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分享分为三个部分:
1、直通车高级优化技巧,超级推荐精细化实操,钻石展位投放案例分享;
2、教育培训行业投放全流程解析:素材,广告位,打点,销售转化;
3、医美行业信息流玩法:小红书医美产品投放案例分享。
一、直通车高级优化技巧
淘宝的流量分为 3 种:搜索流量,展示流量和推荐流量,直通车就是搜索流量。
直通车在今天的作用:找到一个好产品(选品测款),经过精细化开车(直通车权重),带动宝贝搜索权重(拉搜索),当然很多卖家在开车阶段本身就是盈利的了。
先说选品,对于平台来说,品是需求,品是市场,品在平台表现为关键词。而影响这个品的因素,又分品牌,价格,销量和评价,平台怎么判断你这个品好不好?转化率,什么叫转化率好?是因为你帮用户选出了他的关键词下,最满足他需求和痛点的“品”。而我们这么多人天天做的优化,做的运营,就是让这个指标越来越好,这个过程就叫选品。
搞定了点击率,再看关键词与测试周期和预算:
再看直通车权重,简单说分前端和后端,前端就是 CTR ,引申出来测款测图,代表了你的品对用户的喜好程度,后端就是收藏、加购和点击转化率,引申出来活动,促销和落地页展示,代表了用户进来你的品的转化能力。平台是机器,没有人告诉它哪个好哪个不好,只有数据:CTR 高了,用户(在某个关键词下)可能对这个东西感兴趣,收加转三个率高了,说明用户是真的感兴趣了,随着时间,数据递增,权重也逐步提高。所有的运营优化,都是基于这几个指标进行。
1、实操案例:
第 1 步:围绕一个目标词找词组合,目标词怎么选:该词的搜索人气不能太小,市场竞争不能太激烈,要跟跟宝贝有相关性。
第 2 步:建计划,具体细节看图:
第 3 步:添加宝贝:
第 4 步,数据监控:目的是保持整个转化链条稳定,递进。
总结一下,直通车想玩好:选品好,车图好,内功好(销量评价详情页),人群好,想方设法数据递增。
2、超级推荐精细化实操
自从直通车的定向功能在去年 12 月 18 号下线后,超级推荐就被赋予了“拉新神器”的定位,那我们就看看这个工具是怎么拉新的,并且分享一些我平时实操的方法。
上图数据可以看到,近三天粉丝情况中,无性别粉占比 2 % ;男粉占比 7.3 % ;女粉占比高达 91 % 另外需要了解一点,很多女性用户为了防止自己被骚扰,会把社交软件的性别设置为男性或者无性别。所以实际上来看,真实引流数据中,女性用户的占比只会更高。
这里引出广告投放的一个观点:无论是淘内还是淘外,还是信息流,一般我在投广告的时候,关注的顺序是:广告位—人群—定向—出价:不同广告位背后的人群是不同的,不同人群要用不同属性的定向触达,确定了人群和定向,再用一个 ROI 能承受的出价去获取流量。
我们回到超级推荐来看人群定向:
智能定向,只要自己的店铺人群不是非常的乱,店铺宝贝跨度不是非常广,一定要开。
拉新定向,店铺和宝贝,大家可以统一理解为竞争对抗定向,所谓相似的意思,就是竞品。如果你对你的宝贝很自信,能打得过通层级的竞品宝贝,就可以打开。
这里的关键词定向需要注意,指的是近 30 天搜索过含该关键词或浏览过含该关键词宝贝的人群,注意这句话有一个含义:关键词背后的人群。所以,你选择关键词的标准,就是要和你要拉新的人群属性一致,如下图:
关键词背后的人群是不同的,通过对比就能发现不一样,这点一定要注意。
重定向比较简单,就是老访客定向,用户大活动期间高溢价锁定,或者平时对老访客进行再营销。这部分是自己的访客,之前或多或少已经花了不少钱引流了,就不要轻易放过或者被竞店抢走了。
达摩盘就是 DMP ,这部分我们和接下来要说的钻展一起讲,核心都是一样的:淘内全网新增定向人群。
3、钻展定向与素材案例展示
淘内投放终于讲到了钻展,这属于淘内“展示流量”的重头戏,当年多少人为了首焦2首焦4拼的你死我活,相信做过淘宝投放的伙伴一定记忆犹新。不管今天淘宝出了多少新花样,首焦对用户的冲击力和吸引力还是很大的,大家想想自己的经验,当你打开手淘准备搜索一个词的时候,首焦往往已经滑到第2屏了,如果定向足够精准,你要买的东西已经展示出来了,一个点击就能直接到店或者到宝贝。
