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评论|谁在纵容“后封机”“翻新机”重出江湖?

在今年315期间,电商平台百亿补贴背后的灰产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后封机”“翻新机”再次浮出水面,如同潜藏在市场暗处的毒瘤,侵蚀着消费者的权益,也扰乱着市场的正常秩序。究竟是谁在纵容这些问题机器重出江湖?

电商平台审核机制漏洞难辞其咎。电商平台作为商品销售的重要渠道,应承担起严格审核的责任,为消费者把好商品质量关。然而,在“后封机”“翻新机”问题上,电商平台的审核机制存在明显漏洞,让一些不良商家能够轻易进入平台销售商品。部分电商平台在审核商家时,仅注重形式上的文件审查,对于商家的实际经营状况、信誉等方面缺乏深入调查。这使得一些以售卖问题机器为生的商家得以混迹其中,堂而皇之地在平台上销售商品。再加上有些平台在商家入驻后就放松了监管,导致“后封机”“翻新机”有了繁衍的市场土壤。

市场监管存在不足与滞后。毋庸置疑,市场监管部门是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力量。可在“后封机”“翻新机”问题上,由于“后封机”“翻新机”的定义、销售规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明确,使得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缺乏明确的依据,难以对商家的违法行为进行准确认定和有效打击。另外,监管人员难以对众多的电商平台和商家进行全面、细致地监管,这就导致一些“后封机”“翻新机”得以在市场上流通,而监管部门却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

消费者维权困境凸显。对于消费者来说, 购买到“后封机”“翻新机”存在鉴定难、举证难、维权成本高等问题。要证明自己购买的是“后封机”“翻新机”,需要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检测。很多消费者因为无法承担高额的鉴定费用或者担心鉴定结果不被认可而放弃维权;在电商交易中,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难以获取有效的证据来证明商家的欺诈行为;消费者维权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包括与商家协商、向相关部门投诉、进行诉讼等,可谓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使得很多消费者在遭遇“后封机”“翻新机”问题时,选择忍气吞声,放弃维权。

以上可能都是“后封机”“翻新机”重出江湖的原因,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形成合力整治“后封机”“翻新机”的长效机制。例如,电商平台应完善审核机制,加强对入驻商家的资质审核和商品上架审核,建立健全商家信用评价体系,对违规商家进行严厉处罚;执法部门应加强对商品质量的监管,定期对商家的商品进行抽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后封机”“翻新机”等问题商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对电商市场的监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以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自身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购买商品时要选择正规的电商平台和商家,仔细查看商品的描述和评价,保留好相关的交易凭证。当遇到“后封机”“翻新机”等问题时,要勇敢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姑息、不怕麻烦,勇敢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向相关部门举报,铲除“后封机”“翻新机”滋生的土壤。

堵住“后封机”“翻新机”流向市场的漏洞,不能仅靠315,需要常态形成合力态势,常抓不懈,发现问题严肃整治,从而更好营造公平、公正、安全的市场环境,让“后封机”“翻新机”江湖不见。 (文/张瑾)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55bB2pbVQVQDV0.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5年03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03月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