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基圣城——简介十部第一次中东战争题材电影

二战结束后,大批犹太人幸存者涌向他们的上帝应许之地巴勒斯坦,去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犹太国家,这自然遭到了居住在巴勒斯坦土地上的阿拉伯人及其盟国的不满。尽管联合国为双方划定了建国控制区,但犹太定居者和阿拉伯游牧部落之间还是就领土争端问题大打出手,起初双方军事力量都比较弱小,且都依靠走私的二战武器和雇佣的技术军官,但在美苏两国的所谓调停和扶持下,犹太军队还是最终获得了胜利,并建立了他们自己的国家——以色列。笔者就来介绍下几部相关背景的剧情故事片(不包括纪录片)。

1、信仰之城(The Faithful City,1952)

美国,导演:约瑟夫·莱特斯

这部拍摄于以色列建国后的美国电影,演员阵容强大,但剧情相对简单。讲述以色列独立后,一个来自美国纽约州的志愿者史密斯到以色列一个孤儿营照顾独立战争孤儿,他原本以为这些只是普通的孤儿,但后来才发现他们已经变得异常成熟和坚强,并且坚信为了生存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后来史密斯参与了与阿拉伯人的一次战壕小冲突,这使得他赢得了儿童们的尊重。影片由于明显的偏袒犹太人的视角,而遭到巴勒斯坦人的抗议。

2、24号高地(Hill 24 Doesn't Answer,1955)

以色列,导演:梭罗德·狄金森

作为以色列自己拍摄的独立战争电影,影片将镜头对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犹太士兵们,剧情主要由三条彼此相对独立的故事线组成,通过穿插回忆来交代他们各自参加战争的目的,他们有的是从美国远道而来的犹太人、有的是二战纳粹集中营中的犹太幸存者,还有的是巴勒斯坦土生土长的犹太定居者,尽管出身、经历各不相同,但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为创立一个独立的犹太国家。最后,为了在停战几小时前争夺一片阵地,他们全部阵亡。

3、和平的土地(Ard el salam,1957)

埃及,导演:卡迈勒·谢赫

虽然阿拉伯国家的影片在网络上信息相对较少,但相信本片很多国内老一辈观众都看过,早在1957年,本片就作为中埃影视交流项目,在国内上映了译制版。影片自然是从阿拉伯国家的角度来审视中东战争:由于以军飞机的轰炸,迫使埃及人组成义勇军,到以军控制的阿拉伯村庄进行游击战,并伺机摧毁以军的飞机场。虽然本片剧本改编自希尔米·哈利姆的小说,但也初步反映出战争中以军开始逐步侵占阿拉伯居住区的事实。

4、出埃及记(Exodus,1960)

美国,导演: 奥托·普雷明格

本片堪称好莱坞为犹太人建国所拍出的最成功的宣传片,讲述犹太复国组织用偷渡的手段,将六百名从纳粹集中营幸存的犹太人运往中东地区,并带着他们突破英国人的封锁,上岸投入到与阿拉伯人的战争中,片名Exodus是将这一行动与数千年前犹太人的始祖摩西带着族人重返应许之地迦南的传说相提并论。影片剧本改编自里昂·尤里斯的同名畅销小说,全片颇具史诗片气质,气势磅礴,荡气回肠,体现了好莱坞电影制作工业的强大话术水平。

5、血肉长城(Cast a Giant Shadow,1966)

美国,导演: 梅尔韦尔·沙维尔森

与《出埃及记》相比,同为好莱坞大作的本片的倾向性则不言而喻,这也是制作精良的本片未能成为经典杰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影片讲述战争期间,犹太籍美军上尉米基来到巴勒斯坦,帮助当地犹太定居者组建军队,抵御阿拉伯联军的进攻。有趣的是,在紧张的战斗生活中,已经有妻室的米基居然爱上了一同备战的犹太女性,带有这种美式风流段子的剧情,其三观可想而知。导演甚至又搬出纳粹集中营作为回忆杀,这就是所谓的我弱我有理?

6、耶路撒冷国王希莫(Himmo Melech Yerushalaim,1987)

以色列,导演:阿莫斯·格特曼

本片根据约拉姆·卡努克的畅销小说改编,从侧面角度展现这场战争对普通人的伤害。影片主角是一名美丽的犹太女护士,1948年阿拉伯联军围攻耶路撒冷期间,她待在后方一个由古修道院改成的临时医院里照顾伤员,并爱上了一位身受重伤、肢体残缺、无法说话或移动的神秘士兵希莫。作为一部文艺剧情片,影片使用了大量具有象征意义但又难以捉摸的镜头语言,来表现在无法直接交流的情况下两位主角如何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进行精神相通。

7、凯德玛(Kedma,2002)

以色列,导演: 阿莫斯·吉泰

影片剧本改编自海姆·哈扎兹同名小说,讲述1948年5月、以色列建国前的7天,一群疲惫不堪、饥肠辘辘又满怀希望的犹太偷渡者来到巴勒斯坦的第一个小时,面对英军的阻挠,他们不得不选择加入当地的犹太人地下军队。由于得不到本地阿拉伯人还原,双方之间的暴力冲突很快转化为战争。影片以小见大,算是比较真实的反映了战争之前巴勒斯坦的混乱局势,但由于导演花费太多笔墨在描述各方情形上,使得影片整体视听感较差。