其实做过信息流广告,你会发现钻展就和信息流广告很像了:创意为王--定向--文案--落地页转化,只是在淘内需要区分钻展你要全店推广还是单品推广,我的逻辑呢,如果你是个品牌店,或者活动期间店里很热闹,促销活动给力,可以全店推广,日常打单品,拉销量,可以推单品,但一般情况下全店的效果大于单品,因为用户是抱着“逛”的心态进来的,所以店铺里多数宝贝要能转化她,并且有足够的行动利益点才会好。
刚才说到 DMP ,身边有朋友做淘宝且开通 DMP 的可以借个账号看看,里面有标签市场,各种人群可以做交集和并集,排除,挺好玩的。腰部卖家建议做好自主定向,指的是和你店铺宝贝/直接竞店发生过交互的流量的定向。大商家可以尝试 DMP ,会在淘内给你拉新人群。比如阿芙就是在 2014 年第一批受邀参加 DMP 交叉测试的商家,当时测出来阿芙的精油人群 TGI 最高的,是爱好零食的女生,转化不错, ROI 能到 2-3 我记得。当时新增人群 ROI 能做到 2 已经很牛逼了,不像现在动不动 ROI 都是两位数。
为什么说钻展烧钱,就是因为钻展要做很多的测试,要基于推广计划—单元—创意建立很多测试计划。效果不好及时关掉,效果好的放大,所以花钱比较多,当然流量也大。说到测试,不得不讲讲钻展最最重要的部分:创意创意创意,在当年我投的时候,还没有CPC模式,纯CPM,靠的就是创意,就给大家简单分享几个:
这张很有代表性,做出来后,被一堆商家抄….
最后我们做了这张:
这张图,大家这么看看不出来什么不同,但如果放在手淘里,就变成这样子:
上边红色和下面白色,形成了类似于“裸眼3D”的效果,首焦位置好像被扯开了,CTR又高了50%以上。
在开始分享在线教育投放之前,说说我在淘宝投放学到的一个投放方法。大家知道当年淘宝的“人货场”非常火,我在想投放里面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方法?
刚才说过,投放的时候要考虑:广告位--人群—定向—出价,这其实就是“人货场”的概念了:广告位背后的人群是不同的,可以抽象为渠道,人群就是目标受众,定向和出价,其实背后是产品或者叫转化策略,比如你的产品怎么卖,竞品怎么打。所以在投广告的时候,我会用一个叫 M-A-P 的投放策略,渠道—用户—产品(转化策略)。
这个模型在淘内其实看不太出来威力,广告位后面的人群差别不大。一旦到了站外,特别是信息流广告,作用就发挥出来了。这个模型基本能解决大家拿到一个产品,准备投放时候的大部分问题:在哪投,投给谁,投什么和怎么投的问题。我会在接下来在线教育和医美投放里给大家展示这个模型的用法。
二、在线教育行业 MAP 投放实践
在线教育的投放,之前轻课的 Vic 大神给我们讲了投放之前怎么算账;Evan 大神给我们讲了信息流投放观,那么我主要讲一下教育产品投放的细节流程,欢迎大家拍砖。
渠道的选择这里就不多赘述,大家投在线教育的,基本都知道自己的产品适合哪些渠道,这里重点说下广告位,大家看下下面这个图:
尚德的工业化投放,已经把广告位当成单独渠道管理了,不一样的广告位去分析人群--定向--出价,每一个广告位再去思考MAP,这样才能做到精细化。
我们再来看在线教育的人群。上面说的渠道人群,指的是渠道固有人群属性,比如美柚里的妈妈人数就是比知乎高。这里说的人群,指的是你准备在某个渠道,怎么去吸引你的人群点击你的广告?我认为信息流和淘内最大的不同,就是“素材筛选人群”,同样的产品,素材文案不同,可能会吸引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群进来。这在淘宝里是比较少见的情况。举例:
这个广告光这么看其实看不出来什么问题,这是你们尚德的自考培训广告呀?但如果这个广告投在广点通里,特别是QQ空间,手Q的位置,很容易吸引一批小学生和初中生也来测一测。文案素材只要改一下,问题就解决了。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再来看在线教育的广告,大家能发现素材是怎么“筛选”人群的:
