要轰轰烈烈地冲锋,就像是海潮一样,周而复始地运动,但永远在沙滩上,一步不能向前。
有时候,我们和命运成为朋友,顺势而游,心意相通,如鹰如雁,御风而行。
从这个角度上看,每个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都是潜在的“破坏者”、“疗愈者”和“创建者”。
因为我们对战斗不再感兴趣,我们对生存的焦虑已经过去,我们都渴望的是如何更好地活着。
就像是剧中那个小男孩,他最感兴趣的不再是活下去,或者忘记仇恨,因为他有足够的能力去消费自己的梦想,梦想就在他手上,而不再遥不可及。
移除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外面的妖孽,就是内在的心魔;所有的伤害,都在等待救赎
假设你的内心有一个舞台,上面有你家族里的所有人,那么你会看到一个什么场景?
参加过几次家庭系统排列,我发现很诡异的,又很必然的是:有时,你会发现家族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某个地方,那个地方是一个空位,此时,我们就会发现,这个家族的秘密所在,往往是像米格曾曾祖父埃克托那样的“家族罪人”。
移除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图注: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你越是想否认的,就越是会成为你的心魔,那些被清除掉的亲人和秘密,往往成为一个家族的宿命。
当一个家族里所有人非常抱团的时候,他们其实是在防御着某种威胁,一个被他们指定为“必须要被遗忘的人”,一个任何人都不能触碰的秘密,一个不能痊愈的创伤。而这个创伤因为被禁忌,反而成为操控我们的心魔。
而往往当我们去标明出这个人的时候,与之和解,所有人才能真正自由。
就像是米格一家人,当这个家族有禁区以后,家族里所有的男人都成为跟随者,家族变成了“女系世界”,男性的气质被这个家族所排斥。
这个家族被浓厚的母性精神所包裹,而男性精神中的“个性化”思维被无形中阉割掉了。
过度极端的男性精神统治一个家族的时候,这个家族必然四分五裂,因为太过强调自我;就像是歌神德拉库斯 ,忙于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而试图物化这个世界。
过度极端的女性精神统治家族的时候,这个家族必然会过分收缩,因为太强调无边界的团结,就像是米格的自我,被逼到了阴间,才能存活。
移除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图注:当音乐出现在这个家族的视野的时候,作为组织者的族长奶奶是要毫不客气地进行阉割的。
因为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只有这三种方法:
1)转移→成为偏执者;
2)自相矛盾→成为纠结者;
3)面对(共情)→成为疗愈者。
当我们无法应对心理危机的时候,就会试图把它转化为外面的危机。
我们会假装自己不需要,问题根本不存在,或者干脆会认为这个问题是别人的,而不是自己的。
于是我们才会有女德班、豫章学院这样迫害孩子的地方。
如果我们无法承受自己的痛苦,就需要将这个痛苦转嫁出去,无非是转嫁给身边最亲近的人,甚至是自己的身体。
除非我们能真的得到共情,一切才能放下。
移除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就像是米格儿要想活下去,就必须得到曾曾祖母的祝福,但伊梅尔达的祝福总是有条件的,否则,你只有去死。
而我们几乎所有的人生伤痛都来自父母早年对我们的种种不允许。
但是伊梅尔达的三次祝福一次比一次更允许米格儿人性的存在,这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她得到了人生中最珍贵的两个宝贝:
1)了解到,丈夫是爱自己的。
2)可以在万众瞩目之下,实现明星梦。
是的,我们之所以执着,之所以用那么惨烈的代价去生活,之所以无法放下,就是因为手中空无一物,就是因为缺少真正的被理解和被实现。
移除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事实证明,这个世界所有你不能理解的痛苦和兽行,都不过是一个美好的灵魂被扭曲以后所呈现的面具而已。
揭开这个面具,都是一颗未曾被疗愈,等待被解放的心。
当年唐僧西天取经,就是想搞明白一个道理:世间为什么有那么多纷争,那么多冲突,为什么人和人不能好好相处?
然后他看到了各种妖孽。
所有的妖孽并不是为了吃他,所有的妖孽都在等着被救赎,从他们自己的躯壳中,获得解放,成为真正的自己。
人类一直都在努力进化着,试图成为真正的人,而不是妖,或者人妖。
你的选择是什么?
心有助,不孤独。请关注公众号:心之助(xinzhizhunvxing)
有心事?问卢悦。免费心理情感咨询,请加助理微信:xinzhizhu_ _
本文来自心之助卢悦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uduzhe.cn/fb69eB2pVVgVdAlI.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