8、小小的叛国者(The Little Traitor,2007)

美国,导演:林恩·罗斯

与本系列其他影片相比,观看本片的观众可以稍稍放松一下心情,影片剧本根据阿摩司·奥兹的小说改编,本身和战争关系不大,讲述战争爆发前一年的英国托管时期,一名来自波兰的犹太定居儿童在宵禁时分出门,被一个英国中士逮住。这个儿童满脑子都是犹太复国组织灌输的东西,要去炸英国军火库之类,当然他不仅没炸成反而和中士成了忘年交。影片展现了复杂的政治背景之下,一段简单而朴实的儿时友谊。

9、托比安斯基(Tubianski,2014)

以色列,导演:里基·谢拉赫·尼西莫夫

影片据说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以军上尉托比安斯基因为向英国人提供情报,而和他的上线英国经理迈克尔·布莱恩特被以色列民兵捕获,布莱恩特由于是英国精英,所以在得到和英军联系的情况下得以被释放,而托比安斯基则很快被民兵情报人员处决。托比安斯基的杯具在以色列历史上并非个案,在混乱的情形下有不少以色列人被以色列民兵错误处决,这是以军从军纪涣散的民兵联盟转向正规军过程中的一个难以回避的现象。

10、格沃罗 (G'vurot,2018)

以色列,导演: 约阿夫·阿拉兹

影片据称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第一次战争期间,以色列东北部约旦河谷地区戈兰高地脚下基布兹地区的一个故事,讲述一个小男孩在阿以冲突的大背景下,在一名护士姐姐的照顾下,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士兵的故事。在战争期间,基布兹地区的以色列民兵因为寡不敌众而不得已撤出该地区,战后当地民兵家族的成员世代都被以色列人成为逃兵、懦夫,影片是想向观众传达,他们是由于弹尽粮绝后为了避免陷入绝境才不得已撤退的。

本文来自迪尔说史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6a7B2paUABUBlI.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5年04月12日
下一篇 2025年04月13日

相关推荐

  • 以色列影片《同义词》斩获金熊,政治社会议题依旧是焦点

    当地时间2月16日晚间,为期十天的第69届柏林电影节落下帷幕。以法国著名女演员朱丽叶比诺什(Juliette Binoche)为首的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将最高荣誉金熊奖授予了以色列导演那达夫拉皮德(Nadav Lapid)的《同义词》,而分量仅次于此的评审团大奖银熊奖则由比诺什的老乡弗朗索

    2025-04-13 00:03:02
    3834 0
  • 伊朗影评人票选2019年度佳片,以色列影片《同义词》上榜

    《同义词》海报政治归政治,艺术归艺术?几十年来,伊朗与以色列始终关系紧张,但在2020年新年伊始所公布的伊朗影评人遴选出的2019年全球十大佳片中,来自以色列导演那达夫拉皮德的作品《同义词》却占据了一席之地。据《德黑兰时报》报道,伊朗在线电影杂志《电影眼》(Cine

    2025-04-12 23:57:01
    329 0
  • 《特工科恩》:一个间谍的传奇,真假难辨

    在电视剧《特工科恩》(The Spy)的结尾处,写着这样一段话:“在他死后两年爆发的‘六日战争’期间,伊莱在叙利亚掩体上种植的桉树,被以色列军队用作攻击标记,戈兰高地两天就被拿下了。”以色列所称的“六日战争”,即发生在1967年6月初的第三次中东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世

    2025-04-12 23:54:02
    19122 0
  • 震撼!十部必看以色列电影,错过即遗憾!

    以色列电影产业近年来在国际上逐渐崭露头角,有越来越多的电影在世界各地获得了好评和奖项。以下介绍了六部具有代表性的以色列电影,涵盖了不同题材和类型。《大坏狼》是一部犯罪惊悚电影,讲述了一位父亲要对杀害女儿的凶手展开复仇行动,而警探却并不劝服他遵纪守法,而是藐

    2025-04-12 23:51:02
    634 0
  • 戛纳电影节:以色列影片《阿赫德的膝盖》将竞逐“金棕榈奖”

    7月8日,导演纳达夫拉皮德(左四)携主创人员在法国戛纳出席影片《阿赫德的膝盖》拍照式。 以色列导演纳达夫拉皮德执导的影片《阿赫德的膝盖》将与其他主竞赛单元影片一起角逐最佳影片“金棕榈奖”。第74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于6日至17日举行。 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7月8日,导

    2025-04-12 23:48:02
    75 0
  • 以色列电影《另一个城市》:5个年轻艺术家的梦想旅程

    今年,以色列导演李维凯瑟尔(Livi Kessel)受邀参加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她的电影《另一个城市》(The other City)入围了电影节的特别展映单元。6月14日,李维凯瑟尔带着她的电影走进了位于上海普陀区的中以(上海)创新园,与观众们分享她与这部电影的故事。《另一个城市

    2025-04-12 23:45:02
    114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