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遗赠?遗赠与遗嘱继承有什么不同?

一、什么是遗赠?遗赠与继承

遗赠是指被继承人通过遗嘱的方式,将其遗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予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遗嘱和遗赠的最大区别就是接受遗产的对象不同:遗嘱中的继承人是法定继承人,遗赠中的受赠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需要说明的是:若遗嘱人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健在,而遗嘱人在立遗嘱时,注明将财产留给第二顺序继承人,这样的遗嘱也属于遗赠。

此外,继承人和受赠人的法律保护的时效性不同(《继承法》第二十五条):

1、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2、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二、遗赠有效条件,如何公证

遗赠法律概念

公民通过遗嘱方式将其遗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与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个人或者社会组织,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

设定遗赠的人称遗赠人,接受遗赠的人称受赠人或遗赠受赠人,通过遗赠赠与的财物称为遗赠财产或遗赠物。遗赠是单方的、无偿的法律行为,只须遗赠人一方作出意思表示即可成立,并不需要征得受赠人的同意。但遗赠不同于生前赠与,必须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具备设立遗嘱的法定要件方为有效。

遗赠的有效条件

遗赠作为民事法律行为,不仅要符合法律行为一般要件,还要符合继承法的特别规定。一个有效的遗嘱须具备以下条件:

1、立遗嘱人在立遗嘱时,须有完全行为能力。

2、遗嘱须意思表示真实、自愿、合法,遗嘱人须对财产享有处分权,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3、受遗赠人须在遗嘱生效时存在、未亡。

欲使遗赠发生预期法律效果,须由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否则视为放弃。

如何申办遗赠公证

申办遗赠公证必须亲自到住所地或遗赠行为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不得委托他人代理,并要提交相应的材料。下面编辑为您详细介绍申办遗赠公证的事项。

当事人申办遗赠公证时,必须亲自到住所地或遗赠行为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不得委托他人代理,当事人到公证机构有困难的,公证机构可根据其申请派公证员到遗赠人的居住地办理。

办理遗赠公证应提供下列材料:

1、遗赠人和受赠人的身份证明;

2、如果受赠人是单位的,应提供该单位的资格证明、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及其身份证复印件;

3、草拟的遗赠协议书;

4、遗赠财产的所有权证明。如房屋产权证、银行存折等;

5、公证员认为应当提供的其他证明材料。

三、有一份遗赠,是给孙子的,律师说遗赠只能给子女,是否正确?

遗赠是指被继承人通过遗嘱的方式,将其遗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与国家、社会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被继承人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立遗嘱人为遗赠人,接受遗赠的人称遗赠受领人.遗赠是遗赠人死亡后才生效的单方\无偿的民事法律行为.遗赠的标的仅仅是财产权利,遗嘱人不得把债务转移给受赠人。

所以,律师的说法不正确。遗赠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可以转赠给任何人。

四、接受遗赠是有年龄限制吗?

接受遗赠没有年龄限制

但是有个条件,受遗赠人须在遗嘱生效时存在、未亡。

遗赠是指被继承人通过遗嘱的方式,将其遗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予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设定遗赠的人称遗赠人,接受遗赠的人称受赠人或遗赠受赠人,通过遗赠赠与的财物称为遗赠财产或遗赠物。遗赠是单方的、无偿的法律行为,只须遗赠人一方作出意思表示即可成立,并不需要征得受赠人的同意。但遗赠不同于生前赠与,必须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具备设立遗嘱的法定要件方为有效。

遗赠作为民事法律行为,不仅要符合法律行为一般要件,还要符合继承法的特别规定。一个有效的遗嘱须具备以下条件:

1.立遗嘱人在立遗嘱时,须有完全行为能力。

2.遗嘱须意思表示真实、自愿、合法,遗嘱人须对财产享有处分权,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3.受遗赠人须在遗嘱生效时存在、未亡。

五、写的遗赠没有给房产证算遗赠有效吗?

