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酵菌酸是什么?米酵菌酸毒素是怎么产生的?

米酵菌酸是什么?米酵菌酸毒素是怎么产生的?

米酵菌酸是什么

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BA)是由椰毒假单胞菌属酵米面亚种产生的一种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食入该毒素污染的食物可引起人或动物中毒,重者可致死亡。米酵菌酸是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它变质淀粉类制品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还有我们夏季经常喜欢的嗦粉的一些常见食物如:河粉、肠粉、粿条、凉皮等湿米粉以及泡发的银耳、木耳等食品,在高温潮湿的天气下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

米酵菌酸毒素是怎么产生的

米酵菌酸毒素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生的,这种细菌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尤其喜欢气温25℃~37℃、偏酸(pH5—7)的环境。

米酵菌酸毒素中毒有哪些症状

米酵菌酸中毒发病急,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至12小时,少数为1至2天,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重者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一般无发热。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21cAgI8VAFTBFY.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米酵菌酸中毒的定义 米酵菌酸中毒最常见的食物

    米酵菌酸中毒的定义1. 引起中毒的原因:食用被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污染的食物,如米面、银耳、木耳等。2. 中毒症状: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等,严重者可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意识不清、烦燥不安、休克等肝脑肾实质性器官损害症状,甚至可导致死亡。

    2024-12-10 16:47:47
    41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