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领“小马宝莉”卡牌?有初中生被骗10多万元!

卡游在学生群体中风靡

其中,“小马宝莉卡”

更是深受未成年群体的喜爱

近日,全国各地市警方发出预警

有骗子针对未成年人对卡片的喜爱

利用集卡实施诈骗

6月底,杭州一15岁初中生然然(化名)在短视频平台看到一条信息:高考结束后退出圈子,每位留言的人将免费获得3张小马宝莉卡片。

然然立刻私信对方说自己想得到赠卡。3小时后,等来对方回复,对方发来一张二维码图片。然然扫码,是一个名为“李某莲@美妆达人”的企业微信账号。

“美妆达人”问了然然的个人信息与住址,称要支付30元邮费以寄送卡片,发来收款码。

随后“美妆达人”又称因系统检测到然然是未成年人,导致其公司账号被冻结,要通过另一个企业微信账号进行解冻操作。然然照做,再次添加,对方强调一定要用家长的手机才可以操作“解冻”。

当晚,然然谎称要查学习资料跟妈妈要来手机。拿到手机后,她一步步按照对方指示操作,对方让然然删除聊天记录后拉黑了然然。这时,然然妈妈发现自己两个银行账户发生多次不明转账。

派出所接到反诈预警,民警赶紧上门并采取劝阻及资金止付措施,对然然妈妈账户中的102万元实施了保护性冻结。因为然然不经意透露了妈妈银行账号及验证码等信息,短短两小时内,被骗子转账50次、金额达14.3万元。

“免费送卡牌”骗局

本质上是冒充公检法诈骗孩子版

一、广告引流

骗子从青少年感兴趣的动漫周边、游戏、明星等方面发布引流广告,以“免费赠送卡片或领取游戏皮肤”“低价出售卡片”“包含明星社交账号的视频”等噱头为诱饵,诱导青少年添加社交账号。

二、获取信息

以交易、邮寄、填写登记资料为由获取真实姓名、年龄、地址等个人信息,以筛选未成年人为作案目标。

三、实施诈骗

冒充工作人员、律师,甚至公检法人员,以“违规操作致账号冻结,需及时解绑”“需配合警方调查排除犯罪嫌疑,否则会面临刑事处罚”“侵犯明星个人隐私,会被追究法律责任”等话术恐吓,利用未成年人畏惧心理,欺骗或胁迫未成年人以视频通话、屏幕共享等方式,远程操控孩子操作家长手机,配合转账、消费。

警方提醒

这些案例中,骗子诱导孩子转账用的是家长手机,很多家长在微信、支付宝、手机网银等软件上没有严格的支付安全措施。

1、家长要多给小朋友普及学习反诈知识,反诈应该从“娃娃抓起”,请牢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2、家长们也要经常提醒孩子,不要相信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一旦有网友交流涉及金钱时,一定要告知家长。

3、最关键的是,家长们要保管好手机支付密码,做好支付安全设置,防止孩子未经允许使用家长手机转账付款。建议平时关闭微信、支付宝等平台的“免密支付”功能。如果孩子来找你拿手机,要多问一句,如果孩子拿着手机对着你,要小心孩子被骗子诱导找你刷脸支付。

如收到疑似诈骗的信息,可咨询反诈专线96110,一旦被骗请及时拨打110报警。

来源: 珠海交警

本文来自光明网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093B2pVXAZUDVE.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5年03月09日
下一篇 2025年03月09日

相关推荐

  • 家长注意!11岁小学生网上免费领“小马宝莉卡片”被骗近6万元

    来源:神木公安 针对未成年的电信网络诈骗事件形式多样,手段隐蔽。不少家长认为自家孩子只是上网玩玩游戏,怎么会被骗呢?殊不知未成年诈骗陷阱就在我们身边……一、案件回顾继奥特曼卡之后,小马宝莉卡又成为小学生群体社交“硬通货”,这个爱集卡的圈子被称为“马圈”,“

    2025-03-09 02:30:01
    518 0
  • “小马宝莉•上海之夏”免费主题卡牌来了

    为了助力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促进更多年轻消费者到上海主要商业街区和商圈打卡消费,上海市消保委与卡游动漫共同开展了“小马宝莉•上海之夏”主题宣传活动。本次活动也得到了上海市商务委的大力支持。本次活动将免费发放主题卡牌,系列卡牌以小马宝莉六个卡通形象与陆家嘴、

    2025-03-09 02:27:02
    74 0
  • 小马宝莉卡免费送?11岁小学生被骗40万!

    暑假大好时光,孩子们探索世界、享受生活,但千万别让孩子彻底“放飞”。犯罪分子以“免费赠送卡片或领取游戏皮肤”“低价出售卡片”“包含明星社交账号的视频”等噱头为诱饵,诱导青少年添加社交账号,以各类话术恐吓操控未成年人配合转账。来看以下案例。听说过小马宝莉卡吗

    2025-03-09 02:24:02
    132 0
  • 家长注意!11岁小学生网上免费领“小马宝莉卡”,被骗40万

    暑假大好时光,孩子们探索世界、享受生活,但千万别让孩子彻底“放飞”。犯罪分子以“免费赠送卡片或领取游戏皮肤”“低价出售卡片”“包含明星社交账号的视频”等噱头为诱饵,诱导青少年添加社交账号,以各类话术恐吓操控未成年人配合转账。来看以下案例。听说过小马宝莉卡吗

    2025-03-09 02:18:01
    284 0
  • “小马宝莉卡”免费领?高中生被骗11万

    来源:台海网7月12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通讯员 洪恒亮/文 杨希/漫画) 暑假来啦!同学们喜大普奔,而骗子们也蠢蠢欲动,摩拳擦掌精心编织一个个充满诱惑力的陷阱来等着学生群体上当。厦门警方统计,每年暑期都是针对学生诈骗的高发期。昨日,厦门警方发布近期发生的典型

    2025-03-09 02:15:01
    62 0
  • 免费送“小马宝莉”卡?当心!可能是个“圈套”

    来源:特区新闻广场最近,许多中、小学生都迷上了集“小马宝莉”卡,为了收集各种不同等级的卡牌,孩子们是想尽办法,这也被一些不法分子给盯上了,这不,高一学生小颜就因为这“小马宝莉”卡,被骗了十多万元。到底是怎么回事?一起来看。前几天,高一学生小颜在社交平台刷到

    2025-03-09 02:12:01
    114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