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乱社会秩序罪有没有案底(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认定标准)

一、刑法规定

第290条第1款【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

二、罪名构成要件解析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犯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这里的“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是指纠集多人扰乱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及社会团体的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医疗秩序,如聚众侵入、占领机关、单位、团体的工作场所以及封闭其出入通道,进行纠缠、哄闹、辱骂等。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5年8月29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对本款作了修改,增加了有关扰乱医疗场所秩序,致使医疗无法进行的规定。这一规定是根据草案审议中的意见增加的规定,主要是针对实践中频繁发生扰乱医疗场所秩序的情况。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刑法修正案(九)对本条的修改并不是增加新的犯罪情形,只是对刑法原有规定作进一步明确规定。这样规定,有利于增强的针对性,提高对扰乱医疗秩序犯罪的震慑力。单纯从法律适用来说,实践中所谓“医闹”等案件,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案件,对其中情节严重的,应当严格按照刑法的规定追究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的刑事责任。对这一问题,司法机关和社会各方面的认识也是一致的,有关司法解释对具体法律适用问题也有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也是这样处理的。如2014年4月22日最高人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惩处涉医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中明确、细化的规定,即对聚众实施的在医疗机构私设灵堂、摆放花圈、焚烧纸钱、悬挂横幅、堵塞大门或者以其他方式扰乱医疗秩序行为,造成严重损失或者扰乱其他公共秩序情节严重,以及在医疗机构的病房、抢救室、重症监护室等场所及医疗机构的公共开放区域违规停放尸体,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可以根据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秩序罪、等追究刑事责任。

  本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般表现为扰乱的时间长、次数多、纠集的人数多,扰乱重要的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活动,造成的影响比较恶劣,等等。“造成严重损失”,主要是指使经济建设、教学、科研、医疗等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在这里,情节严重,致使机关、单位、团体的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因此,除了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之外的,还必须同时具备“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等无法进行”和“造成严重损失”都是构成本罪的要件,缺一不可。对于一般违法行为,情节较轻,没有造成严重损失,危害不大的,不构成本罪,可以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理。

  根据本款规定,犯本款规定之罪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这里所谓的“首要分子”,主要是指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其他积极参加的”,是指在共同犯罪中,积极、主动参加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重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此外,聚众犯罪造成人员伤亡、财物毁坏、破坏生产经营等结果,触犯其他罪名,一般应想象竞合犯处理。

三、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关于依法处理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摘录)

(公通字〔2019〕7号)

一、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明确法律底线

(一)扰乱公共秩序。在信访活动中或者以信访为名,实施下列行为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1、在各级党委、人大、政协、行政、监察、审判、检察、军事机关,厂矿、商场等企业单位,学校、医院、报社、电视台、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工会、妇联等社会团体单位,机场、车站、码头等重要交通场站,或者在上述场所周边的其他公共场所,聚众实施统一着装、佩戴统一标识、静坐滞留、张贴散发材料、喊口号、打横幅、穿状衣等行为,或者实施跳楼、服毒等自杀、自伤行为以及扬言实施自杀、自伤行为,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活动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定罪处罚;

四、无罪思路

1.群众以集体抗争形式表达部分利益主体诉求的行为,属于正当行使权利,阻却违法性。例如,因工厂严重污染环境,周边村民聚集多人要求工厂停产的,阻却违法性,不成立犯罪。

2.对于情节并不严重,后果比较轻微的群体行为,不能认定本罪。

3.对于群众合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所采取的过激行为,不能认定本罪。

4.一般参与者的行为不构成本罪。

参考文献:张明楷《刑法学》(第五版)第1056页

五、相关案例

1. 被告人欧阳勤、陈明远、桑文强因退役安置等问题,不服所在单位或相关部门处理意见,为引起关注,扩大影响,制造声势,向政府施加压力,多次积极参加和组织实施非法聚集上访活动,并将相关照片和视频在互联网上散布、传播,严重扰乱公共秩序。法院认定被告人欧阳勤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被告人陈明远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缓刑二年;被告人桑文强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六个月。审理法院:湖北省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案号:(2020)鄂13刑终63号

2.上诉人范良勇为达到向政府索要土地补偿费的目的,纠集多名村民在武汉天河机场三期扩建工地施工现场阻止施工,滋扰施工现场秩序;上诉人范良稳采取阻拦、泼洒汽油、持刀追撵施工人员等方式阻扰施工,致使天河机场三期建设工程停工长达一个月余,施工单位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其行为均已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上诉人范良勇煽动、组织、资助村民阻工,系首要分子,上诉人范良稳积极实施阻工行为,系积极参加者。认定被告人范良勇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被告人范良稳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审理法院: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案号(2019)鄂01刑终1091号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16aC2pSXQVUA10.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资助危害安全活动罪构成要件(多少金额达到扰乱国家金融罪)

    1、犯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对其直接责任人员一般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2、如果存在严重犯罪情节的,则应处以5年以上有期徒刑。直接责任人员包括资助行为的决策人以及实际实施的人员。如果资助属个人行为,行为人即为直接责任人员。根据

    2024-12-11 03:23:26
    51 0
  • 扰乱社会治安罪如何处理

    扰乱罪 法律常识: 扰乱社会治安罪的处罚如下: 一、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 1、对扰乱社会治安罪的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

    2024-12-11 03:14:16
    49 0
  • 扰乱法庭秩序罪谁立案的

    律师解答www. 扰乱法庭秩序罪由 公安机关立案。扰乱法庭秩序罪不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殊案件,由公安机关管辖。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2024-12-11 02:33:21
    47 0
  •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 林永良等四人被行政拘留

      【导读】林X良、戴X权等四人因为一些小纠纷到北京上访,期间以静坐等形式,扰乱了公共场所秩序。目前,林X良等四人被依法行政拘留。2006年4月8日至9日,巴川镇黑龙村村民戴X权、侣俸镇村   林X良、戴X权等四人因为一些小纠纷到北京上访,期间以静坐等形式,扰乱了公共场

    2024-12-11 01:48:53
    48 0
  • 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罪包含几个罪名?

    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罪包括: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走私罪,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金融,危害税收征管罪。犯罪主体是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造成了社会危害后果,应负刑事责任的人。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罪包含几个罪名的问题请看下

    2024-12-11 00:36:42
    48 0
  • 对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的认定是如何的

    备受争议的内蒙古农民收购玉米被判非法经营罪一案,被最高人院指令再审。这类案件容易引发争议的原因在于:司法实践中对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中“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的理解存在分歧。本文梳理了与“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认定相关的、案例及观

    2024-12-10 23:52:42
    39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