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粉都关注并标星米课圈了呢
你还在等什么?
从年前开始,很多大公司,美团、摩拜、京东、知乎等等裁员的消息一波接一波的传来。
一场企业裁员潮来势汹汹,颇有草木皆兵,人人自危之感。
这种情况对外贸行业来说绝不陌生,除了裁员,每年的自发职业变动很是常见的;
很多人做着几千万的生意,却拿着几千块的工资。
久而久之,见识、能力的上升,在不公平的体制下躁动的心愈演愈烈。
外贸公司的人员流动率也是走马灯式。
前不久,学员 T 跟我吐槽了他最近遇到的事:
已有 2 年工作经验的他,先前做的是 LED 行业。准备最近准备换工作,去应聘的几家公司,都是关于纺织的。
但是面试公司说道:由于对产品没有接触过,所以需要他先从外贸助理做起。
这时候的他开始困惑了,应聘的两家家公司都这样说道,因为产品不同所以要先从业务助理做起。
但他也清楚,产品可以在工作中学到的,但是助理和业务的工作内容却有不同。
重复性的工作只会浪费时间,随即作罢。
其实工作 1 年的小 T 对于面试这件事说到底还是太过随意。
产品并不是最重要的,但在面试的过程中,你是否是因为缺乏展示的能力从而让公司对你的优势并不了解,自然会给你一份相对低职位的工作。
不过也不排除,他们其实只是需要跟单,需要助理,用业务员招聘做幌子,招揽廉价劳动力。
旁人无法判断,身在其中的你却不能不做调研这项工作。
1. 面试前你做过哪些努力?是不是调查过这家公司的具体内容,他们的岗位招聘的内容是什么?
2. 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这些条件你是否有不足,怎么去弥补或用其他的方式去填补这一项空缺呢?
所谓取长补短,既然这是你的短板,那你就先拿出自己的优势来。
01
元宵节过后,这个年就算过完了。
这个时候很多外贸人尤其是外贸新人,开始纠结和犹豫,到底要不要离开现在的公司?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客户开发的问题,最差的连订单都没得跟。
造成每天只能打打杂,比如做宣传册、做文档、打标签、翻译文件、准备样品、寄样品之类的。
这样的情况造成了一些外贸新人开始犹豫到底是要继续坚持下去,还是尽早离职的好?
新人要注意了,这一定有一个适应跟磨合的阶段,一开始就想上手,直接做喜欢的事情,或者最有价值的事情,显然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
每个人都有一个积累的层级,虽然是打杂,但是你做的事情,其实大多数还是跟实际工作息息相关的。
哪怕你将来做业务,关于标签,关于样品,关于宣传册等等,也都是很重要的。
现在权当给自己积累和学习的时间。不要急,饭还是要一口口吃,路也要一步步走。
在一个行业深耕下去才能真正吃透,很多细节上的内容,才是我们最值得推敲的。
在米课圈,有这样一位学员@我是老吴,短短 60 天就让工资翻了三倍!
同样是面试跳槽,他的经历有哪些是你需要注重的呢?
02
这不是如何 SOHO 快速崛起赚人生第一个百万的故事,没有一口气拿下千万大单的豪迈,更没有亿姐亿哥的激荡起伏。
让我们来聊个几千块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发出了一则简单的招聘信息。
当时我的老东家,因为种种原因,内忧外患,风雨飘摇。朋友转发的这条信息,引起了我的注意。心想问问也好。
当天下午,详细的岗位要求发了出来。
恩,好像要求不少,有点严格。
管他呢,死马当活马医,试试。时间急,只剩两天了。
四五年没写过简历的我,憋了两天,终于在第二天截止日期前的晚上九点半把自认为 OK 的 21 页的 resume 发到了对方邮箱。
后来经过亲口和老美面试官证实,这份有点与众不同的简历,让我赢在了起跑线上。
咦,第一轮通过了
紧接着和对方的 Procurement and Supply Chain Director 约 Skype Video Call 。
10 月 19 号,深圳的凌晨 5 点,美国的下午 4 点。
以防万一,那天我设了两个闹钟在凌晨四点半。起来后把前一天准备的自我介绍和关键内容等重温了一遍。
5:00AM 准时开始,5:31:37 秒结束。
结果比较欣慰,不出意料。
对方说了一个词:“ positive .” 另外,准备和对方 CEO 月底在香港见面。当时以为这是终面,事实证明我错了。
03
10 天后,香港,秋季国际照明展会现场,一次有点特别的面试。
陪对方 CEO 和同事逛展两小时,吃饭一小时。
那天出发前,俺特意把珍藏多时尘封许久的香水拿了出来,喷他个神清气爽。
饭后,对方提到要去美国见终极大 Boss。那一刻的我,停顿了一秒,没有脱口而出平时的习惯性用语 Sure,而是答道: Okay 。
擦!一个 sourcing 而已,怎么还要过五关斩六将的感觉,一出接着一出。本以为在香港已经和 CEO 见了面吃了饭,后面就是谈 offer 和薪资了。
好吧,打怪升级到最后打终极大 Boss,也是正常套路。虽然难度倍增,但是如果可以顺利通关,也是美好的。
管他呢,反正对方出差旅费,通关去!失败了好像也没什么损失,至少积累了一次有趣的经验不是。
2 天后,收到对方员工邮件确认行程。
这时候,来了一个刺激的,” for at least three business days .” What? 正常流程不是几个小时,顶多上午加下午一天结束么,怎么是三天!
