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入固定资产分期付款且分期开票时,可通过“在建工程”科目进行核算,待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转入“固定资产”科目。具体账务处理如下:购入时,借记“在建工程”,贷记“长期应付款”;每期支付款项时,借记“长期应付款”,贷记“银行存款”;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在建工程”。
购入固定资产分期付款分期开票怎么入账
购入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中常见的一项业务,而分期付款和分期开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正确处理账务,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本文将详细介绍购入固定资产分期付款分期开票的入账处理方法。
购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一)固定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图片来自于网络
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购入固定资产的会计科目
购入固定资产时,需要涉及以下会计科目:
1、固定资产:核算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原价。
2、在建工程:核算企业基建、技改等在建工程发生的支出。
3、长期应付款:核算企业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项,包括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发生的应付款项等。
4、财务费用: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三)购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1、固定资产购买价款的现值,应当超过合同约定的购买价款的 50%,或者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才能认定为融资租赁,在融资租赁的情况下,购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17 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2、购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四)购入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
1、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按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先记入“在建工程”科目,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一)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的概念
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固定资产,在购买过程中,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在购买方,但购买方需要在未来的一定期间内分期支付购买价款。
(二)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的特点
1、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在购买方,但购买方需要在未来的一定期间内分期支付购买价款。
2、购买方在购买固定资产时,只需要支付一部分价款,其余价款可以在未来的期间内分期支付,因此可以缓解购买方的资金压力。
3、由于购买方需要在未来的一定期间内分期支付购买价款,因此可能会产生利息费用,需要在财务报表中进行相应的处理。
(三)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的会计科目
1、固定资产:核算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原价。
2、长期应付款:核算企业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项,包括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发生的应付款项等。
3、未确认融资费用:核算企业应当分期计入利息费用的未确认融资费用。
(四)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1、购入固定资产时
借: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
未确认融资费用
贷:长期应付款
银行存款
2、每期支付款项时
借:长期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3、每期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时
借:财务费用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五)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八条规定,固定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计税基础:
(一)外购的固定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以竣工结算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
(三)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租赁合同未约定付款总额的,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
(四)盘盈的固定资产,以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为计税基础;
(五)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六)改建的固定资产,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一)项和第(二)项规定的支出外,以改建过程中发生的改建支出增加计税基础。
分期开票购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一)分期开票购入固定资产的概念
分期开票购入固定资产,是指企业购入固定资产时,销售方根据合同约定,分阶段开具发票的一种业务形式。
(二)分期开票购入固定资产的特点
1、销售方根据合同约定,分阶段开具发票,购买方需要根据发票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2、由于购买方需要根据发票进行账务处理,因此可能会导致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与实际成本存在差异,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分期开票购入固定资产的会计科目
1、固定资产:核算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原价。
2、在建工程:核算企业基建、技改等在建工程发生的支出。
3、应付账款: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
4、预付账款: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
(四)分期开票购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1、购入固定资产时
借: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
贷:应付账款
预付账款
2、收到第一份发票时
借: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预付账款
3、收到第二份发票时
借: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4、支付剩余款项时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五)分期开票购入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 号)规定,企业在各个纳税期末,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采用完工进度(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一)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是指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2、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3、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
4、交易中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算。
(二)企业提供劳务完工进度的确定,可选用下列方法:
1、已完工作的测量;
2、已提供劳务占劳务总量的比例;
3、发生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
(三)企业应按照从接受劳务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提供劳务收入总额,但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不公允的除外。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当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图片来自于网络
完工百分比法,是指按照提供劳务交易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与费用的方法。
购入固定资产分期付款分期开票的综合案例
(一)案例背景
A 公司于 2023 年 1 月 1 日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设备价款为 500 万元,增值税税额为 65 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存款支付,合同约定,该设备的质保期为 1 年,质保期满后无质量问题时支付质保金 50 万元,A 公司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支付设备款,分 5 年等额支付,每年的付款日期为当年 12 月 31 日,设备于 2023 年 1 月 1 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A 公司预计该设备的使用寿命为 10 年,预计净残值为 0,A 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3%,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为 5%。
(二)案例分析
1、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应当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由于 A 公司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固定资产,因此需要将未来的付款额折现到当前时点,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A 公司每年的付款额为 100 万元,付款期限为 5 年,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为 5%,A 公司购买该设备的现值为:
\[
\begin{align*}
PV&=100\times(P/A,5\%,5)+50\times(P/F,5\%,5)\\
&=100\times4.3295+50\times0.7835\\
&=432.95+39.175\\
&=472.125
\end{align*}
\]
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472.125 万元。
2、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
未确认融资费用是指企业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在租赁期开始日尚未确认的融资费用,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A 公司购买该设备的价款为 500 万元,增值税税额为 65 万元,A 公司购买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 565 万元,由于 A 公司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固定资产,因此需要将未来的付款额折现到当前时点,该现值为 472.125 万元,两者之间的差额为 92.875 万元,即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当在租赁期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分摊,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A 公司每年的付款额为 100 万元,付款期限为 5 年,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为 5%,A 公司每年应当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为:
\[
\begin{align*}
I&=472.125\times5\%\\
&=23.60625
\end{align*}
\]
3、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
A 公司购入的固定资产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因此需要在未来的 5 年内分期计提折旧,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A 公司购入的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为 10 年,预计净残值为 0,A 公司每年应当计提的折旧为:
\[
\begin{align*}
D&=472.125\div10\\
&=47.2125
\end{align*}
\]
4、账务处理
(1)2023 年 1 月 1 日购入固定资产时
借:在建工程 472.12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5
未确认融资费用 92.875
贷:长期应付款 565
银行存款 65
(2)2023 年 12 月 31 日支付第一期款项时
借:长期应付款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借:财务费用 23.60625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23.60625
(3)2024 年 12 月 31 日支付第二期款项时
借:长期应付款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借:财务费用 22.22438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22.22438
(4)2025 年 12 月 31 日支付第三期款项时
借:长期应付款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借:财务费用 21.04257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21.04257
(5)2026 年 12 月 31 日支付第四期款项时
借:长期应付款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借:财务费用 20.00684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20.00684
(6)2027 年 12 月 31 日支付第五期款项时
借:长期应付款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借:财务费用 19.06511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9.06511
(7)2028 年 1 月 1 日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借:固定资产 472.125
贷:在建工程 472.125
(8)2028 年 12 月 31 日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 47.2125
贷:累计折旧 47.2125
(9)2029 年 12 月 31 日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 47.2125
贷:累计折旧 47.2125
(10)2030 年 12 月 31 日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 47.2125
贷:累计折旧 47.2125
(11)2031 年 12 月 31 日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 47.2125
贷:累计折旧 47.2125
(12)2032 年 12 月 31 日支付质保金时
借:长期应付款 50
贷:银行存款 50
(三)案例总结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企业在购入固定资产时,如果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支付价款,且销售方分期开具发票,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在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等问题,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购入固定资产分期付款分期开票的入账处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在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等问题,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企业还需要根据税法的规定,及时进行纳税申报和缴纳税款,以避免税务风险。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511C2pXVgZQAl0.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