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当事人不执行生效的调解书或者裁定书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四条 仲裁庭对追索劳动报酬、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的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决先予执行,移送人院执行。
仲裁庭裁决先予执行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
(二)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
劳动者申请先予执行的,可以不提供担保。
第五十一条 当事人对发生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二、不执行的后果是什么用人单位拒不执行仲裁裁决的情况属于违法抗法行为,劳动者可以持仲裁裁决书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三、仲裁中裁定不予执行的情形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
(一)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
(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向仲裁机构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执行。
裁定书应当送达双方当事人和仲裁机构。
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以上就是法务时刻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仲裁调解不执行如何处理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当事人不执行生效的调解书或者裁定书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务时刻,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资讯新闻来源链接:https://www.jutuiba.com/news/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053C2pQUQlUAVA.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