不管如何,卷起袖子加油 GAN!在这期间我做了八项工作:
1. 重温了冰哥的“独家透露采购办机密”课程。
2. 请教多年的500强采购头目,冰哥。
3. 还是 Ice 冰大,‘米课圈内测群’继续追问请教。
(内容比较多,不一一贴了,截图其中精华一张)
4. 邮件传说中的'日成'师傅。晟哥抽空回复:
5. 做 PPT ,数据说话,图文并茂。并提前做英文演练。贴两张,一共 49 页。
6. 调查目标公司和关键人物,了解其公司头衔、在职时间、历史职业经历、兴趣爱好、教育背景等。
7. 准备礼物。晟哥公开课分享的全球 money 大派送大法重现江湖,哈哈。
8. 上装备。
花血本,29 美金干洗外套、衬衣、西裤。每天一套衣服,前两天正装,第三天特意选了休闲装,让对方感受不一样的自己。
打开尘封的π香水,喷他个神清气爽。
理发,第一次打卡网红店‘优剪’。
购物,300 大洋买了件新衬衣。
轻运动,保持良好的精气神。
最后,搜罗江湖上的面试秘籍。这里推荐杰克韦尔奇夫人 Suzy Welch 系列文章。
Author and business journalist Suzy Welch.
Suzy Welch: What to say when a job interviewer asks, 'What's your current salary?'
'Where do yo see yourself in the next five years?'
'The single best question to ask in a job interview.'
其中一篇链接:https://www.cnbc.com/2016/12/20/suzy-welch-best-interview-question-to-ask.html#
时间转眼到了 11.11,杰克马带着全国人民购物狂欢的当天,起飞。
AA280 顺利落地,寒风萧瑟。
04
11.12:一整天闭关酒店,打磨 PPT,演练见面寒暄语和送礼佳句。我比较懒,晟哥 8 月份的文案基本照搬了,反正没知识产权。
"This marks the start of a long journey together. Hopefully I can be the one who keeps bringing you money."
11.13:起个大早,整装,掐时间,Uber 出发。见面,握手寒暄,会议室等待。
再握手寒暄,送礼,随口说出准备的送礼佳句,聊天、聊天、聊天,一起午饭,中场短暂休整,继续聊天,PPT 亮金表。
11.14:起早,整装,出发。聊天、聊天、聊薪资。继续聊天,确认薪资,确认offer。签意向合同,握手,微笑。
11.15:起早,整休闲装,出发。了解公司流程,对接相应成员,参加每周例会。
中午 BBQ,下午喋喋不休,晚上打包打小飞机。转屋企!
最后一天,心情不错,来张照骗。
11.17 晚抵达广州,18 号是大家都知道的盛大而喜庆的日子。
(有幸老爷座的俺只是和暗夜来了张羞涩的)
(诸神现身)
给待业的、打算或正在找工作的、或考虑转变职业身份的广大米友们和朋友们几点建议:
1,多认识几个损友、闺蜜和好友非好友们。
2,抓住好的或不好的机会,去验证它。
3,不打无准备之仗!
4,自信,show 出你自己。
5,多泡米课圈,多拜各路大神。
2019 年,拼了。
-- 老吴
-- 12月29夜于SZ
//
作为企业主,雇佣员工,花钱购买的不仅仅是劳动力,而是一种态度,是一种上进的态度或是混世的态度。
一个人的薪资,体现的也不是你的赚钱能力,而是你未来的变现能力。
所以作为企业来说一定要选一个一直在进步,一直能增值的人
找工作要慎重,同样的,自我的提升也不仅仅是在工作中,任何时候都是看重这个人成长快慢的标准。
加油,外贸人!
-end-
---分享---记录---交流---学习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079AgQ8UwNTBVBR.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