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概念内容有哪些?

犯罪中止概念内容有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从而自动的放弃犯罪或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只要认定为犯罪中止,那么在处罚上面是可以减轻或者是从轻处罚的,这都是有规定的。

一、犯罪中止概念内容有哪些?

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犯罪过程中”,是指从犯罪预备起到犯罪既遂前的全过程。 其中包括犯罪的预备、着手、实行和行为实施完毕之后追求的结果发生之前。

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二、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有哪些?

犯罪中止与中止行为虽然具有本质区别,但中止行为是犯罪中止形态的决定性原因,犯罪中止的特征与中止行为的特征就成为表里关系,论述了中止行为本身的成立条件,也就说明了犯罪中止的特征或成立条件。

(一)中止的时间性

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在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之后、犯罪呈现结局之前均可中止。“在犯罪过程中”首先表明,犯罪中止既可以发生在预备阶段,也可以发生在实行阶段,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预备、未遂的重要区别。不过,从犯罪的实质考虑,一般没有必要处罚预备阶段的中止犯。“在犯罪过程中”也表明,中止前的行为处于犯罪过程中,已经是犯罪行为;产生犯意后没有实施任何犯罪行为便放弃犯意的,不成立中止犯。“在犯罪过程中”还表明,犯罪尚未形成结局,既不是既遂,也不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着手实行犯罪或未得逞,因而具有变更的可能性;犯罪预备、未遂、既遂都是一种结局状态,行为呈现结局状态后就不可能成立犯罪中止;因此,犯罪既遂后自动恢复原状的,不成立犯罪中止;成立犯罪预备与未遂后,也不可能有犯罪中止。

中止的时间性,是由中止的有效性决定的,即“放弃犯罪或者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决定了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中止不能发生在既遂之后,但如果对犯罪既遂缺乏合理解释(使既遂标准提前),也可能人为地限制中止的成立范围。

(二)中止的自动性

成立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在主观上的区分标志。

综合上面所说的,犯罪中止也是属于犯罪之后的一种状态,但只要在犯罪实施之后选择中止犯罪的行为,那么在处罚上面也是会有所改变的,所以,在自己犯了罪之后一定要懂得如何救济,从而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那么才能保障到自己的权益。

法务时刻来源链接:https://www.jiwenlaw.com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uduzhe.cn/fbbfaC2pSVAFdDFU.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刑事立案怎样中止民事执行(刑事诉讼中止执行是什么情形)

    如果是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之后,在对被执行人采取执行措施的时候,发现被执行人存在刑事犯罪的情形,此时是要及时的中止执行的。在诉讼程序中,当事人涉嫌刑事犯罪的,一般人民法院都会裁定对该涉嫌犯罪的当事人中止执行。 涉嫌刑事犯罪中止执行法律规定是什么? 人民法院在

    2024-12-11 03:52:53
    41 0
  • 刑事诉讼中止执行是什么情形(刑事诉讼中止几种情形)

    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哪些情况会导致刑事诉讼期间中止,刑事诉讼哪些情况可能会终止审理?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哪些情况会导

    2024-12-11 03:52:53
    56 0
  • 犯罪中止还构成犯罪吗

      一、犯罪中止还构成犯罪吗   犯罪中止构成犯罪。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   据此,犯罪中止构成犯罪,是犯罪的一种形态类型。   法务时刻提醒您,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

    2024-12-11 03:52:47
    44 0
  • 国家赔偿法时效中止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国家赔偿法》第32条第2款规定:“赔偿请求人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赔偿请求时效期间继续计算。”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

    2024-12-11 03:45:53
    47 0
  • 犯罪中止和犯罪预备的区别的关键(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一、案情简介 2014年2月16日23时许,上诉人罗某某在与被害人成某甲共同居住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西联一出租屋内,因感情纠纷与成某甲发生争吵。后罗某某将屋内用胶瓶装盛的汽油淋在被害人成某甲身体上,并点燃打火机,致成某甲身上的汽油点燃,罗某某及其儿子罗某丙马上

    2024-12-11 03:31:47
    43 0
  • 中止探望权需要哪些条件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网友咨询:中止探望权需要哪些条件律师解答:探望权是可以中止的。探望权的中止条件如下:1、探

    2024-12-11 03:25:06
    44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