1、遗赠人须有遗嘱能力。无遗嘱能力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为遗赠。遗赠人有无遗嘱能力也以遗嘱设立的当时情况为准。

2、遗赠人须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继承人中有无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以遗赠人死亡时继承人的状况为准。

3、遗赠人所立的遗嘱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遗赠人设立的遗嘱不合法定形式的,遗赠无效。

4、受遗赠人须为法定继承人范围以外的人,且在遗赠人的遗嘱生效时生存之人。先于遗赠人死亡或者与遗赠人同时死亡的自然人,不能成为受遗赠人。遗赠人死亡时已受孕的胎儿可以作为受遗赠人,但也应以活着出生的为限。

5、受遗赠人未丧失受遗赠权。关于丧失受遗赠权的事由,我国继承法中没有明文规定,通说认为,应当适用关于丧失继承权的规定。

6、遗赠的财产须为遗产,且在遗赠人死亡时执行遗赠为可能和合法。

二、内容真实的遗赠是否一定有效

满足前面所说的条件的、内容真实的遗赠一定有效吗?答案是否定。可能导致内容真实的遗赠无效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遗赠的内容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违背社会的公序良俗。

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不违背社会的公序良俗。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继承作为一项民事法律行为,自然应当遵守这一原则。那么,什么是违背社会公共利益,违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观点,发布者:【】

本文地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法律时刻 https://www.falvshike.com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626C2pWVABQA1M.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 既有遗赠扶养协议又有遗嘱的该怎么办?

    一、由乙方承担甲方的衣、食、行、医疗、殡葬等费用,直至甲方两位遗赠人“百年”为止。二、乙方享有受赠甲方全部财产的权利。包括位于号房屋五间,西房三间以及其他附属建筑;甲方的全部生活用品及存款等。三、甲、乙双方应信守承诺,自觉履行本协议书的权利义务。四、双方指

    2024-12-11 04:00:59
    66 0
  • 遗赠和遗嘱哪个优先受偿(遗嘱继承与遗赠的区别)

    1、在接受权利的主体范围上二者表现的不同。2、在表示接受、放弃权利的规定上面,继承与遗赠继承也是不一样的。3、若死者还有存在,那么在是否承担清偿债务的义务上也是有所差异。4、遗嘱继承与遗赠继承中,二者就取得的方式也有不同的地方。 一、遗嘱与遗赠的区别有哪些? 1

    2024-12-11 03:26:08
    83 0
  • 处理理遗赠扶养协议公证的程序是如何的

    问题解答: 处理理遗赠扶养协议公证的程序是: 1、相关当事人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 2、公证机关审查申请材料; 3、发给公证书。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二十五条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可以向住所地、

    2024-12-11 03:25:13
    60 0
  • 遗赠跟遗嘱有哪些不同?

    根据我国《》的规定,继承与遗赠的主要区别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主体不同。2、主体承担的义务不同。2、主体承担的义务不同。4、取得的方式不同。5、作出接受表示的要求不同。 一、遗赠跟遗嘱有哪些不同? 遗赠与遗嘱继承都是通过遗嘱方式处分财产,这两种方式在形式上

    2024-12-11 03:21:31
    55 0
  • 遗产税和赠与税率的关系(遗赠的生效条件)

    房屋除了买卖之外的过户手段还有赠与和继承。 一、赠与,分为直系赠与和非直系赠与。 1、直系赠与,受赠人只需缴纳3个点的契税。非直系赠与,受赠人除了3个点契税,还有20%的个税,另外,增值税及其附加税也按商品房的标准缴纳。 2、直系亲属范围:父母、子女、配偶、亲兄弟姐

    2024-12-11 03:05:07
    58 0
  • 遗赠房产过户需要多少费用(遗赠遗嘱的最新规定)

    亲属之间常常会有赠与房产的事情,一般都父母赠与子女这一类居多,双方可以签署无偿赠与协议。之后就可以带着相关的文件到公证处去公证了,再去房管局办理过户手续。那么,在此期间,赠与房产过户费用是多少呢   一、赠与房产过户费用   1、营业税:缴纳营业税的税率是5%

    2024-12-11 03:05:06
    41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