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百岁的他,和这群“来自星星的孩子”有个约定

前言:

眼前同学们对“来自星星”大致比较关注,同学们都需要知道一些“来自星星”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也在网上收集了一些关于“来自星星””的相关内容,希望小伙伴们能喜欢,兄弟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

今天是第十七个世界自闭症关注日。

自闭症儿童又被人们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很少与人主动对视,也不爱与外界接触,甚至不会表达,孤独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犹如天上的星星,在夜空中独自闪烁。

3月31日,“爱在春天——曹鹏爷爷和他的孩子们交响音乐会”于上海奏响。

音乐会的尾声,99岁高龄的中国著名指挥家曹鹏在长达一分半的掌声中登上指挥台。

在他的胸前,依旧是那抹鲜艳的红色,过去十几年间,每一次登台演出或出席重要活动,不论礼服如何变化,他的领口都只有这抹红色。

指挥家曹鹏向听众挥手示意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这是孩子们给我戴上的红领巾。”于他而言,红领巾代表着孩子们的心,是音乐打开的心。

演奏这场音乐会的孩子们,有一大半来自上海城市青少年交响乐团,还有一些是来自“天使知音沙龙”的自闭症孩子,他们都很喜欢“曹爷爷”。

音乐会现场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了解曹鹏的听众们知道,在他的音乐会中,总会有一个环节,在演奏中和听众交流,这次也不例外,在演奏压轴曲目《龙舌兰》前,曹爷爷向听众们讲述了龙舌兰的知识,“它是古巴的一种植物,不是树也不是花,它可以酿酒也可以织布……”

指挥家曹鹏正在指挥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曹爷爷还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要求,“请大家在最后,一起大喊三声‘Tequlia’,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结束这场音乐会,希望大家都能带着愉快的心情回家。”

作为造诣精深、艺术精湛的指挥家,曹鹏执棒了许多高质量的、令人难忘的音乐会。不仅将外国音乐作品介绍给中国听众,而且首次使中国交响音乐作品走出国门,让中国的音乐徜徉在异国他乡。

曹鹏曾说:“我认为,让世界通过音乐了解中国,是一个中国指挥家的责任。”

此外,他还积极投身基层进行高雅艺术普及工作,他不计报酬、不遗余力地来到各大中小学、工厂、企业、社区、军营等,使高雅艺术走到大众中间,让交响乐走进大众的心灵。“我一直认为,交响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素质的体现,要振兴交响乐,先要从培养交响乐听众做起。”

1994年开始,年近70岁的曹鹏兼任了上海市中学生(南模)交响乐团顾问、首席指挥。而后,他又与女儿曹小夏共同创建中国第一个非职业交响乐团“上海城市交响乐团”。此外,曹鹏还参与创办、训练多个业余和学生交响乐团,包括上海学生交响乐团、上海城市青少年交响乐团、上海交通大学交响乐团等,并被聘为上海大学音乐学院荣誉院长。

指挥家曹鹏在后台接受采访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2008年,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支持下,曹鹏和大女儿曹小夏为自闭症儿童成立“天使知音沙龙”,通过学习音乐、演奏乐器来开启自闭症儿童的心灵,很多家庭由此重新开始感受到幸福和希望。

曹鹏说,“我们试图用音乐的力量来找寻这把钥匙,究竟打开哪一扇窗户才是他们的春天?虽然道路很长,也很艰难,但我们已经在收获改变。”

指挥家曹鹏正在指挥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在他的坚持和努力下,“天使知音沙龙”给孩子们带来了巨大改变。这群孩子刚进沙龙时,连基本的听指令都很难执行,而且一不高兴,就跺脚大哭,甚至砸东西、用头撞墙。

如今这些孩子们不仅能听从指令,更是可以与乐队共同合作,给大家带来一首首耳熟能详的世界名曲。

曹鹏的女儿曹小夏在“天使知音沙龙”活动上教授孤独症青少年演奏乐器。万小军 摄

曹鹏还带领全家捐赠百万元成立了自闭症家庭专项信托,为自闭症家庭的父母们提供保障;他更是积极推动上海市静安家庭社会监护服务中心为心智障碍者家庭等提供意定监护、监护监督服务,为自闭症家长解困。这些举措在全国都是开创性的首例。

