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股权转让后原债权债务由哪一方来承担

一、股权转让后原由哪一方来承担呢

1、股权转让后债权由公司承担,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享有独立的法人财产,应当以其全部的财产对公司的偿还责任,转让其股权的,不影响公司债务的承担。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三条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第四条 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二、股权转让是怎么回事

1、股权转让股权转让是指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份让渡给他人,使他人成为公司股东的民事法律行为。股权转让是股东行使股权经常而普遍的方式,股权自由转让制度,是现代公司制度最为成功的表现之一。

2、股权转让协议是当事人以转让股权为目的而达成的关于出让方交付股权并收取价金,受让方支付价金得到股权的意思表示。

3、股权转让是一种物权变动行为,股权转让后,股东基于股东地位而对公司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全部同时移转于受让人,受让人因此成为公司的股东,取得股东权。根据《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股权转让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4、但股权转让合同的生效并不当然等同于股权转让生效。股权转让合同的生效是指对合同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的问题,股权转让的生效是指股权何时发生转移,即受让方何时取得股东身份的问题,所以,必须关注股权转让协议签订后的适当履行问题。

在股权转让合同的履行方面,转让方的主要义务是向受让方转移股权,受让方的主要义务是按照约定向转让方支付转让款。如何才能保证股权有效转移,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法务时刻咨询专业律师。

法务时刻来源链接:https://www.jiwenlaw.com/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26fC2pSVABQDFY.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夫妻参与经营的企业的债务由哪方来承担

    一、夫妻参与经营的企业的债务由哪方来承担夫妻参与经营的企业债务,由企业和企业的股东来承担。法律规定,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

    2024-12-11 03:24:28
    39 0
  • 房屋拆迁国家赔偿还是拆迁方来进行赔偿?

    一般都是由拆迁方来进行赔偿的,对于赔偿的标准就会按当地的政府来确定,被拆迁方是可以获得房屋补偿费,以及还有周转补偿费,同时还有奖励性补偿费,这都是有依据的。 房屋拆迁是由拆迁方来进行赔偿; 拆建单位依照规定标准向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人或使用人支付的各种补偿金。

    2024-12-11 03:06:34
    57 0
  • 起诉离婚举证是由哪方来举证

    起诉的举证责任一般由原告承担。民诉法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关于起诉离婚举证是由哪方来举证的问题,下面法行时刻小编为您进行详细解

    2024-12-10 23:42:16
    35 0
  • 打羽毛球被对方来球打伤,法院:自甘风险

    打羽毛球被对方来球打伤,法院:自甘风险【案例简介】74岁的宋某某与50岁的周某是北京市的羽毛球业余爱好者,由于都喜欢打羽毛球,二人经常在同一微信群中约球,群公告有一句话:参加羽毛球活动,如出现意外后果自负。2020年4月的一天,宋某某与周某等六人分成两队,宋某某与

    2024-12-10 21:31:50
    42 0
  • 孩子18岁后父母离婚哪一方来抚养孩子

    问题解答: 孩子18岁后父母的,无需考虑由哪一方抚养孩子,因为不存在的问题。法院正常情况下也不需要对孩子的抚养权再作出判决,孩子愿意和谁一起生活就和谁一起生活,法院依法不予干涉。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2024-12-10 21:10:06
    43 0
  • 精神病离婚孩子会判给哪一方来抚养呢

    问题解答: 精神病,孩子会判给没有精神病的一方抚养。精神病作为不直接抚养方要负担子女全部或部分,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院判决。上述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2024-12-10 21:10:06
    37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