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喉.吹哨人.造谣者

一,深喉

“深喉”这个称谓出自著名的水门事件。一位尼克松竞选时期的身边人,向华盛顿邮报提交了诸多总统竞选过程违法和欺瞒司法的证据,导致尼克松辞职。

这个神秘人物匿名提交资料,记者就给他起了个代号——深喉。几十年过去,到底谁是当年“深喉”?有人说水落石出,有人依然认为扑朔迷离。

但“深喉”这个词留下来了,凡是掌握事件内部资料的人,把事件向公众或者其他相关机构公开的人,我们称之为“深喉式的人”。

比如斯诺登,比如很多内部举报人。他们有实名,有匿名,往往要承担司法风险,或者被视为“背叛者”,受到被自己人报复的风险。

我们能看到深喉的几个特点:事件内部人士,不仅是知情者,甚至是策划者,执行者,拥有铁证,最有力的颠覆者,有良知,出于正义目的,行为对公众有益,但有可能违反法律。

二,吹哨人

这个词我是新冠爆发以来第一次听说,我查了一下。“吹哨人”的出处是用英国警察吹哨子,召唤同伴的行为,来比喻第一个发声,引起公众关注公众事件的人。

比如提出转基因不安全的那男新闻人,雾霾危机的那女新闻人,比如李大夫。

也包括,告诉大家水坝要崩溃了,要地震了,彗星要撞地球了,狼要来了。

他们往往不是事件参与者,也不一定是知情人,甚至不是专家,没有确凿的一手材料,有良知,出于正义目的,自认为为了公众利益,触犯法律的风险较小,或者较轻。他们往往不是匿名的,是实名的。

三,造谣者

这其实不用多解释了。直接总结吧。造谣诽谤者,首先是出于非正义目的,仅仅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编造,歪曲事实,并散布谎言,损害个人乃至公众利益。

这肯定是违法的。几乎百分百都是匿名的。

好了说这么多,就是为给自己捋捋概念和关系。

再说这三者关系。

其实纯粹好分辨的,就是深喉和造谣者。

深喉一定有证据,我认为不存什么“内部吹哨人”,深喉的举报不是靠猜疑推理,就是有铁证。

反过来,造谣者一定什么证据都没有,或者是歪曲事实,动机就是非正义的。或者说是披着正义的外衣,本质是沽名钓誉,或者损害他人利益,而散步谎言。

这里最难界定的就是吹哨人

首先,他没有确凿证据,他也不是专家,他要吹哨,一定会散布他的看法,希望社会重视。如何界定吹哨人和造谣者呢?

我们先说最直观的就是动机。对吧?这就不太好辩识。造谣者也不会说自己就是一大骗子。就为骗大家伙儿的。

那么再看结果。唯结果论肯定可以。

说有人出于善意目的告诉大家后天要地震。地震了,救了大家您算吹哨人。没地震,让大家外头站一宿你丫就一造谣的!

有人出于好意喊狼来了,连喊三天都没来,你被视为造了三次谣,第四次没人听了,狼真来了吃羊,大家再把你重做吹哨人。

这俩例子还是容易混淆的。

我们再看做法有什么不同。

我们再看两个新闻界吹哨人,在转基因和雾霾危机上的做法。

他们是在唤醒公众对这两件公众事件的重视,是提醒政府部门定章程,吃不吃转基因大家自己选,分不分转基因政府必须办。不能让大家没的选择。

雾霾也是,戴不戴口罩大家自己选,雾霾怎么来的,怎么减少,大家得重视。政府得把指标,危害,告诉大家,得在众目睽睽之下去找雾来源和治理方式。

这就能把吹哨人和造谣者区分开了吧。

李大夫作为新冠吹哨人之一,走了太令人痛心。

不知道一个死亡,能不能唤醒一位深喉。

又或者没有所谓黑幕,本就不存在深喉。那也不过是让李大夫的离去显得不那么悲壮而已。

愿疫情早点过去。天下安好,这也是李大夫们在天愿意看到的。


本文来自胖爸瘦儿903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uduzhe.cn/fb6c4B2pVVghcDFE.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5年01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01月29日

相关推荐

  • 70年代成人片巨星,被老公奴役后死里逃生:亲密关系中的痛苦循环

    晴岸 | 作者朴素的树、如欢 | 编辑andrea piacquadio | 图源今天,壹心理和你聊聊:“关系中的强迫性重复”。琳达罗芙蕾丝。全世界第一位成人片巨星。主演的电影《深喉》在美国创下了6亿美金的票房,一夜成名。她是所有男人的梦中情人,所有女人的模仿对象,也是性革命的海报

    2025-01-29 15:00:01
    53252 0
  • 保密警示教育故事(一)

    保密,从古至今,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秘密,也就有了保密。纵观中华民族的五千年历史,特别是各个朝代的兴衰史,容易看出凡是涉及国家安危、百姓生息、个人祸福抑或是吏治成败,几乎都会与保密产生联系。因为一旦泄密,后果极为严重,很可能

    2025-01-29 14:54:02
    577 0
  • 70年代成人片巨星被老公奴役:有毒的亲密关系,是一种强迫性重复

    今天,壹心理和你聊聊:“关系中的强迫性重复”。琳达罗芙蕾丝。全世界第一位成人片巨星。主演的电影《深喉》在美国创下了6亿美金的票房,一夜成名。她是所有男人的梦中情人,所有女人的模仿对象,也是性革命的海报女郎,红极一时。然而,1980年一本自传《折磨》横空出世,让

    2025-01-29 14:51:01
    1550 0
  • 70年代成人片巨星,被老公奴役后死里逃生:有毒的亲密关系,是一种“强迫性重复”

    壹心理主笔团 | 晴岸壹心理-人生的重要命题在这里找到答案今天,壹心理和你聊聊:“关系中的强迫性重复”。琳达罗芙蕾丝。全世界第一位成人片巨星。主演的电影《深喉》在美国创下了6亿美金的票房,一夜成名。她是所有男人的梦中情人,所有女人的模仿对象,也是性革命的海报女

    2025-01-29 14:48:01
    80320 0
  • 保护“深喉”:媒体义不容辞

    回放:2012年,因报道世界奢侈品协会,《新京报》《南方周末》两家媒体被对方告上法庭,本案被称为中国“第一起真正涉及秘密消息源作证问题”的媒体侵权案件。两家媒体一审败诉,在二审向法院提供“深喉”身份信息后反败为胜。 进展: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线人一旦曝光,则有可能

    2025-01-29 14:45:02
    57 0
  • 《深喉》| 这个世界当然有正义,但她是深藏不露的

    (关注“爱书者说”微信公众号,可听取音频及更多精彩内容!)1972年,美国《华盛顿邮报》的两位记者依据线人“深喉”的消息,捅开“水门事件”的内幕,致使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74年下台。此后,“深喉”一词在新闻领域有了特定含义,即为记者提供重要资料的人。爱万千种书,说

    2025-01-29 14:42:01
    807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