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从各个方面解释了不同的讲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小编对诈骗罪一般是指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行为,那么怎样认定诈骗罪?的观点吧。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其构成要件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各种公私财物,不包括其他非法利益。对于《刑法》另有规定的诈骗特定财物构成的犯罪,例如各种金融诈骗,因为其侵犯的主要客体是国家金融秩序,均不属于这里所说的诈骗罪。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常见的诈骗方法有编造谎言、假冒身份、伪造文书或者证件、涂改单据等,制造假相迷惑被害人,使其上当以后交出财物。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的主体。以单位名义进行诈骗的,应当追究其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4)主观方面是故意,而且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
认定诈骗罪要注意以下问题。
(1)根据 《刑法》规定,诈骗数额较大的才能构成诈骗罪。因此,对诈骗公私财物没有达到数额较大,不能认定为诈骗犯罪,而应当作为一般的诈骗行为。在必要时,可给予治安行政管理处罚。对于《刑法》分则中另有的特别规定,例如各种金融诈骗犯罪等,应该依照特别规定来定罪处罚。
(2)要划清本罪与其他具有欺诈特点犯罪的界限。在现行的刑事法律中,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侵犯的客体、侵害的对象 、行为方式 、主观故意等方面的不同,把诈骗犯罪具体分为不同的罪名。因此,在司法实践中,不能一见有诈骗行为就都笼统地认定为诈骗罪。《刑法》中已有特定罪名和法定刑,应当依照《刑法》特殊规定的犯罪定罪处罚。例如,集资诈骗、信用证诈骗、信用卡诈骗、保险诈骗等各种金融方面的诈骗,不能定诈骗罪,而应按照《刑法》的有关规定来定罪处罚。
明知他人实施诈骗犯罪,为其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信工具、通信传输通道 、网络技术 支持、费用结算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同时构成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对于诈骗罪一般是指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行为,那么怎样认定诈骗罪?的看法,文章内容就讲解到这里了,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那就请寻找专业律师为您解答吧!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uduzhe.cn/fb8b4C2pVUAhRDA.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