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理民事案件中的诉讼主体资格怎么确定

  【导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相较而言接触到比较多的一般都是民事诉讼案件,但是对于相关概念相信很多人都不了解,比如说民事案件中的诉讼主体是什么,这个诉讼主体资格又应该如何确定?对于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相较而言接触到比较多的一般都是民事诉讼案件,但是对于相关概念相信很多人都不了解,比如说民事案件中的诉讼主体是什么,这个诉讼主体资格又应该如何确定?对于这些问题,下面就让法务时刻小编为大家带来审理民事案件中的诉讼主体资格怎么确定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审理民事案件中的诉讼主体资格怎么确定

  诉讼主体,又称案件的当事人,是指因民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纠纷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论活动,并受法院裁判约束的利害关系人。在审判实践中,实际存在两种性质的当事人:一种是程序法上的当事人;另一种是实体法上的当事人。程序法上的当事人,是指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的原告和被告。因为这时的当事人是否在事实上真的存在利害关系还是个未知数,真正的利害关系只有在法院开庭审理之后才能确定,因此称为程序法上的诉讼主体。实体法上的当事人,是指经过案件的审理法院依法确定的案件当事人,这些人与案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因此称为实体法上的诉讼主体。

  审判实践中,由于认识上的差异,这两种当事人经常交织在一起,给法院正确审理案件带来了麻烦和困难,因此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正确确定诉讼主体就成为首要的任务。

  (1)两种诉讼主体的构成要件:

  程序法上的当事人是在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开庭审理没有结束前的当事人,构成这种当事人有以下要件:一、被告是原告认定的案件当事人。一个案件的成立,必须有原告和被告。原告在向法院起诉之前有自己主观上认定的被告。如果案件的原告不认定自己起诉的被告是侵害自己利益的当事人,他就不会对其进行起诉。二、由于在案件审理之前不能确定真正的当事人,因此凡在诉讼内明确表示为原告和被告的人,不论是不是民事权利或关系的主体,以及对诉讼权标的有无诉讼实施权,都是当事人。

  (2)实体法上诉讼主体构成的要件:

  实体适格的当事人,是在案件开庭审理后,法院依法确定有权以自己名义支配讼争民事权利义务的主体,亦即有权以自己的名义主张、放弃民事权利和有权以自己的名义否定,承认讼争民事义务的主体。构成实体法上的当事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当事人与案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当事人必须是发生民事争议一方,与案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如借贷纠纷案件,案件的诉讼主体必然是债权人或人或与有利关系的第三人。二、当事人必然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凡不是以自己的名义而是以他人的名义进行诉讼的人,如诉讼代理人等都不是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三、当事人受法院裁判的拘束。如果参加案件诉讼的人虽然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但不受法院裁判的约束的人,如证人等就不是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二、对不适格诉讼主体的处理

  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经审查,不适格的诉讼主体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原告与案件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二是诉讼被告不当;三是原告与被告不具备主体资格。民事诉讼法中没有规定对不适格当事人的处理。但审判实践中可按照下列方法进行处理:(1)主体不合格的处理。原告与被告均不具备主体资格的对他的起诉或应诉或其他诉讼行为,在经其他具备条件的当事人追认后,应当确认他的效力。(2)委托代理的处理:如果有条件的当事人委托其代为诉讼或代为撤诉的可由其代为诉讼或为代撤诉,如果不委托其代为诉讼或代为撤诉的,法院应当裁定驳回原告的起诉。(3)原告不适格的处理:原被告不适格的,一般裁定驳回起诉;被告不适格的,可以告知原告更换、原告不更换的,应当裁定驳回原告的起诉。

  三、民事诉讼法关于诉讼主体的规定是什么

  民事诉讼主体,是指参与民事诉讼活动的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涉及的诉讼主体包括三个方面,

  1、主持审判活动的审判机关,审判机关主导民事审判活动,是当然的主体。

  2、诉讼当事人,即参与诉讼活动的的双方,包括诉讼代理人。

  3、诉讼参与人,包括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等。民事诉讼主体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才能保证民事诉讼活动合法有效地进行。

  我们通常所提到的民事诉讼主体,是指第二类的诉讼当事人,即原告、被告、第三人以及上诉案件中上诉人、被上诉人。合格的当事人直接关系到诉讼的结果。我们在法庭上有时会遇到被告反驳原告称“你不能告我”,或者“你没有实体权利,你不能当原告”,法院要对当事人主体资格进行审查并作出判断,这就是当事人诉讼资格是否适格的问题,即案件的原告、被告、第三人是否是本案正当当事人。

  以上就是由法务时刻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审理民事案件中的诉讼主体资格怎么确定的法律知识。通过以上内容大家可以了解,民事诉讼一般是由民事法庭的相关工作人员来主持的,法院应对当事人主体资格进行审查并做出判断。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法务时刻律师。

法务时刻来源链接:https://www.jiwenlaw.com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06bC2paVgFRAA.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民事纠纷再审上诉期限是多久,民事案再审败诉再上诉能翻盘吗

    民事纠纷再审输了不能再申请上诉了。通常来说如果案件是民事纠纷,法院会按照普通诉讼程序进行案件的审理,民事纠纷通常采用二审终结制度,二审做为终审结果,是不能再接受上诉的。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民事纠纷再审输了还能上诉不? 2、民事判决终审不服怎么办? 3、二审终

    2024-12-11 02:26:14
    39 0
  • 最新民事案由规定(新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理解与适用)

    目次 一、《修改决定》的制定背景 二、《修改决定》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修改决定》的主要内容 四、部分案由的设计思路以及适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民事案件案由是民事案件名称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案件所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是人民法院进行民事案件管理的重要手段。

    2024-12-10 23:22:59
    34 0
  • 法律纠纷处理完毕说明,最新民事案由规定全文

    民事案由中的人格权纠纷的案由包括声音保护的纠纷,名誉保护的纠纷,生命健康的纠纷,姓名权的纠纷,人身自由权的纠纷,肖像权的纠纷,隐私权的纠纷,还有一般的人格权的纠纷等。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民事案由规定中人格权纠纷有哪些? 2、小额诉讼不服判决怎么办? 3、诉讼

    2024-12-10 21:58:06
    34 0
  • 民事案由规定理解与适用(最新民事案由大全)

    2021年,最高法针对《民事案由案由规定》发了两份文件,即: 法〔2020〕346号:《最高人院关于修改〈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决定》 法〔2020〕347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修改后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通知》 不认真看,还真分不清这两份文。简单来说,346号文就是说明哪些

    2024-12-10 20:53:09
    82 0
  • 成都最新民事案由的规定(立案必须满足的条件)

    目次 一、《修改决定》的制定背景 二、《修改决定》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修改决定》的主要内容 四、部分案由的设计思路以及适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民事案件案由是民事案件名称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案件所涉及的民事关系的性质,是人院进行民事案件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立科学

    2024-12-10 20:42:24
    33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