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此时看官们对“女王的教室”大致比较重视,你们都想要分析一些“女王的教室”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同时在网络上网罗了一些对于“女王的教室””的相关内容,希望朋友们能喜欢,同学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恶魔的老师,暗黑的气氛,残酷的末位惩罚,相处的每一天都是那样紧张而现实。
它让无数人倒吸冷气,看清现实,却又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看过就绝不会忘记的——《女王的教室》。
故事讲述了女主阿久津真矢老师,以她格外严厉又高压的方式管理学生,却创造了奇迹的故事。
剧中女主的独特教育方式引起了网友的爆炸式热烈讨论。
抛开教育方式是否恰当的话题,这部剧中所出现的无数经典台词,直击人心,鞭辟入里。
一、关于学习世上有很多大人,好像什么都懂,其实都是骗人的。
进了大学也好,进了好公司也好,只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想法,那就有无限的可能性。
在失去好奇心的那一刻,人就死了。
读书,并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大人。
邹伟敏老爷爷在63岁的时候开始高考,用了5年时间,考入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一名专科生。
读完专科后,在71岁的时候又考入了嘉兴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由专科升至本科。
2年后本科毕业,他开始了自己的考研路。
78岁连续第6次考研的他登上了热搜,被尊称为“最牛考研党”。
尽管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只能靠低保生活,物质条件匮乏,但学习给了他极大的乐趣。
他说,改革开放四十年给他带来了大好的学习机会,有读书的机会不容易。
而学习既能充实自己,又能学到知识、快乐人生。
他认为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学习从来就没有限制,只要你想,只要去做,就能成为了不起的自己。
二、关于目标如果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去学习。
现在能做到的事很多很多,不要忽略眼前,而一味考虑未来的事。
如果总是那样,不会有什么作为的。
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寻找?
被称为名字最可爱的诺奖得主——2019年化学诺贝尔奖得主约翰·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他的传奇故事,给出了答案。
他在耶鲁大学一开始学习的是古典文学,后来改学哲学。
一位数学教授看他天赋异禀,一顿猛夸,他又去学了数学。
二战时,加入空军,去海岛收集气象数据。
退役后,去芝加哥大学攻读物理,30岁获得博士学位。
毕业后,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实验室从事内存材料物理研究。
54岁,进入牛津大学任教,正式开始研究电池。
97岁,刷新了诺贝尔奖得主获奖的年龄记录。
一直苦于找不到理想的他,在海岛收集数据的时候,偶然间发现了想要解决的方向;
被招录攻读博士学位时,因为年纪大被嘲笑,此时已有了年轻的诺奖得主;
后期锂电池研究的成功,恰恰基于他曾经从事的内存材料物理研究;
几十年陪跑诺奖,平和淡定,只聚焦于自己想做的事情。
保持对一切的好奇,找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发现自己真正的目标。
三、关于人生愚蠢而懒惰的人,苦于生活的差别对待和不公平;
聪明而努力的人,享有无数特权,度过充实的人生;
这就是社会。
北上广这样的修罗场,每天都在上演残酷而又血腥的戏码。
一茬茬的新人进入,一茬茬的旧人逃离,一茬茬的旧人又重新回来。
也许其中有部分人,生来就背景煊赫或是家财万贯,而大部分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般人。
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白手起家致富置业的励志故事,里面都是聪明努力的人自己挣回来的特权。
真正痛苦的,永远是那些贪恋一线繁华,却总是以逸待劳,想要三四线闲适生活的人。
社会不需要懒人,只需要奋斗的人和准备奋斗的人,无论在哪。
人生的节奏,只掌握在自己手中。
愿我们都能成为了不起的自己。
雨滴石穿,赢在坚持!我是小卤爱学习,今天是我30天日更挑战完成的第18天,欢迎你一起监督我哟~2019.10.12 18/30
#我要上头条##2019诺贝尔奖##人生#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本文来自Grit的格林频道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695B2pVVgZQDF0.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