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6.6
癸卯年四月十九
6月6日6时18分
芒种,如约而至
芒种
瑰丽的仲夏画卷缓缓展开
濛濛烟雨,彼伏蛙声
栀香梅熟,杏肥麦黄
芒
种
荆楚文物勾勒岁月年轮,二十四节气标注世间生机。湖北省博物馆和长江云联合推出专栏“博物知时节”,让我们在文物与节气的对话中,细听岁序更迭的光阴故事,共话湖北文博的千年底蕴!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又到一年麦熟时,陇麦云云,稻谷青青,北方麦黄,江南秧绿。今日分享湖北省博物馆馆藏——铜镰刀,农人腰弯齐麦,挥舞镰刀,种下一亩心愿,耕耘一片田地,收获一陇成长。
01
芒种·忙种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所谓芒种,是指有芒的作物(麦)应收,有芒的作物(稻)当种。
芒种又作“忙种”,谚语说,小满赶天,芒种赶刻。这个时节,人不闲,地不荒,正是一年中农事最繁忙的时候。在很多地方,麦穗收尽,稻秧登场,旱地耕过,灌作水田。
“南岭四邻禾壮日,大江两岸麦收忙。” 金色的麦浪,在蔚蓝色的天际涌动;碧绿的稻苗,在盈盈的水田中植根。圩野里,一片片黄,一片片绿。
自然玄妙灿烂的变化,也蕴含着人生的真谛。人生大事,不过一“收”一“种”,有付出才有回报,有播种才有收获。一年一度,更迭变换,不变的是芒种带来的丰硕和希望。而今,芒种之忙,还有莘莘学子耕耘之忙,只要曾问心无愧付出,功力必不唐捐。
02
芒种·物候
“芒种初过雨及时,纱厨睡起角巾欹。”芒种,在北方,阳光充裕、天气干爽;而南方,则进入独有的梅雨季节。
芒种有三候:
一候螳螂生。小螳螂破茧而出,在广阔的天地间举起双臂,做起了庄稼的“守护者”。
二候鵙始鸣。鵙是指伯劳鸟。芒种季,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感阴而鸣,似是在畅想夏天的诗意。
三候反舌无声。活跃了一整个春天的反舌鸟,慢慢地停止了鸣叫、悠扬婉啭的曲调,与春天一起,留在了人们的回忆里。
03
芒种·习俗
青梅煮酒
有传说称煮梅的习俗起源于夏朝。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青梅具有多种营养保健功能,但青梅鲜果酸涩,需加工食用,这便是煮梅,而最有名的煮梅典故莫过于“三国”里的“青梅煮酒论英雄”了。
送花神
在古代,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传说芒种一过,便是仲夏,群芳摇落,花神退位。古时民间会举行仪式,特别是闺中的儿女,早早便把自己打扮一新,用花瓣柳条编成轿马,或用绫罗绸缎叠成旌旗彩幡,系在房前屋后的树上,饯送花神,寄托情思。
安苗
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捏成家禽牲畜,用蔬菜点染上颜色,蒸熟了,祭祀各路神仙,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04
芒种·风物
栀子花
“树恰人来短,花将雪样年。”
当梅子等时令水果爬上餐桌,栀子花展露出她的风采。重重叠瓣的白花。给炎热的夏季带来一股清凉,饱满迷人的香气,充满清新活力。
夏荷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濛濛细雨,徐徐微波,池塘中的荷花正露出稚嫩的花苞,蜻蜓缭绕,蛙声起伏,一幅秀丽诗画,只待有心人去品味。
枇杷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仲夏正是枇杷成熟时,约上三五好友摘枇杷,一口咬下去,清甜中带着一丝酸涩的口感,透过唇齿,融化到心间。
梅子黄时雨,田间稻花香
渌沼莲花放,夏日悠悠长
青梅煮梅,小楼听雨
枕花而眠,听水入梦
芒种风物,入眼入心
都是成长,皆为收获
芒种忙种
眼含光芒,手种金黄
始于热爱,结于丰盈
明天,高三学子将迎来高考
愿你不负耕耘,摘得硕果
所种皆有所得!
综合 | 长江云、湖北省博物馆
文案| 胡傲蕾
美编 | 向悦
来源: 长江云
本文来自光明网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326B2pVUQFUA1Y.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