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河源头在哪里?滁河名称的由来

滁河源头在哪里?滁河名称的由来

滁河,水名,源出中国安徽省,流至江苏省入长江。滁河,位于长江左岸,古称涂水,唐代后改称滁河,是苏、皖两省边界河流,发源于安徽省肥东县梁园镇附近,平行长江东流。

滁州得名于滁河,滁河古称“涂水”,滁州由古代“涂中”沿革而来。滁州地名从“涂”到滁的演变,是古人对客观发展的认识在造字法上的运用,可以用来解析滁州山水形胜的地理特点。

涂是一个形声字。从水从余,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读作tu,指的是发源于四川益州流向云南一条河流(即今天的牛栏江)。江淮人借用同一个字“涂”,而发出了不同的音称作“涂chu水”,也只是声母的差别。须知,古代有一些汉语地名,实际是用汉字形式保留下来的古民族语的译音。长江中下游地区曾经历了淮夷、吴、越、楚等氏族部落和封建王国时期,发音演变复杂。作为汉字的“涂”在使用中还有多种义项,“涂”也通“除”,涂月即农历十二月,除夕即十二月底。

“滁”字的出现,代替了“涂”,专指地名而别无他意,这是古人的一个创造。滁仍然是一个形声字,但也有会意字的内涵。滁地有水有山,作为这个字中间结构的“阝”,象阶梯,意为上山,单独成字楷书写作“阜”,多与土山、山陵、高下、建筑物或地名有关。“余”在甲骨文中也是象形字,表示房屋建筑。“氵”加“阝”加上“余”,表示有水有山有城池建筑的地方就是“滁”,同时也保留了古字chu的读音,形声加会意,多么符合地理事理,真是妙极了。

然而,一个文字的发明使用到普遍被社会接受,要经过漫长的实践检验。“滁”字的发明和流行,根据资料推断当在南北朝到隋之间。北魏北齐时期,这一带曾置过临滁郡。隋开皇9年(公元589年)正式设置滁州。隋以后,滁州、滁河作为州名水名,逐步沿用下来。唐《六典·淮南道》有注云:滁水出庐州之梁县(今肥东梁园)。滁河代替“涂水”,正式见于唐代典籍,故《辞海》注:涂水,古水名,唐改“涂”作“滁”,即今安徽省滁河。直到北宋初,文字学家徐铉整理审核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才把“滁”字作为新附字收入其中。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uduzhe.cn/fbee6AgM8UgBXBg.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网红化妆品源头拿货是在哪里(品牌化妆品货源渠道)

    直播带货的野蛮生长兴起,让网红主播们赚得盆满钵满,直播带货丰厚的佣金让人羡慕眼热。做直播带货,首先肯定要有优质的源源不断的货源。那么,那些网红主播们都是从哪儿得来的货源呢?1、直播平台供应链。现在直播的平台自己就设有供应链。主播可以根据自己的账号定位、粉丝

    2024-12-11 08:44:05
    34 0
  • 怎么做淘宝客的源头(新手做淘宝客全流程)

    看了网上有很多教做淘宝客的课堂,某某教程3600包教包会(我没跟着做,话说钱太多不舍得),好了不多叽叽,下面说一下我目前比较看好的方法!大学三年我想过自己能赚到一些钱,自己零花,也在网上找了很多方法,我在大二的时候接触到了淘宝客,这一个词,我做了起来,但是是怎

    2024-12-11 07:22:45
    47 0
  • 源头治超总结2023(必备5篇)

    源头治超总结2023 第1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们: 大家好! 我叫xxx,下面是我对一年来治超工作的一个总结,来到xx收费站,我很高兴的选择并得到一个展现与锻炼自我的平台———超限检测点。 当初怀着一份高畅而又紧张的心情进入了治超点,如今经过了一年的锻炼与展现,我如愿地完

    2024-12-11 03:37:27
    38 0
  • 汾河源头调研报告范文(汇总27篇)

    汾河源头调研报告范文 第1篇 论文摘要: 本文指出我国对外旅游信息传播失误是导致境外游客在中国的游览行为具有跨度大、目的地停留时间短、参观名胜数量少,旅游购物花费少、重复观光少等特点的主要原因。认为推行以旅游区划为基础的信息传播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主张

    2024-12-11 03:26:56
    47 0
  • 源头化管理办公室工作计划(推荐9篇)

    简介:法务时刻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源头化管理办公室工作计划(推荐9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法务时刻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源头化管理办公室工作计划(推荐9篇)》。 源头化管理办公室工作计划 第1篇 20xx年8月份销售工作规划中下面的几项工作作为主要的

    2024-12-11 03:23:32
    62 0
  • 治超源头工作计划通用18篇

    治超源头工作计划 第一篇 一、演练目的 根据公司的火灾特性,检验公司员工应对火灾的能力,提高员工灭火、疏散、自救能力和管理者火场组织、协调、指挥能力,使员工在演习中受到锻炼和教育,进一步增强消防安全意识,针对演习中发现的不足,提出措施进行改进。使预防为主,防消

    2024-12-10 23:52:48
    32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