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从各个方面解释了不同的讲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小编对劳动者处于医疗期内,用人单位能否解除劳动合同的观点吧。
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在劳动合同有效成立以后,当解除的条件具备时,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使劳动合同向将来消灭的行为。
网友咨询:
劳动者处于医疗期内,用人单位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律师解答:
不能。
“医疗期”,是指当劳动者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治疗(或休息)时,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也是劳动者依法可享受“病假待遇”的最长期限。劳动者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单位在医疗期内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则属于违法,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赔偿金。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1、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2、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律师补充: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1、用人单位与员工未协商一致,不论是否支付补偿金,都构成违法解除。
2、用人单位没有正当理由辞退劳动者的,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如果解除,则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4、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规定支付赔偿金。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二条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对于劳动者处于医疗期内,用人单位能否解除劳动合同的看法,文章内容就讲解到这里了,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那就请寻找专业律师为您解答吧!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4f6C2pQVQBSAFc.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