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律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怎样的

一、与法律的辩证统一

思想道德与法律的辩证统一关系说法是:一方面,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另一方面,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具体如下:

1、目的一致。道德和法律都是行为规范,都是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二者都是重要的社会调控是手段。两者在根本目的上具有一致性。

2、内容转化。道德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维护社会秩序所要求的最低限度的道德,是必须遵守的道德。另一类是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增进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较高要求的道德,是应当遵守的道德。前者通常上升为法律,也是法律所调整的内容。

3、功能互补。道德在调茄销整范围上对法律具有大返补充作用。有些行为不宜由法律调整或者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同时,法律在约束力上对道德具有补充作用。相比法律,道德的约束是软约束,因此,重要的道德转化为法律,就可以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

4、相互促进。法律对传播道德具有促进作用。法律的实施,往往就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人们道德观念的培养。

思想滚纳饥道德素质包括

1、思想道德素质一般是指三个方面,一是是非标准这主要是指崇尚真、善、美二是勇于坚持真理,个科学家他应 是 属于祖国和世界的,要为真理而献身。

2、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在政治倾向、理想信仰、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等方面养成的较稳定的品质。

3、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们的道德认识能力和道德行为技能在人的素质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在每个人的成才中都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决定人生价值的品位是大学生奉献、回报社会的根本前提。

4、思想道德素质是指导文化素质是基础科学素质是本领身体和心理素质是本钱我们谈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育。

5、所谓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

二、请问一下道德跟法律有关系吗

道德跟法律是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和互相补充关系。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一般要求权利义务对等,没有无芹裂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而道德一般只规定了义务,并不要求对等的权利。比如说,面对一个落水者,道德要求你有救人的义务,却未赋予你向其索要报酬的权利。向被救起的落水者索要报酬往往被视为不道德。

道德与法律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一定的经好行济基础服务的。它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友首哗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都不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只不过有所偏重罢了。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益、相互推动的。

更多关于道德跟法律有关系吗,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三、法律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道德与法律的联系:法律、道德都是行为规范,都是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而规定的行动准则。法律需要道德的奠基和撑持。道德的产生先于法律,古今中外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无不是以特定民族和国家的伦理道德为基石,并力求与道德相适应,相协调的。

一个真正的法律制度必然蕴涵着道德精神。法律的实施不仅靠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且要靠群众在舆论上的支持。道德的实施需要法律的强制保障。人们道德自律的增强不仅要靠教育,而且要靠法治。为道德立法有利于促使人们逐渐形成道德自律。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产生和形成的方式不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道德是靠传统习惯、社会舆论通俗约成的,是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实施的范围不同。法律是对全社会纳数成员的普遍要求,法律不仅仅是属于道德的事情,当然有些事情是道德范畴,也是法律范畴。道德不是对全社会成员的普遍要求,因为有一些道德是特定成员提出的,如职业道德。保证实施的方式不同。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道德则是非强制的,它完全依靠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处罚的方式不同。违反法律必须受到法律的强制制裁。违反道德将受到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良知的谴责。法律和道德的调整范围不完全相同。法律是具备一定权威性,是要求每个人都遵守的,如果制定过于严格的话,那么人们容易造成违法,并且也不现实。道德的调整范围几乎涉哪茄神及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生活上,有些东西无法确定一个统李亏一的、可操作的模式。

法律的特征

1.法是被提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

4.法的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法在实现统治阶级职能的同时,还执行由一切社会性质产生的各种公共事务的职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

第四条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做中国特色事业建设者和捍卫者。

四、道德的本质是什么?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

道德本质是由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形成的,人们行为应当在人们所能接受的范围内,若超过了人们无法接受的范围缓郑掘就会触及社会道德底线,这样会引起大多数的公愤。道德和法律一样扰核都具有调整和规范人们行为的社会功能,但也有一定的区别;

道德是社会的意识形态,说明道德是由社会条件和文化背景等因素形成的,而法律往往是统治阶级制定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具有国家意志性;

法律的制定应当考虑道德标准和底线,法律应当在这范围之内,当法律的适用与道德相冲突时,往往应当遵守法律,一是为了稳定法律的权威性,二是为了保护法律的稳定性,三是法律的制定是理智的公正的,而民众道德观念易变化且缺乏理智,往往带有情绪性,不利于稳定社会关系。

扩展资料: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这是一种道德相对主义,与之相反的主张则称为道德绝对主义。

道德很多时丛粗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道德既然与实践和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它的目的就在于追求人类灵魂中感觉和欲望部分的幸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观点,发布者:【】

本文地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法律时刻 https://www.falvshike.com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35cC2pWVAhRAw.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有辩证思维的作文范文(通用7篇)

    有辩证思维的作文范文 第1篇 思维辩证法概论 从意识观点出发,遵循单纯主体性思维形成确立的思维辩证法,在古希腊哲学中萌发,在黑格尔哲学中完全成熟;它不是对经验事实的简单归纳,而是对人类思维长期发展史实、对个体思维发生发展逻辑进程的总结和概括;它“是一切辩证法的基本形

    2024-12-11 00:36:04
    43 0
  • 高考作文辩证思维范文(汇总10篇)

    高考作文辩证思维范文 第1篇 马克思实证辩证法初探 学术研究 12期 〔中图分类号〕B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10―0058―05 近年来,马克思的研究方法问题日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关注的焦点也已从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扩展到马克思的一般研究方法。其中,“

    2024-12-11 00:06:12
    36 0
  • 辩证类作文范文800字(精选10篇)

    辩证类作文范文800字 第1篇 时间是一种很抽象的东西,你无法用言语去诉说,无法用思维去推敲,但它却每日每夜徘徊左右,握紧它,便是成功。 时间却又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沉淀着岁月的悲喜,记录着人生的甜苦,翻开时间的相薄,去重温那段心酸,又回忆那个自己。 十四岁的花

    2024-12-10 19:55:25
    43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