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9:拯救潜艇的男人们


看过哈里森·福特主演的《K19寡妇制造者》吗?电影演下来感觉连姆·尼森饰演的副艇长更像男一号,事实上也是如此。


  先从K19的事故说起……


  有人说:核战争的铁幕下,美国率先造了核潜艇,苏联潜艇发射了第一枚核导弹,两者结合的产物就是人类文明的毁灭!


  早在1955年,苏联海军就完成了潜艇水面发射弹道导弹的实验,随后建造了世界上第一种常规弹道导弹潜艇——629型。

而这时美国核潜艇已经在北极冰盖下无限巡航了。

如鲠在喉的苏联人加紧开发自己的第一代核动力潜艇627型,并将629型的导弹发射平台移植到627型上,成了苏联第一代战略导弹核潜艇658型,K19即为658型的首舰。所以电影中K19急于去完成苏联首次核潜艇发射导弹其实是不存在的,因为第一次水面导弹发射实验和核动力水下航行都已经实验过了。


▲苏联629型弹道导弹潜艇是在常规潜艇中段插入3个高大的导弹发射管,北约称为“高尔夫”级,该型潜艇总共建造了23艘。


▲627型是苏联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水滴型舰首和流线型的指挥围壳是其特征。


▲658型弹道导弹核潜艇是在627型的艇身中插入了629型的导弹发射围壳,几乎是与627型同步研发,算是一个亚型;注意:当时的导弹只能在水面上发射,故658型为保持水面航行的平稳没有采用627型那样的水滴型舰首,


  当然电影嘛,为了丰富情节也无可厚非。1961年7月4日(一说是6月4日),K19号在首任艇长扎特耶夫上校的指挥下,前往北大西洋,大概是挪威海域一带执行巡逻任务,据说是在监视一处北约基地。

凌晨四点钟,艇上动力部门报告:右反应堆工作温度升高,冷却水压为零……


  很明显,反应堆一回路泄露了!


▲科普一下:核反应堆是在密封环境下的裂变反应中用蒸馏水减缓反应速度,使其达不到不可控裂变发生的临界值;而蒸馏水被核裂变反应释放的高温瞬间加热为水蒸汽后通过管道穿过二回路水箱,并将热能传导给二回路水(两回路的水不直接接触,以金属管道为温度传导介质)驱动蒸汽轮机;一回路水蒸汽在这个过程中冷却凝结,回到反应堆里循环降温。


  反应堆一旦不能降温,结果就是核裂变反应持续加剧直到1000℃以上的高温把堆芯都融化了,甚至引发核爆(当时的反应堆用的是高浓度铀)!K19上有三枚带核弹头P13导弹,以及高度易燃的液体导弹燃料,在北约基地附近一旦引发了核爆事故,那多半就点燃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索了吧?

同样神经紧张对方一定会第一反应判断是遭受了核攻击……


▲P13弹道导弹就是“飞毛腿”的发展型号。


  关键时刻,艇上的无线电还故障——只能自救了。这个决定也得到了大部分艇员的支持。

注意:向附近北约舰艇求援的选项从来没出现过。第一,联系不上;第二,结果更不可控。

当时军官中唯一的分歧是负责政治事务的副艇长瓦西里·阿尔希波夫建议潜艇先靠岸疏散人员再继续抢修。但这里是挪威海岸,艇长扎特耶夫不能冒这个国际政治风险。所以电影中的军官哗变的桥段是不存在的,可能是按美国人的思维设计的。


▲连姆·尼森在电影中扮演的角色就是副艇长阿尔希波夫的原型。


  军官们决定用维修材料打造一条临时管道,将艇上的淡水输入反应堆中降温。理论是没错,但唯一的问题是:

需要有人直接暴露在核反应下操作!


▲为了生命,这道厚重的铅门在反应堆工作的时候不能打开!!


  扎特耶夫本来打算亲自带队去,但阿尔希波夫阻止了上校,139人的团队不能没有掌握全局的指挥官!最后由他和艇上的核安全官鲍里斯·科里奇洛夫各指挥一组志愿抢修队轮流下去,每组工作时间两个小时,其中进入反应堆里的两个人十分钟就得轮换。


  就是这要命的十分钟!


