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今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院线电影已经不是资本青睐的唯一选择,网络大电影越来越受关注,只因它相比院线电影,发行方式更简单,上线更快,从拍摄到观看完整影片最快只需几个月;
现如今的网络大电影的制作水准也越来越高,有一些网大还比院线电影更像院线电影,质感之高已达国际标准,而网大的受众也比院线电影更为广泛,除此之外,院线电影除了上院线,下了院线后依然还是要上网络;
而作为网大界妥妥的流量一哥一姐张浩和徐冬冬可谓是撑起网大的两个重要支点,一哥张浩开创网大系列电影之最,一姐徐冬冬将大女主女权主义网络大电影开发到极致,两人堪称网大界的标杆人物;
由这二人主演的网大无疑不是流量担当,一哥张浩的“二龙湖浩哥”系列自成IP,部部大卖;
一姐徐冬冬的同名大电影《大嫂》热映376天依然蝉联网络电影排行榜第4名,主演的《狄仁杰之夺命天眼》在优酷10月分账榜上位居第2名,影片热映92天,分账金额已高达3252万,遥遥领先第3名票房2672万之多,数据之高,热度之火,堪称奇迹;
由张浩、徐冬冬主演的网大无一不是大火热卖,赚到手软,而院线电影即便请到天王巨星也难保不会扑街,既然院线始终都是要上网络,为何不在网络这一部分保下一片阵地,就算院线扑街,网络却还有机会力挽狂澜;
张浩、徐冬冬有可能担不起院线电影的大男主女主,但张浩自有一群受众,而徐冬冬的院线电影《追龙》好评如潮、《西虹市首富》更是中国影史第7名,两部影片在网络上的点击更是爆表,这其中徐冬冬占据了不少分量;
如果院线电影综合考虑将当红明星与网大流量组合搭配,是不是会比其他电影更有保障受众更广呢?强烈建议院线电影将网大流量这一因素考虑进去,这不仅关乎到后期宣传,发行热映,更关乎该片的网络口碑;
毕竟如果一部院线电影网络流量不足,难免会让人怀疑影片质量,反之,如果一部电影网络流量超高,那么影片质量就算稍差些许,观众也不会介意,综上所述,建议院线电影将张浩、徐冬冬纳入选角演员名单,先保下网络再说。
本文来自环球网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802B2pUVgNRAVI.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