这些素材,有的是给正在教孩子学英语的父母看的,有的是给要参加中高考的学生家长看的,有的是给没上大学,还心存遗憾的上班族看的。所以大家看在学历提升行业,能看到军训,大学校门,学士服这些“大学元素”,哦还有上面举例子的奖状。一个“曾经错过大学,不想错过本科”的人,看到这些元素,就特别容易点进去看一看,这样就是实现了“人群筛选”。所以去年暑假的时候大家知道几家K12每天几千万,投的都是家长的痛点,孩子问这道题怎么做自己不会,然后给出引流课报名。
我们再来看在线教育的P,产品或者转化策略。大家都知道在线教育真正的P往往藏在引流课的背后,各家拼的都是引流课到正课的转化率,然后再看正课的续报率。
根据在线教育产品的分类,用户看完广告,进入你的落地页,后续大致有 4 种选择:
1. 表单注册
这种形式适合有强销售运营的团队,因为拿到表单,要么外呼,要么加微,中间会消耗很大的人力成本,很有 K12 把这个叫中台班主任,我们尚德叫学历规划师,其实都一样。一个表单,销售们高频电话让你加微,加微后要么进群要么听直播课转化。拼的就是销售能力。比如我最近竞调作业帮,一男一女两个班主任,总计打了 7 个电话让加微信,然后发现我不加,又换 AI 机器人换号码打电话,同时还有 3-5 条短信催加,跟进 4 天后才放弃,确实凶狠。
2. APP 下载
这种形式适合转化逻辑本身在 APP 的公司,比如英语流利说,它用场景式视频投放,加 APP 下载,用户进入 APP 再进行付费转化,这个阶段也有给用户打电话的,要么就是 APP 里的直播课或者社群转化,最终付费购买正课。
3. 在线支付体验课
这种 K12 较多,为的就是用付费筛选意向用户,当然这种用户报名正课的转化率较高,25 %以上吧。9 元,36 元,49 元体验课,拼的是投放后的支付转化率。做平肯定是不可能了,拿作业帮举例,去年暑假花了 1 个亿,招生 50 万人,9 元课支付成本 200 元。
4.加微/二电模式
这种模式比较少见,好像不在主流投放的视线里,但我了解到的情况,在打三四线城市的时候,效果很好。
上面讲的投放的 MAP ,解决的是面对一个产品,或者公司的一个引流需求,如何思考,如何具体投放的问题,那么我就整体再把在线教育的投放从开始到最后串一遍,这样大家就对在线教育的整个投放流程就清楚了。
在线教育行业竞调方法
在运用 MAP 之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竞调,俗话说“无竞调不投放”,如果连对手是谁,他的 USP 是什么都不知道,MAP 也是瞎投,毕竟在线教育一定要面临竞争对抗的情况,就算是信息流,也别指望用户只知道你一家。
竞品调查分 3 部分:投放分析,产品分析和转化分析。
投放分析主要看这个产品是怎么获客的,可以在 appgrowing 和 adbug 上查竞品名称或者关键词,看它投了哪些渠道广告:信息流是哪些, SEM 投了哪些,这样对这个产品的获客渠道有个整体的认知。
三、医美行业小红书投放分享
渠道因为不给医美开放,小渠道都是医院自己在投,清一色报价套路,行业平均 ROI 基本是 1.5-2 左右。我一想这个生意没法弄呀,朋友公司是一家医美平台有点像新氧,主要靠 CPS 纯佣结算,我要是也投出来 1:2 的 ROI ,那真实的ROI应该是 1:0.6 ,还赔 40%。
这时候就要靠 MAP 了。先看 M ,扫描一遍全网能投医美的渠道,如果 ROI 最高是 2 ,那我怎么投可能也很难受,就算做到 3 ,也不赚钱啊。一个靠谱的M很难找。然后继续看 A ,医美用户在哪里?尝试了很多,我总结说,医美人群其实是:有一定颜值,或者想要改善颜值,并且想将其变现的女生。当然这里的变现指的是展示,表现,运用。那么这帮人在哪里呢,或者哪里比较多呢?对了,小红书。
但当我注意到小红书的时候,所有人说小红书是不能投医美的。当然不能投,这在 M 阶段已经排除掉了:小红书明确禁止医美行业的投放。那既然医美人群在小红书里,那怎么才能触达这些女生呢?
