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申请书范文(再审和二审的区别)

一、一方针对二审判决申请再审,法院作出再审判决后,另一方不服的,能否向法院申请再审?

最高院答:不能,应向检察院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释法说理:《民事诉讼法》第199条(2021年修正后为第206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院申请再审。这里所称当事人是案件的全部当事人,均依法享有申请再审的权利。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间内申请再审,另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间内未提出再审申请的,在审判监督程序终结后,所有当事人针对该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或二审判决、裁定申请再审的诉讼程序权利已经消灭,并不会因另一方未在法定期间内行使申请再审的权利而为其另行保留一次向作出再审裁判法院申请再审的权利。人民法院针对一方当事人的再审申请,经过审查,裁定进入再审程序的,虽然再审程序是按照二审程序审理的,但所形成的法律文书并非二审判决,而是再审判决,两者因所处的诉讼程序不同而性质有别。此时,由于当事人相应诉讼权利所指向的对象是再审判决而非二审判决,故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09条(2021年修正后为第216条)第1款第3项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为法定事由,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因为在再审审理程序中,法院对于“两造”都是平等对待的,在实体处理上,是对于申请再审人的再审请求和被申请人的抗辩依法作出裁判。民诉法及司法解释规定,其他当事人均可在法定辩论终结前提出再审请求,以求在再审审理范围内尽可能覆盖当事人之间的所有争议,故没有必要再专门赋予被申请人对再审裁判的申请再审权。

观点来源:2015年第2辑(总第62辑)《民事审判信箱》及该辑《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审判监督程序重点问题的理解与适用》。

二、一审生效的裁判经再审、上诉后作出的裁判,能否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最高院答:不能,应向检察院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释法说理:(1)已生效裁判在启动再审,进入再审审理程序后作出的裁判,不论是一审后直接生效,还是经上诉审后才生效,均属于再审救济程序作出的生效裁判。(2)再审裁判的审理对象是已生效裁判,二审裁判的对象是未生效的裁判。一审生效后的裁判经再审、上诉,从形式上看似乎是针对未生效的一审裁判,但再审一审裁判已经对原生效的裁判正确与否作出了评判,那么二审裁判对其审理的再审一审裁判无论改判与否,均实质包含了对原生效裁判正确与否的认定。(3)有限再审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的价值取向。(4)民诉法及司法解释规定,其他当事人在法定辩论终结前提出再审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一并审理和裁判,故将此类裁判理解为再审裁判,对未申请再审一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的行使并不失公允。因此,一审生效的裁判经再审、上诉后作出的裁判属民事诉讼法第209条(2021年修正后为第216条)第1款第3项规定的再审裁判,当事人对此类裁判不服的,不能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而应当依法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监督。

观点来源:《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16年第4辑(总第68辑)

三、对经检察院抗诉,法院指令再审后重新形成的生效判决,当事人能否再次申请再审?

最高院答:不能,法院不应受理,如已经受理的,裁定终结审查再审申请。

释法说理:因再审发回重审后形成的重审生效判决,因其系在再审程序中形成的判决,故在性质上属于民诉法司法解释第383条(2022年修正后为第381条)规定的再审判决即“当事人申请再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二)对再审判决、裁定提出申请的;…”。如允许当事人申请再审,则在实质上将违反2012年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一审、二审、再审及检察院抗诉”的“3+1”模式。因此,对该判决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不应予以受理。如果已经受理的,则应当依据民诉法司法解释第402条(2022年修正后为第400条)第6项规定,裁定终结审查当事人的再审申请。

观点来源:《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总第72辑)《民事审判信箱》

四、对于驳回再审申请的案件,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被申请人时,是否有必要进行公告?

最高院答:无必要,送达与否其实无损被申请人的权利。

释法说理:在处理申请再审案件过程中,出现较多的被申请人联系不上、邮寄被退件、原审律师以不代理为由拒收等无法有效送达的情形。按照最高院关于加强送达工作的规定,当事人在送达地址确认书中确认的送达地址,适用于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和执行程序,但未扩大到再审审查和再审审理程序。对于驳回再审申请的案件,送达与否其实无损被申请人的权利,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再进行公告。一是送达与否并不影响被申请人的权利。二是因为没有改变生效文书的状态,再审针对的是已生效的法律文书,不同于二审程序,即使二审是维持原判的结果,如果送达不到依然要公告。

观点来源:《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总第73辑)《民事审判信箱》

五、当事人对一审判决已认定问题,未作为上诉理由而作为申请再审理由,能否成立?

