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继承法新规定是什么(最新继承法遗产分配比例)

自古以来,咱们的老传统都有点偏向儿子。

在过去,“传男不传女”,姑娘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儿子才是财产的合理继承人”…这样的逻辑,似乎在传统观念中形成了一种定格。

以至于,过去很多家庭的老人,百年以后留下的财产(比如房子、存款啥的)也不用立啥遗嘱,基本都很顺理成章地落在了儿子身上。

当然,即便在当下这种经济发展较好的年代,不少偏远地区同样传承了这种百年前遗留下来的习俗。

比如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的消息:

儿子提前将即将拆迁的房子过户到自己名下,导致三个姐姐与其对簿公堂,姐弟反目。

而当面对姐姐的质问时,弟弟的直言却让人颠覆三观:“你都嫁出去了,凭什么来分我的房产”“我自己的房子,自己说了算”…

如今都21世纪了,作为一个年轻人,还能有这种不讲法的思维,着实令人有点吃惊。

可这种事例,在咱们很多地方,却似乎见怪不怪。

比方说前几天在网上看到的另外一个消息:四川某村老人,在房产确权时,未告知远在外工作的女儿,直接将两套房产登记在了儿子的名下,引发了“父女大战”。

在老人的概念中,“女儿早晚要嫁人”,“迟早都是别人家的人”,房子肯定不能给外姓。

而闺女却觉得,当初修房子时,自己出钱出力,父母即便再袒护儿子,也不能将她应得的那一份给到弟弟。

于是,父女反目、姐弟从此似仇人一般

其实关于继承,过去咱们普通人要处理这个事,矛盾还真不少。

以前房子廉价、土地较多时,要实现合理分配、达到彼此满意,都有点难。更何况如今土地稀缺、房价暴涨,要实现继承后的和平共处更是难上加难。

多少儿女为一套房子反目成仇,为一块土地对簿公堂…

对比,为了更好地解决类似的问题,早些年前,咱们国家对继承权就有明文规定:

儿女享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即,儿女都享有父母财产的继承权,也同样有赡养老人的义务。

除此之外,这些年,针对老人有自主分配自己财产的权利,咱们国家还特意增加了财产分配新形势——立遗嘱

立遗嘱有啥特点

咱们可以看看网上的一个消息:讲的是一位老人因行动不便,常年由二女儿女婿照顾。

念在二女儿两口子的一片孝心,老人百年前,就有过将自己的房子和存款留给老二的口头遗嘱。

可老人百年之后,事态就发生了转变,因为立口头遗嘱时,没有见证人在场,老人去世后,曾经对老父不管不问、从不尽赡养义务的大女儿、携家人来争夺房产及存款。

最后两姐妹只能对簿公堂,老人的财产很顺利被一分为二,昔日的姐妹情也就从这一刻开始,老死不相往来。

可能有人要问,老人生前的遗嘱,为啥去世以后,就失去了效力?

这主要原因还在这份非正式遗嘱上,因为老人生前没有立过正式的书面或是录像遗嘱,光口头上的遗嘱,口说无凭,自然是没有效力的。

所以,老人生前腿脚不便,即便大女儿从不过问,小女儿常年床前嘘寒问暖、照顾有加,但是按照继承权来说,两人享有同等权利。

但如果老人按照规范化立遗嘱,这事最后的结果,肯定就会随他所愿。

这也是咱们新规中,继承权的一大变化:

其一,子女不是100%能继承父母的财产

因为,父母享有自己财产的绝对支配权,他们也有权利决定财产只留给谁。倘若子女不孝,老人生前的生活起居全由侄子侄女、或是朋友来照顾,老人也完全有权利将自己的财产全部留给他们,不一定是留给自己的儿女,这种指定继承的情况下,儿女在争,最后也是徒劳。

但是,这种继承的法律效力前提是,不能简简单单以口头承诺的方式,得有书面上的遗嘱,或是老人录视频或音频指定继承人。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具备法律效力的继承方式,大家可以翻一翻上一次我写的文章(标题为:新规下“继承”有变?父母的房子一律按新规处理,子女再争也没用)

其次,女儿和儿子有相同的继承权

这规定,打破了咱们几百年“传男不传女”的老传统。儿女即是有同样赡养老人的义务,自然就享有同样的继承权。

即便女儿出嫁,这权利,女儿照样享有。

也就是说,如果父母有意偏袒儿子,或是传统思想僵化,就爱传承老一辈的逻辑,那么这种情况下,女儿完全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要回属于自己的那一份。

当然了,既然是继承,就相当于财产使用权的转移,就免不了要交一些税费。

比如

其一,继承权公证费用

这个主要按照房子评估价的2%来收,最低不能低于200元。

其二,房产价值评估费

其三,房产继承过户税费

一般包含:按评估价0.05%收的合同印花税,5块钱权证印花税,100块钱的登记费。

还有一个,契税

如果老人的房产给到的是法定继承人,那么就可以免契税。

如果给到的是非法定继承人,就得交1.5%的契税。

说白了,如果老人生后将房子给自己的儿女、兄弟姐妹、父母等家人就不用交契税;如果给外人,外人接受这个房子的同时还得交契税。

房价经历多年,暴涨的不是零星半点,如今,买房成了人生大事,财产分割也不能马虎

为避免不必要的纷争,提前了解这事、转发给家人朋友,都不是坏事!

声明:

本文来源互联网,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来源:各地高院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5d5C2pQUAFVAVQ.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成都顺位继承人是什么意思(新继承法遗产继承顺序及分配比例)

    最新继承权顺序是怎样的? 新的《》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继承法》及其相关解释有效时期为2020年12年31日止,届时与《典》相冲突的条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释颁布替换。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

    2024-12-11 03:31:32
    52 0
  • 财产继承法第一顺位是谁(继承法顺位继承的次序)

    经过这些年的普法宣传,人民群众对继承相关都有一些了解,一般都知道,继承是分顺序的,“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简单说就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在继承中有优先权,除非完全没有第一顺序

    2024-12-11 03:30:59
    53 0
  • 再婚遗产继承法中的财产分割是怎么规定的呢(再婚遗产继承法中的财产分割是怎么规定的?)

    这几天不少网友都在问:再婚中的财产分割规定的呢(再婚遗产继承法中的财产分割是怎么规定的?)方面的法律知识,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父亲再婚又离婚,去世后遗留房产引纷争!曾经的继母子间该如何分配? 血亲还是姻亲? 这个问题

    2024-12-11 03:30:49
    52 0
  • 遗产继承顺序及分配(最新房屋遗产继承法解读)

    一、没有立怎么分配 通常的遗产继承是按被继承人留下的遗嘱进行的,而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则按照法定继承分配遗产。 在法定继承中,第一顺序继承人是:配偶、子女、父母;而第二顺序的继承人则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而根据《》对于法定继承的规定,只有第一顺序继

    2024-12-11 03:30:37
    89 0
  • 民法典继承法是怎么规定的(房产过户给子女最好方法)

    一、须按规定的顺序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127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

    2024-12-11 03:30:37
    52 0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全文(遗产继承顺序及分配比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为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制定本法。 第二条 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第三条 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公民的收入; 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

    2024-12-11 03:30:37
    44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