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试卷分析总结简报 第1篇
一改前几个学期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的考查形式。这次与中考全部考课外的命题导向相一致。命题者选择的两则课外阅读是科普小品文《台风的功过是非》和杂文《时间的价值》。从题目设计上看,无论从设计点上看和获取答案的途径上看都不甚高、不甚难。从题目的考查点上看,重在培养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基础上的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仔细推敲,深入思考的良好阅读习惯。存在的问题:答非所问,不会联系上下文去寻找答案;答案抓不住要点,写得多,但得分点少。
小学试卷分析总结简报 第2篇
1.加大对学困生的帮困力度,积极配合家长,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夯实学生的底子。
2.在教学中注意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带头作用,认真搞好读、说、写各项基础能力的训练,做到差生不掉队,优生能“吃得饱”。
3.积极参与新课改活动,将课改与平时教学紧密相连,力争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做到学有所得,做到课课清,堂堂清。
对于学生,考试是对其学习质量的评价尺度,同时也是学生自我评价的基本指标。考试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及发展方向等方面都有很强的引导作用。
考试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从而成为既是指导控制教学过程的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应该强调的是,考试的上述功能必须以测量的客观性、正确性为前提。要充分发挥考试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考试的客观正确性,必须认真做好试卷分析工作。
在试卷分析工作中,运用考试理论和教学理论,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从中挖掘整理有用信息,用于促进我们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进而找到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和改进的措施。通过试卷分析对教师的“教”进行反思,从考试结果反思整个教学的得失,教学目标实现的状况,教学设计的成功与缺陷,教学过程的薄弱环节等等。通过试卷分析对学生的“学”进行反思,从考试结果明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的状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
在试卷分析工作中,运用考试理论和教学理论,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还可以检验命题和考试本身的质量,采用的测量工具、测量方法和测量过程是否合适,考试的效度和信度是否足够高,试卷命题的结构、份量、难度和区分度是否恰当。从中可以得出今后改进考试和试卷命题质量的观点和建议。
试卷分析不是可有可无,不是走形式,而是完整的考试环节的内在要求和必备内容。通过对试卷的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一方面对该课程教与学的效果进行分析和判断,发现“教”与“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对试卷质量做出科学鉴定和总结,检测试卷能否真正达到考核目的,命题是否与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的要求相符合。学校相关部门也可通过试卷分析报告全面掌握学校教风、学风和教学质量的现状。
总结:试卷分析是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指导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
一、试题概况
试题来源于,是一套考察年级册,部分的试卷。
表一:试卷结构
表二:内容分布
二、学生分析
表三:总成绩
表四:学生成绩分布
表五:校前10成绩分析
三、学生个体分析(前十名)
四、具体措施
1、重视双基教学
夯实基础是教学工作不变的主题,越是基础的,越是经典的,生命力也越强。在课程改革日益推进的今天,知识和技能仍然是教学的重点和核心。有了扎实的基础才有分析、处理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才能冲击深层次的物理问题,才能谈到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2、强化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根本。在平时教学中,要防止从概念岛概念,从规律到规律,从练习到练习的教学方法,应该密切联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的实际,将物理知识情景化,物理情景理*化。让学生的头脑中不再是枯燥的公式,概念和规律,而是随时能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情景化,情景问题理*化。
3、强化科学探究教学的落实
深刻体会和研究如何将科学探究作为“内容”、“方法”、“精神”和“创造*劳动”,将其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教学素材的选取中。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在起始阶段应采取低起点,小坡度,化整为零逐个击破的策略,务必是学生掌握这一科学思维程序。
总之,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用分析的眼光看实验,用质疑的精神做实验,用思考的习惯对待物理,用比较的方法澄清每一个细
首先要对各门学科分别进行试卷的具体分析,大致从试卷命题、考情分析、存在问题等方面剖析。对获得优良成绩、进步显著的班级教师应予以表扬、充分肯定。其次,各科目教研组应对该科教师进行的个人试卷分析进行全面点评,做到善于比较、分析过程、发现问题、找到根源,这是小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的真正目的。比如语文方面,较灵活的题目和课外阅读题目失分率高, 则反映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还有待提高,对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还不够重视。