这也让国内外专家刮目相看,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以及以色列、日本等国的专家们,纷纷来上海参与自闭症基地活动。

指挥家曹鹏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2017年,曹鹏被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聘为“中国自闭儿童关爱基金终身爱心大使”,“天使知音沙龙”被确定为中国自闭症儿童实验实践教育基地。

2021年5月10日,时年96岁的曹鹏被第37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授予“特别荣誉奖”,他在后台被问及获奖感受时曾表示,希望将来“上海之春”能给自闭症孩子们一方舞台;两年后,他在第38届“上海之春”了却了这个心愿。今年,他第二次带着自闭症孩子们登上“上海之春”。

让人感到欣喜的是,这次曹鹏爷爷的自闭症孩子,和“青交”孩子在整场演出中比以往更加“融合”,几乎每个节目都有来自两个团队孩子的参与合作。

指挥家曹鹏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当天的音乐会长达两个小时,结束后已是傍晚,中新社记者在舞台后方的一间化妆室里见到了曹老。

巨大的化妆镜前,曹老手执拐杖,正安静地坐在轮椅上沉思,化妆台上放着好几束鲜花。他向中新社记者感慨:“这些孩子们真不简单!”“99岁再次和这些孩子们合作,对我的一生来说都是很难忘的,希望我在100岁时还能和他们一起开音乐会。”

指挥家曹鹏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曹老继续说道:“我们不是想让他们(指自闭症孩子)成为音乐家,而是为了打开他们的心扉,帮助他们像普通人一样融入社会,这才是我最大的心愿。”

作者:王笈 李秋莹

来源: 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本文来自光明网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1c0B2pVVgZVB1E.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5年01月06日
下一篇 2025年01月06日

相关推荐

  • 妈妈陪读十年,将自闭症儿子培养成“来自星星的调律师”!

    来源:江苏新闻 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自闭症患者多见于儿童,患病的孩子眼神不跟人对视、不与人交流,甚至不会表达,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自闭症也叫孤独症,还有一个偏浪漫化的说法叫“来自星星的孩子”。当然,得了这种病,跟浪漫诗意关系不大。田伟的儿子笑笑就

    2025-01-07 01:15:02
    6476 0
  • 医生通过研究便便 让来自“星星的孩子”回家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孩子能自主地上厕所了;孩子能说出“妈妈,我爱你”了;孩子能顺利喝牛奶、吃鸡蛋……这些对普通孩子来说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对自闭症孩子家庭来说,却是从天而降的喜讯。河北省儿童医院医生刘伟栋通过研究便便,移植肠道菌,改善自闭症儿童语言、情感、交流

    2025-01-06 17:42:02
    2560 0
  • “来自星星”的欣湉 用爱温暖的心田

    视频加载中...十岁的郑欣湉是“星星的孩子”。从三岁多至今,家人始终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干预治疗、面对生活。欣湉的父母携手成为坚强后盾,给予了孩子温馨幸福的成长环境,也让家庭拥有了更多向阳而生的勇气。目前,除了在语言发育上略显迟缓,在其他行为问题上,欣湉相较于幼

    2025-01-06 14:42:02
    67 0
  • 陪伴“来自星星的你”

    李朋是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爱心启智园的一名特教老师。2012年,师范专业出身的李朋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走进了特教行业。工作之初,很多家长不相信这个皮肤黝黑的大男孩有耐心能坚持干下去。倔强的李朋每天除了刻苦学习生涩难懂的专业知识,还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量身制定康复训练

    2025-01-04 13:33:02
    95 0
  • 用温暖的目光,关注“来自星星的孩子”

    孤独症谱系障碍(俗称自闭症)患者因为常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大约每100个儿童中就有一人患有孤独症。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让我们共同了解什么是孤独症,用更加温暖的目光帮他们一起“从谋求生存到茁壮成长”。来源: 中国青

    2025-01-04 05:00:01
    76 0
  • 陪伴“来自星星的你”

    4月1日,在阜新市海州区光明街幼儿园,李朋带领特需儿童在户外运动。李朋是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爱心启智园的一名特教老师。2012年,师范专业出身的李朋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走进了特教行业。工作之初,很多家长不相信这个皮肤黝黑的大男孩有耐心能坚持干下去。倔强的李朋每天除了

    2025-01-03 20:12:02
    43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