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的一幅行书作品,于美国休斯顿问世,其书法令当代人汗颜

前言:

此时咱们对“落花网”大约比较关注,朋友们都需要分析一些“落花网”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在网上收集了一些对于“落花网””的相关知识,希望兄弟们能喜欢,姐妹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

明朝时期的文学艺术可谓是空前繁荣昌盛,各方面皆是人才辈出,在书法方面自然不会逊色,这一时期的书法大家有很多,比如说:唐伯虎、文徵明、董其昌、祝枝山、王宠等人。

明朝的书法主要将求是“尚态”(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明朝书法讲求形态的表达,追求实实在在地书法风骨、结构造型。

而在明朝的尚态风潮中,最有代表性的书法家便是唐伯虎,提到唐伯虎,他给大家展示的形象是这样的:

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生得风流倜傥、浪漫潇洒,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大才子,春风得意。

而实际上的唐伯虎有才是真的,他这一生却是无比的坎坷,倒霉透顶,处处都是透露着悲凉。

根据史书记载,唐伯虎之父是当地开酒馆做小生意的小老板,母亲出身书香世界,唐伯虎自幼天资聪颖,异于常人,熟读四书五经、酷爱琴棋书画。

唐伯虎在16岁时便中了秀才第一名,轰动一时,19岁岁时娶了当地一名徐姓女子,两人感情较好,这时候的唐伯虎可谓是春风得意。

不料,天有不测风云,在唐伯虎25岁时,父、母、妻子都纷纷离世,妹妹也在第二年出嫁后自尽而亡,这样的一连串打击换做是谁,都接受不了。

唐伯虎在当时一度濒临崩溃,终日借酒消愁,幸亏好友文徵明前往劝诫,要唐伯虎振作起来,重新振作去读书。

唐伯虎《落花诗册》

在29岁那一年,唐伯虎与文徵明一同参加科考,遗憾的是文徵明名落孙山,唐伯虎却中了解元,在当时也是名震一时,声名鹊起,之后又娶了一门亲事。

30岁时,唐伯虎去进京参加会试,但是这一次会试却给他带来了灾难。一同参加会试的考试徐经因为考试作弊,牵连到了唐伯虎,虽然唐伯虎没有参与,但是却逃脱不了干系,两人一同锒铛入狱,后期唐伯虎被释放出狱,却已经声名狼藉。

从此唐伯虎便与科考无缘,再也无法入仕。回乡后的唐伯虎,妻子也离他而去,他又变成了孤家寡人。

唐伯虎《落花诗册》

只有的唐伯虎便寄情于山水,以卖字画为生,度过自己的余生。

而这期间,唐伯虎也产生了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他的书法最大的特色是能够有自己独特的造型之美,再加上本身对于王羲之、王献之的了解,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书写境界。

唐氏书法对于后世影响深远,对于明朝后期、清朝的书法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导向作品,其代表作有很多,比如说如《题画诗· 善和坊里》、《吴门避暑诗轴》、《落花诗册》等等。

唐伯虎《落花诗册》

其行书《落花诗册》可以说是代表了唐氏最为精湛的书法造诣,这次堪称是“清朝第一”,精妙绝伦。

此作乘赵子昂风韵,流媚娟秀、温柔雍容,以秀美的笔法和结体传达出风流潇洒的姿态,无论是笔法、字法,都极其严谨大气,透漏出浓浓的“书卷气”,实属难得。

不幸的是,这幅作品现如今流落到美国,曾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展出,此作一经展出,便令当今书法家汗颜。今天,我们通过多方努力将此作原卷进行1:1高清复制,还原出其原始风貌,送给各位书法爱好者。

唐伯虎《落花诗册》


——编辑 芊苑

本文来自书法网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636B2paUAFcBFQ.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5年04月12日
下一篇 2025年04月12日

相关推荐

  • 故事:婚后帅将军留我独守空房,想和离时他捏住我下巴“你休想”

    本故事已由作者:黄昏后,授权每天读点故事app独家发布,旗下关联账号“深夜有情”获得合法转授权发布,侵权必究。1雍州的气候实在算不得好,温静若嫁过来一年多时间,春夏秋冬都经了一遭后,依然如此认为。这西北虽比不上北疆苦寒,但秋冬干燥,昼夜温差过大,实非常人所能忍

    2025-04-12 23:21:02
    22989 0
  • 广西柳州花开满城 环卫部门“落花缓扫”留春景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柳州4月11日电(林馨 龚璞)日前,广西柳州市30万株洋紫荆花盛放,让这座工业重镇沉浸在粉色“花海”里。当游客们沉醉于满城花开的景致时,环卫工人们以精细化作业,创新“落花缓扫”做法,为民众留下别样的春景。4月11日,花瓣落在柳州街道,别有一番风

    2025-04-12 23:18:01
    82 0
  • 广西柳州花开满城 环卫部门“落花缓扫”留春景

    中新网柳州4月11日电(林馨 龚璞)日前,广西柳州市30万株洋紫荆花盛放,让这座工业重镇沉浸在粉色“花海”里。当游客们沉醉于满城花开的景致时,环卫工人们以精细化作业,创新“落花缓扫”做法,为民众留下别样的春景。4月11日,花瓣落在柳州街道,别有一番风味。林馨 摄在洋紫

    2025-04-12 23:15:02
    443 0
  • 20部作品,数千万字,洞悉年度网文阅读盛宴|2017网络文学盘点(上)

    2017网络文学年度佳作评述“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自2015年起与本报合作刊发年度网络文学佳作榜单及评述。此年榜可称为“学院榜”,立足于专业性和民间性,以文学性为旨归,在参照各主要文学网站榜单和粉丝圈口碑的基础上,筛选佳作。特别关注引发网文新类型、新潮流的新

    2025-04-12 23:09:01
    384 0
  • 中西文化从未占据日本文化核心

    刘柠,作家、艺术评论者中日两国互为镜像,或者说日本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亚载体,日本文化很多的元素都是来自于中国,包括茶道,茶本身是从中国来的,为什么中国没有茶道,而日本却有了茶道,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虽然茶是从中国舶来的,但是经过日本人的加工,与日本的美学

    2025-04-12 23:06:01
    103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