  当时反应堆里辐射量已经达到了5000伦琴以上,是人体致命剂量的25倍!志愿前往的官兵们都知道有生命危险,却没想到是直面死神!

反应堆舱门打开后,核辐射立刻通过艇上的通风管扩散到每一个角落,只是剂量大小的问题,但肯定在致命浓度以上。第一批抢修的艇员出来后,很多人是当场呕吐昏迷,皮肤开始溃烂……


▲通常所说的核生化服其实应该叫“核生化沾染防护服”,只能隔绝人体直接接触污染物质的危害,对于正在发生的核辐射根本没用!


  在医生的建议下,后面进去的志愿者每人都干了一大杯vodka,据说人体在麻醉状态下,受核辐射的危害会小一些……这是个心理医生吧?


  期间扎特耶夫并没有坐以待毙,他命令用辅助动力低速向己方在挪威至冰岛的潜艇警戒线方向靠拢,期待能遇到友军。

十几个小时后,海面上蹒跚而行的K19终于被苏军的一艘常规潜艇S270发现,并建立了联系。其实苏军也在K19失去联系后,也在着急的寻找这艘潜艇,毕竟它的使命特殊。

但终于得到了消息的苏军高层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情况已十分危急,甚至严令周围的苏联舰艇不得靠近,可能他们判断这是隔绝核辐射必须的手段...


▲ S270属苏联海军613型常规动力潜艇,是二战后苏联建造的第一代中型潜艇,在挪威及波罗的海海域巡航符合其设计定位。


▲这不是电影场景,658型潜艇围壳上没有涂弦号,符合执行战备任务的苏联潜艇特征。


好在S270的艇长斯维尔比洛夫依据自己的判断,违抗了这条命令。直到这时,已经饱受辐射的官兵才被陆续转移——后续赶来的救援舰艇也没有理会那个不顾实际的禁令。


  扎特耶夫本人和60名艇员继续留守核潜艇,直到反应堆安全降温后,K19已被拖行到安全海域,艇长才最后一个离开了。


这是唯一能找到的一张扎特耶夫上校的照片


  这次事故中,最初的抢修队员有8人在之后两个月接连死亡,包括核安全官科里奇洛夫,他们的遗体由辐射专家处理后,用铅棺密封后葬在了一块指定的墓地。两年内,有14名艇员因各种癌去世,剩下的117人也在余身饱受辐射病的困扰,他们很多人没有活过50岁……


▲后来人们在牺牲艇员安葬的地方竖起的纪念碑,上面刻着那八位勇士的名字。


  电影中出于对苏联的诋毁,艇员们返回后受到了严厉的审查,艇长还面临被审判。

但实际上,这些人回去后受到了英雄的礼遇,他们在完全没有支持的情况下,凭借着血肉之躯阻止了严重核事故的发生,并且保住了核潜艇。

其中有26人获的了嘉奖,包括副艇长阿尔希波夫,他在抢修中由于呼吸器脱落,吸入了高放射浓度的水蒸汽,据说医生看过他的胸片后断定他很快会发病,不过阿尔希波夫却奇迹的出院了,还获准继续在海上服役。扎特耶夫艇长被授予“社会主义红星勋章”以表彰他在重大危机时刻的果敢处置。


▲还是大尉军衔的阿尔希波夫,应该是核事故发生之前的照片。


▲ K19被修复后继续在苏联海军中服役,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K19的官兵们挽救不光是潜艇,还有苏联和世界,以及一切他们珍惜的生活。

当然,他们的荣誉和事迹都不能公开,这是那个特殊年代决定的,直到九十年代以后还活着的人们才讲出了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所以,如果当时真像电影中一样有艘美军驱逐舰跟着,还破译了苏联潜艇的通信内容,随时准备提供帮助……他们会替对手保密这么久吗?


在好莱坞的桥段中,拯救世界的永远都是美国。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已经达了最高峰,苏军4艘潜艇组成的水下舰队奉命掩护苏联货船冲破美军的封锁线。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如果遭到美国人攻击,可以立刻采取一切必要的反击手段。



  阿尔希波夫以潜艇编队参谋长的身份(升官了)随同B59号前往。期间在美军的反潜压制下,B59一直潜伏在水下,长时间无法同友军联系;恰在这时候,美国人又接连投下了几枚深水炸弹叠加着在潜艇顶上爆炸。当时的艇长和政治副艇长判断这种威力的攻击已经不是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了,可能是双方真的开打了!