其实小红书上有很多医院,或者医美平台,或者渠道医院( CPS 可达 80%+ )已经在上面做推广了,主要是软文的方式,大量发体验笔记,然后一帮人在评论里问效果这么好在哪里做的啊?博主引导私信,要联系方式,完成引流。直到现在,这种方式都是医美很主流的引流方式,效果很不错,每月上百万 GMV 没问题。
小红书是有投放后台的,关键字,信息流都可以,只是不给投医美。但我发现有人在“双眼皮”这个关键词下,卖眼影。当然这个很容易理解了,卖家买了这个关键词,两者相关性强嘛。但我想如果我也买了“双眼皮”这个关键词,我承接的P,就是落地页或者产品,看不出来是整形的行不行?
于是我买了一堆的整形关键词(这就是关键,小红书不让投医美,竟然可以买隆鼻,隆胸的关键词?)落地页改了无数遍,各种套路各种产品试了一个星期,终于找到了一个套路:
大家能看到,155854 号推广计划,其实投的是双眼皮这个词,但我提交了能转化,有医院能承接的关键词,全都被审核拒绝掉了,但“双眼皮”这个词是可以投的。小红书的拒绝理由不是 “关键词与推广产品不相关”吗?那我的落地页写的就是“ 2019 年夏天来了,有个办法,让你的眼睛偷偷变美!”。规避了相关性的问题,也提示了眼睛,落地页不写整形相关的任何关键词,然后就过审了…
同样的办法,相同的套路,隆鼻,隆胸其他关键词全上线,直接覆盖小红书医美类搜索关键词,只不过每天量很少,每天能花 500-600 元,但注意,CTR 直接 6% 起, CPC 几毛钱,落地页表单提交率 15%+,一个表单 2 块钱…你没看错, 2 块,客单价 1.5万+的医美,表单成本就这么低。
以前大家在隆鼻,隆胸关键词下面做笔记开开心心相安无事。突然笔记第 3 位卡进来这么一个广告,天天吸表单。同行就举报我,结果是计划不能修改,改了就拒审,那只能祭出投放人必备的“大杀器”:漏审法
刚才说的是小红书的搜索广告,只要不违规大家正常投就行,按照MAP优化即可。其实小红书现在的信息流还是可以投的,包括医美,成本也很低,表单5块左右,人群也可以定向,但就是因为页面不能提及任何整形的字眼,偷偷变美虽然能写,但信息流啊 ,用户无意识看到一个页面让她偷偷变美,其实是很难和整形想到一起的。
最后,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投手,需要哪些技能:
第一个就是文案能力。在线广告投放,一方面是外层文案,一方面是落地页文案,一个吸引一个转化,缺一不可。
第二个就是运营转化能力。
第三个就是行业敏锐度。多了解同行,跨行的获客-变现是怎么做的?各种黑科技,新思路,新套路多去了解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06bAgQ8UQZTBlNT.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