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电力市场总结 第1篇
2015年新一轮电改以来,我国从省间、省内两级,中长期和现货两个维度推动“统一市场,两级运作”的电力市场架构的建立,逐步完善电力市场体系。
中长期电力市场:
2021年,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亿千瓦时,同比增长,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与2015年相比市场化电量占比显著增加。
2021年,国家电网区域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亿千瓦时,占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南方电网区域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亿千瓦时,占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亿千瓦时,占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1%。
2021年,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电力现货市场:
省级电力现货市场方面,目前,第一批8个省级电力现货交易试点已完成连续结算试运行,多个试点地区计划2022年进行全年连续结算试运行(第一批八个现货试点进展时间轴请看北极星售电网编制的《2021年售电年度报告》)。同时,第二批6个省级电力现货交易试点(上海、江苏、安徽、辽宁、河南、湖北)加紧完善方案规则,2022年1月27日,江苏成功组织电力现货市场首次模拟试运行,成为国家第二批电力现货市场试点省份首个实现模拟试运行的省份。
省间电力现货市场方面,11月24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正式公布《省间电力现货交易规则》。这是我国首个覆盖所有省间范围、所有电源类型的省间电力现货交易规则,有利于加大新能源跨省跨区的大范围消纳,也是我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2021年电力市场总结 第2篇
2021年10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要求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取消目录销售电价,加强与分时电价政策衔接,我国电价改革迈入新阶段。
本次改革有四项内容:
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扩大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推动工商业用户都进入市场、保持居民、农业用电价格稳定。
新一轮电价改革,用户被全面推向市场,售电公司有更多的机会扩大市场。作为电力用户和发电企业的纽带,售电公司要充分发挥在电力市场中的价值。例如:帮助用户规避市场风险。随着电力市场建设的深入推进,电力交易种类、频次更多,对电力市场的参与者要求更高。售电公司要发挥专业优势,做好价格预测等工作,通过代理更多的用户有效对冲价格波动风险,或者通过现货、中长期和金融衍生品的组合有效控制价格水平。
但是当前大多数售电公司抗风险能力不足,个别售电公司冲动入市,经不起市场环境的波动,电力增值服务远未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多数售电公司主营业务基本停留在电力销售业务,同质化竞争严重。
2021年电力市场总结 第3篇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中指出,自2021年10月15日起,各地要有序推动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电力市场,取消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对暂未直接从电力市场购电的用户由电网企业代理购电,代理购电价格主要通过场内集中竞价或竞争性招标方式形成。2021年10月23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组织开展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明确,2021年12月底前,电网企业通过挂牌交易方式代理购电;2022年1月起,电网企业通过参与场内集中交易方式(不含撮合交易)代理购电。
从全国来看,各地电网代理购电价格较燃煤发电上网基准电价的涨幅不一。天津、上海、河北、河南、湖北、山东、浙江等地出现了超20%涨幅的现象,湖南、蒙东、宁夏、青海、贵州、等地涨幅较小,甚至电网代理购电价格低于燃煤发电上网基准价。(近三月具体电网代购电价表和涨幅情况请看北极星售电网编制的《2021年售电年度报告》)
电网代理购电机制的实施,将会推动百万数量级工商业用户接受市场化价格,对于增强电力市场活力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给一些售电公司带来压力。“1439”号文件明确,电网代理购电规模逐步缩小,但还没有出台明确的时间点,因此电网代理购电价格是现行机制下的过渡方案还是会永久实施下去,目前答案未知。但可以确定的是,电力市场建设初期要通过合理的市场机制保障电力市场建设的平稳起步,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相关部门和市场主体的共同努力下,电力市场一定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2021年电力市场总结 第4篇
2021年,增量配电试点项目的持证数量增加。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五批试点共有184家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供电类),第一批取证率为,第二批取证率,第三批取证率,第四批取证率,第五批取证率。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的发布,对于增量配电行业来说意义重大。文件指出,鼓励可再生能源电力项目就近向产业园区或企业供电。鼓励各地区建设多能互补、就近平衡、以清洁低碳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系统。大力推进高比例容纳分布式新能源电力的智能配电网建设,鼓励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的智慧能源系统和微电网。支持微电网、分布式电源、储能和负荷聚合商等新兴市场主体独立参与电力交易。积极推进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鼓励发展探索同一市场主体运营集供电、供热(供冷)、供气为一体的多能互补、多能联供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uduzhe.cn/fbc69C2pXXQNTDFA.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