小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既是对上半学期学校教学工作的总结,又是对下半学期教学工作的展望。在小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中仅仅发现问题还不够,同时要提出今后努力措施。
关于小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的问题解决措施一:教学案设计重实际,重实用,操作时重方法培养,重能力训练。做到作业日日清,及时批改反馈矫正,做到课课过关。
关于小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的问题解决措施二: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学生情况设置有特色的作业布置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一件乐事;让激励评价成为学生的动力,适当开展一些班级竞赛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找到一些健康有益的快乐。
关于小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的问题解决措施三:发挥团队优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集思广益,克难攻坚。教研组内教师经常进行沟通交流,共同进步。
关于小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的问题解决措施四:加强优差生辅导工作。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尤其是名次靠前的学生,培养优等生,带领全班学生,共同进步。鼓励较差学生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采取各种形式进行辅导,还可以优生帮差生等方式,巩固差生的基础。
各年级段、各班级找出存在问题并及时得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即是小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的意义所在。使期中考试真正起到了加油站作用,从而为期末考试打下了良好基础,那么就达到了小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的预期目的。
本次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从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检测。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不大,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下面就试题的抽样情况、学生答题情况以及对今后的教学等方面作点分析,谈点看法。
小学试卷分析总结简报 第3篇
一、考试概况
本次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于12月25日举行,共有150名学生参加,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试内容包括课文默写、阅读理解、作文等多个方面,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二、试卷得分情况
1. 平均分与及格率
本次考试的平均分为75分,及格线为60分,及格率为85%。其中,有30名学生获得90分以上的优秀成绩,占总人数的20%。
2. 各题型得分情况
(1)课文默写:平均分为12分,最高分为20分,最低分为5分,得分率为75%。
(2)阅读理解:平均分为18分,最高分为25分,最低分为10分,得分率为72%。
(3)作文:平均分为25分,最高分为30分,最低分为15分,得分率为80%。
三、问题分析
1. 优势与不足
(1)优势:学生在作文表达方面整体表现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清晰、连贯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表达较为丰富。
(2)不足:课文默写和阅读理解方面的得分率较低,部分学生对课文理解不够深入,默写能力有待提高。
2. 分析原因
(1)课文默写得分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部分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掌握不牢,需要加强课文的反复朗读和记忆。
(2)阅读理解得分率较低可能是因为部分学生对文章理解能力有限,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对文章细节的把握能力。
四、改进措施
1. 针对课文默写,学校将加强对学生课文的反复朗读和默写训练,同时加强对课文重点内容的讲解和强化练习。
2. 针对阅读理解,学校将组织学生进行更多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多读好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同时加大对阅读理解训练的力度。
五、总结
本次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总体反映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一定的优势和不足,学校将根据本次考试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综合能力,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试卷分析总结简报 第4篇
年级 在籍人数 参考人数 优秀人数 优秀率 及格人数 及格率 低分人数 低分率 总分 均分
一 29 29 23 79 25 84 0 0 2444
二 18 18 16 88 18 100 0 0 1635
四 21 21 11 20 0 0
五 28 27 12 44 26 0 0 2020
六 31 31 22 70 31 100 0 0 2584
数学:
年级 在籍人数 参考人数 优秀人数 优秀率 及格人数 及格率 低分人数 低分率 总分 均分
一 29 29 27 93 29 100 0 0 2704
二 18 18 17 18 100 0 0 1708
四 21 21 21 100 21 100 0 0 1962
五 28 27 26 26 0 0
英语:
年级 在籍人数 参考人数 优秀人数 优秀率 及格人数 及格率 低分人数 低分率 总分 均分
1070
1972
2290
科学:
年级 在籍人数 参考人数 优秀人数 优秀率 及格人数 及格率 低分人数 低分率 总分 均分
12 50 23
1885
1944
181
100
2484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45bC2pQUghVDFQ.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