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法律关系的内容有哪些(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

一般来说,继承分为继承和法定继承,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继承方式为遗赠扶养协议。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继承方式的具体适用。

一、 遗嘱继承

遗嘱是指人生前在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理,并于创立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遗嘱是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因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是无效的。

遗嘱的类型主要有、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公证遗嘱、口头遗嘱。每类遗嘱都有严格的要求,除自书遗嘱外,其他类型的遗嘱都需要有两位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另外,口头遗嘱更为特殊,完全是应急性的,一旦危机情况消失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那么,被继承人立了多份遗嘱的情况下,遗嘱的效力又是怎样的呢?根据《》的最新规定,公证遗嘱效力最优的制度已经被取消,一个人立有多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相关法律依据:《典》第1134条-第1140条、第1142条。】

二、 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是根据法律直接规定的继承人的范围、继承人继承的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及原则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一种继承方式。法定继承中,继承人的顺序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是否有资格参与遗产分配。《民法典》对继承人的顺序做了详细的规定:第一顺序的继承人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的继承人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如果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第二顺序继承人不参与继承,也就是说第二顺序继承人参加继承的是有客观条件的。另外,这里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同样,父母包含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另外,丧偶儿媳和丧偶女婿,如果对公婆或者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也是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相关法律依据:《民法典》第1127条、第1129条。】

三、 遗赠抚养协议

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在我们的生活中比较常见,遗赠抚养协议大家可能还比较陌生。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和扶养人之间签订的,按照协议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扶养人应当是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遗赠扶养协议是一种平等、有偿和互为权利义务关系的民事法律关系。

四、 继承方式的适用顺序

那么,他们三者之间的适用顺序是怎样的呢?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遗赠抚养协议优先于遗嘱继承,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同时存在遗赠抚养协议和遗嘱的情况下,需要确定遗赠扶养协议与遗嘱之间是否有抵触的部分,没有抵触时,分别按照协议和遗嘱处理,如果有抵触的,按遗赠抚养协议处理,与协议抵触的遗嘱全部或者部分无效。【相关法律依据:《民法典》第1123条。】

五、 典型案例

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同时存在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情况。例如,被继承房屋是两位老人甲和乙共同所有,其共养育2个孩子丙、丁,且甲、乙父母均已过世。甲先去世,没有设立遗嘱,乙后去世,设立遗嘱称仅由其中一个孩子丙继承全部遗产。那么,另一个孩子丁还有权继承该吗?

分析:房屋是甲乙两人共同所有,甲和乙各享有1/2的房屋所有权,甲去世时由于没有遗嘱,适用法定继承。其配偶、父母、子女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由于父母已经过世,配偶乙和孩子丙、丁三人平均分配,各继承1/6的房屋所有权。此时,乙享有2/3的房屋所有权,丙、丁各享有1/6的房屋所有权。乙仅能支配其享有的2/3的房屋所有权,可以通过设立遗嘱,将这2/3的房屋所有权留给丙。最终,丙享有5/6的房屋所有权,丁享有1/6的房屋所有权。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1c5C2pWUgNdBFw.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 2024债务人起诉房产继承再审(继承人起诉债务人)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债务人起诉房产继承再审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遗

    2024-12-11 04:06:23
    49 0
  • 保证人死亡后继承人承担保证义务吗

    一、保证人死亡后继承人承担保证义务吗保证人的继承人在继承遗产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如果保证人死亡时,主债务未到期,保证责任还未发生,则保证人享有死亡抗辩权,其遗产不能用来承担保证责任;如果保证人死亡时,主债务已到期,保证责任已经发生,则保证人不享有死亡抗辩权

    2024-12-11 03:37:18
    77 0
  • 房产第一继承人分配比例是什么

    问题解答: 第一继承人分配比例是均等的,各继承人协商一致的,也可以不平均分配。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时,可以多分。不尽扶养义务的,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

    2024-12-11 03:31:34
    45 0
  • 继承顺序和法定继承人范围区别(2022最新遗产继承政策)

    法定继承人,是指依照对被继承人享有继承权的人。综观各国继承制度的,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大多是以血缘关系和关系为基础来确定的。对于有些人来讲只知道自己有继承权而并不知道继承的范围和自己可以分得多少财产,那么,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有哪些?法定继承时的顺序又是什么

    2024-12-11 03:30:59
    51 0
  • 遗嘱继承是不是包括第二顺位继承人

    一、遗嘱继承是不是包括第二顺位继承人 律师解答遗嘱继承是不是包括第二顺位继承人由具体情况而定,被继承人有权决定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个或者几个继承。 这里的法定继承人既包括第一顺序继承人,也包括第二顺序继承人。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自

    2024-12-11 03:30:42
    45 0
  • 同一顺序继承人的遗产继承顺序是怎样的

    一、同一顺序继承人的遗产继承顺序是怎样的 同一顺序的继承人可以同时继承。在分配原则方法上,一般应当均等。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

    2024-12-11 03:30:38
    61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