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暴力进入房间,算不算侵犯隐私权

上海,一女子和男友约好去酒店共度良宵,但男友临时爽约,女子气愤无比,遂让男友单独开一间房,不料男友凌晨3点回来后,直接和酒店前台要了一张房卡,女子认为隐私权受到了侵犯,状告酒店赔偿13000元。

任女士和王某某系情侣关系,事发当天,二人相约一同去酒店开房入住,不料王某某却临时爽约,声称有几个客户要陪,可能很晚才能回来,任女士异常生气,直言王某某如果不回来,那就自己开一间房。

凌晨3点多钟,王某某突然打电话给任女士,表示自己没地方住,要和任女士开一间房间,任女士虽然在气头上,但担心对方发生意外,还是到酒店的前台,额外交了一间房的押金,告诉前台,一会自己有个朋友要来,单独给他开一间房。

过了一会,王某某来到前台后,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并要求前台将任女士房间的房卡给其,前台不放心,便打电话确认双方的关系,任女士承认双方是情侣关系,但告诉前台单独给王某某开房。

挂断电话后,前台准备给王某某单独开房时,王某某拿出二人的聊天记录对着前台说道,任女士就是和自己闹个小矛盾,前台怎么还能当真?考虑到做了前台这么多年,还从未见过情侣分开住的,前台便将房卡交给了王某某。

王某某来到任女士的房间后,发现任女士的房间被防盗链锁从内锁住,便直接通过暴力破坏的方式进入,王某某原本想来个霸王硬上弓,但令王某某没有想到的是,此时任女士仍然在气头上,双方直接起了争执,任女士报警称男友醉酒闹事后,警方到现场对双方进行了调解。

事后,任女士认为自己千叮咛万嘱咐,要求前台单独给男友开房,但前台却直接未经自己允许,给了自己房间的房卡,同时,由于酒店未能提供符合要求的防盗措施,防盗锁链形同虚设,未尽到足够的安全保障义务,导致自己人身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遂要求酒店赔偿精神损失费13000元。

酒店辩称,王某某是任女士的男朋友,王某某到酒店后,声称自己要去任女士房间,是和任女士相约好的。酒店前台打电话给任女士,任女士明确表示同意,所以前台才给了任女士房间的房卡。
【@以案普法 】

很显然,双方对任女士是否同意王某某进入房间各执一词,这种情况下,酒店的行为是否侵犯了任女士的隐私权,就需要根据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则进行举证。

法庭上,任女士提交了酒店门把手被破坏的照片,证实自己确实没有同意王某某进入房间,否则为何会拒绝开门?
但酒店提供了王某某开门时的监控,证实虽然王某某系通过暴力手段进入,但由于其开门时间较短,所以任女士没来得反应,所以才未主动开门。

个人认为,虽然双方都提交了证据,但民事诉讼法讲究的是高度盖然性规则,也就是说,在双方都没有证据反驳对方的情况下,谁提交的证据更符合日常生活逻辑,谁的证据可信度就靠,从任女士单独给前台房间押金,和王某某进入酒店后的一系列情况来看,显然任女士是不同意王某某进入。

但这里需要明白的是,任女士不同意王某某进入酒店房间,并不意味其隐私权就受到了侵犯。

民法典规定,隐私权则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干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
是否构成侵犯隐私权,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隐私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

具体到本案中,酒店仅是在确认任女士与王某某系男女朋友关系后,将任女士入住的房间卡开给了其男朋友,即使酒店前台未得到任女士的同意,也难以证明酒店前台存在利用和公开任女士私人信息,构成侵犯隐私权的程度。
综上,酒店的行为很难说存在非法披露他人信息、侵害他人私生活安宁等隐私权侵权行为。

至于任女士认为,酒店未能提供符合要求的防盗措施,防盗锁链形同虚设,未尽到足够的安全保障义务,导致任女士人身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的问题。

法院认为,王某某系采取暴力破坏酒店房门,不能证明防盗锁链是否符合安全标准。且本案系隐私权纠纷,任女士该主张与本案系不同的法律关系。

最终,人民法院经过审查后,驳回了任女士的诉求。那么你们如何看待此事,欢迎留言、评论、交流。


来源:南皮普法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116C2pXVwJUA1c.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私人安装摄像头对侵犯隐私权的界定

    私人安装摄像头对侵犯隐私权的界定——范某某诉陈某某侵权责任纠纷案裁判要旨公民在公共区域活动本身具有公开性。公民私人所安装的摄像头拍摄范围属于公共区域、不属于私人区域,并且拍摄未超出合理限度的,对方亦无法充分举证证明其隐私权受到损害的,不构成对公民隐私权的侵

    2024-12-11 03:51:27
    43 0
  • 如何保护个人隐私权?

    我也被app算计过,以下是一些保护自己隐私和权益的方法: 1. 了解APP的隐私政策:在安装和使用APP前,应该仔细阅读其隐私政策,以了解APP收集和使用用户数据的方式和目的。 了解隐私政策 2. 勿泄羡迟露个人信息:在使用APP时,不要随意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比如姓绝吵名、地址

    2024-12-11 03:37:42
    35 0
  • 邻居安装有摄像功能的密码锁 侵犯隐私权

    邻居安装有摄像功能的密码锁法院:已将对门邻居进出情况置于监控之中,侵犯隐私权  相较于传统机械锁,具有密码开锁及摄录报警等功能的密码锁受到不少家庭的青睐,但出于安全考量,安装在入户门上的密码锁也有可能在不经意间侵犯了邻居的隐私权。小夏居住在浙江省杭州市滨江

    2024-12-11 03:20:28
    47 0
  • 1元抢购手机的平台是真的吗(关于一元抢购的案例分析)

    只要花一元钱就可能买到iPhone手机,开走宝马汽车,甚至得到一套房产,这种好事你相信吗?从去年年初开始,名为“一元购”的购物网站在网络上异常火爆,多家知名的互联网公司都曾推出过自己的一元购平台。所谓的一元购,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件商品分成若干份,每份一元,比如一个

    2024-12-11 02:46:47
    40 0
  • 民法典隐私权是第几条(关于个人隐私权的法律规定全文)

    依法防控,人人有责,我们都是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 《民法典》是依法防控的重要依据,在今年5月第二个“民法典宣传月”期间,让我们一同了解民法典关于疫情防控的有关规定吧! 1.不遵守疫情防控措施,给他人造成人身、财产损失的,是否需要承担民事责任? 应当依法承担民事

    2024-12-11 01:01:29
    38 0
  • 10岁以下未成年有没有隐私权

    一、10岁以下未成年有没有 有!每个人都有的! 二、子女有没有隐私权?父母能随意察看子女的隐私吗? 1:任何人都享有隐私权,父母不能随意查看子女的隐私; 2:,《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的规定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

    2024-12-10 23:41:56
    41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