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的规定

近年来,案件多发,给不少人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这类犯罪活动对社会和家庭的危害很大。如今各地政府都重视对非法集资案件的处理,纷纷成立专案组,协调公安、银行等部门,加大对非法集资的打击力度。那么,非法集资案件的一般处置程序是怎样的?下面我们跟随小编了解下。

什么叫“非法集资”

法律常识:

“非法集资”是指公司、企业、个人或其他组织未经批准,违反相关法律法规通过不正当渠道,向社会公众或集体募集资金的行为。非法集资一般会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集资诈骗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第一款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一百九十二条第一款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什么样才算非法集资

法律常识:

非法集资的行为有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经济合同、证明文件以及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重复担保,从而进行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非法集资的处置原则是什么?

非法集资形势目前非常严峻,中央层面多次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和金融会议来防范和应对非法集资带来的社会危害。非法集资侵犯公民财产,破坏社会安定。对于这样的犯罪活动司法机关一直都是保持着高压的态势,但是仅公检法的努力还不够,国务院和地方政府都分别确定了非法集资的处置原则。

非法集资的处置原则:

一、中央层面

一是防打结合,打早打小。既要解决好浮出水面的问题,讲求策略方法,依法、有序、稳妥处置风险;更要做好防范预警,尽可能使非法集资不发生、少发生,一旦发生要打早打小,在苗头时期、涉众范围较小时解决问题。

二是突出重点,依法打击。抓住非法集资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大案件,依法持续严厉打击,最大限度追赃挽损,强化跨区域、跨部门协作配合,防范好处置风险的风险,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三是疏堵结合,标本兼治。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完善民间融资制度,合理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发展。

四是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牵头,统筹指挥;中央层面,部际联席会议顶层推动、协调督导,各部门协同配合,加强监督管理。强化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和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到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中来。

二、地方层面

(一)政府主导。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实行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辖区内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负总责,指导、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处置非法集资工作。

(二)属地管理。非法集资案件查处实行属地管理,涉案地省级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做好案件的受理、调查、立案、认定和处置善后等工作。

(三)依法查处。省级人民政府及各行业主(监)管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和工作权限,依法查处非法集资活动,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依法处置。

(四)及时果断。省级人民政府及各行业主(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涉嫌非法集资活动的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处置,从源头上防止非法集资活动的蔓延。

(五)协作配合。省级人民政府及各行业主(监)管部门在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中,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形成处置合力。

(六)积极稳妥。省级人民政府应积极稳妥地处置非法集资活动,做好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维护社会稳定。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综上所述,非法集资的处置原则可以分为中央和地方,中央层面的原则主要是防打结合,打早打小;突出重点,依法打击;疏堵结合,标本兼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地方层面的原则是政府主导,属地管理,依法查处,及时果断,协作配合,积极稳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观点,发布者:【】

本文地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523it.com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uduzhe.cn/fb757C2pQXAdQBlY.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集资诈骗受害人怎么处理的

    律师解答 集资 受害人可通过以下途径寻求赔偿: 1.法律途径:通过法律程序向诈骗犯提起诉讼,聘请律师代理。 2.联系相关部门:报案并联系 机关和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寻求帮助和建议。 3.寻求调解:尝试通过调解机构寻求赔偿,避免长时间诉讼。 4.媒体曝光:通过媒体曝光个人

    2024-12-11 04:06:36
    49 0
  • 集资诈骗罪是否立案标准最新(集资诈骗罪是否立案标准)

    这几天不少网友都在问:集资是否立案(集资诈骗罪是否立案标准)方面的法律知识,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司法解释:最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定罪量刑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

    2024-12-11 04:03:22
    54 0
  • 集资诈骗罪构成要件是什么意思

    律师解答www. 集资 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实施了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为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4、主观上

    2024-12-11 03:55:09
    61 0
  • 非法集资和众筹的区别是什么

    律师解答 众筹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是指一种向群众募资,以支持发起的个人或组织的行为。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法律依据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

    2024-12-11 03:55:07
    60 0
  • 哪个部门负责非法集资

    律师解答 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负责管理非法集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业、领域非法集资的防范和配合处置工作。 法律依据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第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

    2024-12-11 03:55:07
    48 0
  • 合法的集资行为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律师解答 合法的集资行为必须具备集资的主体应当是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条件的公司;目的是为了用于公司、企业的设立或者公司、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主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或者融资租赁、联营、合资等方式进行;符合法律的规定。若是非法集资的,当事

    2024-12-11 03:55:07
    51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