▲在非战争时期,水面舰艇驱离水下目标投放的是训练用深水炸弹,也就是吓唬吓唬,不会有图中这么大的浪花;所以潜艇指挥官也很容易通过压力和声波的震动判断对方是不是动真格的了。


按照更早前接到的命令:古巴方面掌握核武器的苏军一旦和莫斯科失去联系,可自行决定发动核攻击...

B59号的艇长和副艇长一致认为这时候应当用战术核鱼雷反击了!

本来按条例规定的程序,核战争就应该这样打响了...但是阿尔希波夫做为舰队指挥官之一,拥有和艇长一样的权限。他极力反对扩大冲突,并劝说两位指挥官冷静下来——就这样人类文明又一次躲过一劫。


阿尔希波夫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的冷静处置受到苏军高层的赏识,后成为潜艇学院的高级教官,80年代末期以中将军衔退役。


来自K19上的男人两次拯救了这个世界!

本文来自小钢盔军械库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75bB2pSVQdQB1dX.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5年05月17日
下一篇 2025年05月17日

相关推荐

  • 全球最顶尖的七位女导演

    最近两天以“女导演”为主题,零零散散从中文网页上找了些资料。如果说,这一次就搜集全了全世界女导演的名录,肯定不严谨,所以题目不必当真,这些资料涉及的是中国观众能够接触到或已经接触到的一些女导演。毕竟,电影最终要落实到观看的,如果远离接触面之外,那就先按下不

    2025-05-17 13:00:02
    273 0
  • 电影也许就是人生,看完这些电影你会收获不少!

    美国往事 犯罪 剧情 关于友谊、忠诚、背叛的黑帮史诗电影死亡诗社 剧情 当学生遇到反传统教育老师会有怎样的变化低俗小说 犯罪 剧情 堪称经典 《百变星君》中模仿过此片桥段可可西里 纪实 真实故事改编 大陆电影难得的佳作杀人回忆 剧情 韩国影史上排名第一刺客联盟 惊悚 动作

    2025-05-17 12:57:01
    10504 0
  • 苏联的K-19号核潜艇,浮在海上的“广岛”,无情的“寡妇制造者”

    苏联海军历史上有着一艘编号为K-19的核潜艇,它被称为“不死鸟”又被称为“寡妇制造者”。这艘潜艇以多灾多难,先后发生过泄漏,碰撞,火灾等事故,但每次都能险象环生,因而名声大噪。K-19核潜艇第一次事故1958年苏联海军签发了建造导弹核潜艇的命令,而这一命令所带来的便是

    2025-05-17 12:54:02
    2450 0
  • 影评|白色虎式:以战争的名义

    影评|白色虎式:以战争的名义近几年,较之我对好莱坞影片的喜好,俄罗斯电影几乎是一片空白。早年一口气看完大制作的《莫斯科保卫战》和《解放》之后,俄罗斯电影便仿佛集体藏匿了(《兵临城下》缓慢得令人窒息,《K19寡妇制造者》则完全是“美国货”)。但后来刮起的《特工0

    2025-05-17 12:51:01
    112 0
  • 影片《急速天劫》:特殊嫌疑人

    影片《急速天劫》:特殊嫌疑人连姆尼森(是我很喜欢的好莱坞影星之一,我喜欢他主演的《辛德勒名单》、《K19寡妇制造者》、《飓风营救Ⅰ》、《飓风营救Ⅱ》、《诸神之战》、《超级战舰》、《人狼大战》等影片。这个“被时光磨砺出的男人”,有“1.93米的身材和令人安定的气质

    2025-05-17 12:48:01
    542 0
  • 演艺生涯60载,哈里森·福特会因为这部电影就寄了吗?

    哈里森福特,好莱坞最著名的老牌影星之一。从最近的罗斯总统/红浩克,到振聋发聩的汉索罗、印第安纳琼斯,几乎每一部有他出现的电影都不会让你失望。如今,他已经有83岁高龄了,和你所想象的和蔼的祖父相反,成了一个烦躁易怒的老头子,喜欢住在他位于怀俄明的巨大农场中,一

    2025-05-17 12:45:01
    156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