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诽谤罪向哪个部门报案有效(告人诽谤需要的证据)

前不久,网上一条新闻引起众人关注。2020年7月7日傍晚,杭州谷女士在小区楼下超市取快递时,被郎某某用手机偷拍。然后郎某某与朋友何某商量后,由郎某某扮演快递员、何某扮演谷女士,编造了一段谷女士出轨快递员的聊天记录,并将拍摄的视频一起发到了一个拥有282名成员的微信群,相关聊天记录、视频被人截屏转发扩散传播,造成谷女士被单位劝退,并且患上了“精神抑郁”,给谷女士的名誉造成了极大影响,也给其和家人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困扰。谷某某向公安机关报案。8月13日,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郎某某、何某二人作出治安拘留9天的决定。10月26日,谷女士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追究郎某某、何某诽谤罪的刑事责任;12月25日,检察机关以郎某某、何某的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为由,要求公安机关对郎某某、何某刑事立案侦查。那么诽谤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又是如何规定的呢? 法律支持 天津允公律师事务所

关于诽谤罪

造谣诽谤这件事对于老百姓来说并不陌生,甚至有些人可能还有过这种经历。首先,诽谤行为肯定是违法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规定: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那么,诽谤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是否要具备一定的标准呢?

《刑法》第246条规定:“……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拘役、管制或者。”从《刑法》规定不难看出,诽谤行为如果达到了情节严重的要求,是可以构成诽谤犯罪的。这里就出现了两个问题,第一是诽谤行为如何认定,第二是“情节严重”如何理解。首先,《刑法》第246条规定诽谤的基本行为特征是“捏造事实”,但捏造事实的方式有什么呢?一般认为,诽谤罪中的“捏造事实”会有两种形式:虚构事实和篡改事实。虚构事实就是完全无中生有地编造一个事实,篡改事实是在原始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毫无依据的、恶意的改动,这两种情况都属于“捏造事实”。其次,关于“情节严重”的标准,现行法律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院关于利用互联网实施的诽谤案件的司法解释规定,诽谤罪的“情节严重”标准应当达到“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行为人“2年内曾因诽谤受到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等情形。

针对本案来说,郎某某和何某是在编造聊天记录后发到微信群里,之后造成了诽谤事实的广泛传播。偷拍视频发生在7月7日,到了8月11日,含有诽谤内容的相关微信推文的阅读量就已经突破了一万。根据“两高”在2013年发布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规定“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构成诽谤罪。因此,郎某某、何某二人的行为已经涉嫌构成诽谤罪。

关于告诉方式

本案中涉及到的另一问题就是诽谤罪的告诉方式。很多人会不理解,既然构成了犯罪,不就应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侦查,检察院起诉,法院审判吗?为什么谷女士要自己到法院立案呢?其实这就涉及到了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中的刑事自诉制度。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绝大部分罪名是公诉案件,也就是需要国家公权力启动刑事追诉程序的,但是也有一少部分犯罪是需要被害人自己去法院启动刑事追诉程序,这种案件我们就称之为刑事自诉案件。刑事自诉案件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比如造成轻伤后果的案件,这种案件既可以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也可以由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还有一种是“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这类案件只有4个罪名:诽谤罪、暴力干涉自由罪、虐待罪和侵占罪。这4个罪名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被害人自行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只有在达到了一定要求的情况下才可以转化成刑事案件(侵占罪除外,该罪只能自诉,无法转化成公诉案件)。

所以谷女士在2020年10月26日以郎某某、何某构成诽谤罪向法院提起了刑事自诉。但是《刑法》在规定诽谤罪时同时规定:犯诽谤罪的,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也就是说,如果诽谤的行为已经严重危害了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就不再是自诉案件,而应当转化成刑事公诉案件。就本案来说,在案件发生以后,相关的视频、伪造的聊天记录在网上迅速传播,舆论持续发酵,给正常的网络秩序造成了严重的扰乱,进而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因此检察机关认为该案已经达到了导入公诉程序的法定条件,因此要求公安机关对郎某某、何某刑事立案侦查,准备使用公诉权依法追究二人诽谤罪的刑事责任。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不仅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很多活动也通过网络展开,使得很多传统的违法犯罪活动有了新的趋势,并通过网络极速传播的特点达到了传统方式无法达到的损害后果。网络从来不是法外之地,就拿《刑法》来说,其实很多关于网络犯罪的罪名、司法解释早在十年前甚至更早就已经存在。作为网络的使用者和参与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网络世界中同样遵纪守法,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千万不要以身试法,到最后追悔莫及。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497C2pSUwRSAFA.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侮辱罪与诽谤罪刑事自诉状怎么写?

    侮辱罪和诽谤罪的刑事诉讼案件的自诉状要写清楚,自诉人的基本信息,还要写清楚被告人犯罪的时间以及其他案件的细节信息,还要写清楚当事人的具体诉讼请求,最后写清楚证人的姓名住址等。 一、侮辱罪与诽谤罪刑事自诉状怎么写? 涉嫌侮辱罪的刑事自诉状当众应当包括的内容有:

    2024-12-11 03:55:39
    53 0
  • 诬告诽谤罪怎么量刑(诬陷罪立案标准及赔偿标准)

    一、哪些行为会构成「诬告陷害罪」? 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 「故意」捏造他人(明确的对象)的「犯罪事实」、向司法机关或有关机关「告发」、造成了严重后果「目的是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 二、「诬告陷害罪」与「

    2024-12-11 03:42:04
    63 0
  • 诽谤罪和侮辱罪是自诉还是公诉?

    诽谤罪和侮辱罪可能是自诉、也有可能是公诉。被侮辱者、或者是被诽谤者,确定对方实施的公然侮辱行为、捏造并散播谣言的诽谤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之后,可以结合实际情形判断此行为是否损害了国家利益、是否严重破坏社会秩序,若是存在此两种其中一种情形,则属于公诉案件。

    2024-12-11 03:42:04
    80 0
  • 恶意侮辱诽谤罪判多少年

    一、 恶意侮辱诽谤罪判多少年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拘役、管制或者。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

    2024-12-11 03:31:21
    61 0
  • 诽谤罪从立案到判决多长时间(告诽谤罪需要多长时间)

    诽谤罪的传唤时间一般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判断,但一般都会在收到传票的六个月之内进行传唤受理,且诽谤罪的当事人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但具体的量刑标准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决定。 诽谤罪多久传唤,一般是多长时间? 诽谤罪一般会在六个月内受理。构成诽谤罪的,一般

    2024-12-11 03:25:24
    58 0
  • 诽谤罪的量刑标准(诽谤立案必须满足条件)

    一、刑法规定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拘役、管制或者。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院告诉,但提供证

    2024-12-11 03:25:20
    53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