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工资社保是指在一个会计期间结束时,将企业应该承担但尚未支付的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预先计入成本或费用账户,以便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下是计提工资社保账务处理的一般步骤:
1、计提工资:根据员工的工资表,计算出应计提的工资总额,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2、计提社保:根据社保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计算出应计提的社保费用,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社保费”科目。
3、发放工资:实际发放工资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科目。
4、缴纳社保:实际缴纳社保费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社保费”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企业的工资社保计提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账务处理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会计政策来确定,企业还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足额缴纳社保费用,否则可能会面临罚款等法律风险。
建议参考:
1、《企业会计准则》:是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基本准则,对于计提工资社保等账务处理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2、《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了企业和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和责任,以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职责和管理要求。
3、《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了企业纳税的义务和责任,以及税务机关的征管职责和管理要求。
相关法条:
《企业会计准则》第九十五条规定: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外,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一)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
(二)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
(三)上述(一)和(二)之外的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以上内容具体告诉你关于计提工资社保账务处理怎么做的问题的答案,除此之外,本文还介绍了计提工资社保账务处理怎么做的具体流程。相信你已经从文中得到了你想要的答案。如果您还想咨询计提工资社保账务处理怎么做的相关问题,可以咨询相关律师。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uduzhe.cn/fbd22C2pRXQFTBFE.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