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修正案(十一)于202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本次修改主要聚焦于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安全生产、金融市场秩序、、生态环境、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公共卫生安全等领域的刑法治理和保护。
其中,修正案第一条是关于的规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化时代对未成年人的生理发育、对事物的认知和辨别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近年来,校园暴力以及低龄未成年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恶性案件屡见报端,此前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明显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社会现状。为了顺应社会期许,适应社会发展现状,强化对未成年人行为的约束,遏制恶性犯罪低幼化趋势,确有必要将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予以调整。修正案中,将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从14岁,降低至12岁。
但同时,考虑到未成年人的心智尚处于发育阶段,亦应给予其特殊保护。修正案中,对年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需要承担责任的做了限制。只有犯故意杀人、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案件才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为了保证追诉权不被滥用,要求必须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才可以被追诉的。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来平衡对未成年人保护和惩罚犯罪之间的矛盾。
此次刑事责任年龄的调整,给家长、学校、社会三方教育主体都敲响了警钟:未成年人在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明白,年龄,不再是逃脱法律制裁的借口。
感谢您的阅读、关注与点赞。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099C2pQVwRWBlM.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