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伪劣化肥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销售伪劣化肥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本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界限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一、销售伪劣化肥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

销售伪劣化肥罪需要的犯罪构成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农用生产资料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和农业生产。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等是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国家为了加强对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和销售,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行政法规,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监督管理制度。如《产品质量法》规定“禁止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国务院发布的《兽药管理条例》规定:

“兽药的生产、经营和使用,必须保证质量,确保安全有效”;

“兽药出厂前必须经过质量检验,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不得出厂”。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规定:

“经营的种子质量应当达到国家或者地方的种子质量标准,并附有种子检验、验收合格证书”;

“经营种子严禁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等。针对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国务院有关部门又先后于1985年、1987年和1989年发出了《关于整顿和加强兽药管理,取缔假劣兽药的通知》、《关于加强农药管理坚决制止和取缔生产、经销假劣化肥的暂行规定》、《关于加强农药管理严厉打击制造、销售伪劣农药活动的通知》。生产、销售伪劣农用生产资料的行为,严重侵犯了国家对农用生产资料的监督管理制度,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对农业危害很大,应受刑法打击。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农、林、牧、渔等生产管理法规,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等农用生产资料,致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任何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其故意的内容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故意生农药、假兽药、假化肥;

二是明知是假的或失去使用效能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而故意予以销售;

三是故意以不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冒充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过失行为,如在不明知的情况下销售了假的或失去使用效能的农约、兽药、化肥、种子,不能构成本罪。本罪的犯罪目的,大多都是为了谋利。特别应当指出的是,使生产遭受重大的损失,是本罪的后果,不是本罪的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条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销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或者生产者、销售者以不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冒充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使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使生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本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界限

1、侵犯的客体不同。

前者侵犯了国家对农用生产资料的监督管理制度和农业生产;

后者则侵犯了国家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犯罪对象不同。

前者的犯罪对象是农药、兽药、化肥、种子。

后者犯罪对象的范围很广泛。

3、构成犯罪的标准不同。

前者的犯罪构成要求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才构成本罪。

而后者则是数额犯、其犯罪构成要求“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

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不构成本罪,但是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依照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规定处罚。

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构成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同时又构成生产、销笛伪劣产品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处罚。

小编对此问题的回答如上,我国法律中规定了销售伪劣化肥罪表现为违反农、林、牧、渔等生产管理法规,销售伪劣化肥致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行为,侵犯的是国家对农用生产资料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和农业生产,具体如上。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2d8C2pRUwVRB1E.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非法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量刑标准是怎么样的?

    销售金额在五万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一般就会处二年以下的或拘役;销售金额在二十万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就会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按规定承担相应的罚金。 一、非法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量刑标准是怎么样的 1、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12-11 03:52:11
    57 0
  •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主观要件是什么?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主观要件是故意,即行为人实施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是故意的,一般情况下,行为人构成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需要在主观上出于营利的目的,即行为人想要通过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行为获得非法利润。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主观要件是故意。而且这种故意通常情况下都是

    2024-12-11 03:52:11
    81 0
  • 非法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属于什么案件)

    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金额达到五万元的;储存的假冒伪劣商品的货值超过十五万元的;假冒伪劣商品的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的但是销售商品的金额三倍之后和未销售产品之和达到十五万元的,都是属于构成了非法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非法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非法生产销

    2024-12-11 02:36:52
    44 0
  • 生产伪劣产品罪判多久

    假冒对社会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都有严重的危害,所以国家对于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也是非常严厉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金额有5万元的时候就构成了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那么我国对于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司法解释是什么,律师工作站为您解答。 生产伪劣产品罪判 法

    2024-12-11 01:43:35
    50 0
  •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什么(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

    小编/***律师 一、法律规定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

    2024-12-11 01:43:30
    58 0
  • 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量刑标准(涉嫌销售伪劣产品刑事拘留)

    作为消费者进行消费,肯定是想买的产品舒心、顺心,可是有些经营者,为了自己的私利,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甚至可能会威胁消费者的性命安全,所以国家对于这种行为也一直在严厉打击。 以案释法: 自2014年至2019年期间,被告人在未取得生产农药

    2024-12-11 01:43:29
    48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