最高院答:不能成立。

释法说理:审判监督程序应当是纠错程序,即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确有错误的,才可进入再审。一审程序后,是否上诉、针对哪些问题上诉、提出哪些上诉理由,均属于当事人对自己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处分。对于一审判决中已经作出认定的问题,如果当事人在上诉时没有提出异议,应视为对一审判决相关认定的认可。申请再审时再对此问题提出异议,有违诚实信用原则。另一方面,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68条(2021年修正后为第175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二审程序中,若当事人对此问题未提起上诉,双方未形成争议,二审法院即不必对此问题进行审查,更谈不上错误与否的问题。所以,当事人再以此为由主张二审判决错误并申请再审,显然不能成立。

观点来源:《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总第74辑)《民事审判信箱》

六、当事人对按撤回上诉处理的民事裁定申请再审,能否受理?

最高院答:不应予受理,如进入审查程序应裁定驳回再审申请。

释法说理:《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虽仅规定了不予受理、驳回起诉两类裁定可以申请再审,但从立法技术及司法解释的原意来看,有且只有这两类裁定可以申请再审。《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十一种裁定类型,在审判实践中,裁定种类更是繁多,如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等非诉程序均适用裁定结案,对管辖权异议、保全和不予执行、准许和不准许撤诉、中止和终结诉讼、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等亦由法院作出裁定。上述裁定一般是解决诉讼或非诉讼的程序性问题,不涉及案件的实体审理,而且有相应救济途径,如提出复议、异议等,此类裁定申请再审既无必要也缺乏依据。

观点来源:《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总第76辑)

备注:《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审判监督程序重点问题的理解与适用》一文也提到该问题,认为如果不能对该类裁定再审,让当事人转而对生效的实体一审判决申请再审,似乎能保护当事人权利,但此时当事人往往会面临6个月申请再审的障碍。考虑到该类裁定错误的原因往往是二审法院在开庭通知送达、交纳、庭审处理不当等存在明显错误,可对其申请再审予以适当放宽处理。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uduzhe.cn/fba23C2pRUgNQDVE.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2024债务人起诉房产继承再审(继承人起诉债务人)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债务人起诉房产继承再审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遗

    2024-12-11 04:06:23
    47 0
  • 法院再审申请书(汇总22篇)

    范文范本是对某一类写作风格和技巧进行总结和概括,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再审申请书 篇一 再审申请人:xx市有限责任公司,住所地:xx市,法定代表人:,经理。 再审被申请人:担保有限公

    2024-12-11 03:55:41
    52 0
  • 刑事诉讼再审抗诉有没有时间限制,刑事诉讼抗诉和再审有什么区别

    处理刑事诉讼案件,法院下达判决书后,当事人对判决书不服的,可以申请再审或者提出抗诉,本地人民法院下达一审判决书后,判决书存在错误的,检察院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刑事诉讼法再审抗诉的规定是什么? 刑事案件是有审判监督程序的,如果对案件判决不服的,是可以

    2024-12-11 03:52:53
    57 0
  • 上诉和再审在法律上有什么区别?

    申诉与再审的法律区别是主体不同申请再审的主体通常情况下都应当是当事人或者是法定代理人,也就是在主体方面限制条件是非常的严格的,但是申诉的话并不一定是当事人。其他的人员也是可以完成申诉的。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申诉与再审的法律区别是什么? 2、行政诉讼先予执行

    2024-12-11 03:49:10
    59 0
  • 行政诉讼申请再审申请书范文(汇总4篇)

    行政诉讼申请再审申请书范文 第1篇 再审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被上诉人):姓名,年龄,性别,地址 委托代理人: 再审被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上诉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地址 法定代表人: 再审被申请人(一审第三人、二审上诉人):姓名,年龄,性别,地址 再审申请人杨

    2024-12-11 03:42:49
    50 0
  • 成都民事二审维持一审概率多大(浅谈二审终审后再审成功率)

    民事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在一审裁判结束后,未发生效力前都有权提起上诉,要求上一级人院审查第一审人民法院的裁判是否正确、合法。二审程序自此启动。 现行法律规定,二审裁判的依据情形不同共有四种结果,分别是: (一)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

    2024-12-11 03:38:38
    55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