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签不买社保职工意外受伤的也是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的,但前提必须是该意外受伤经确认为事故。所以,不签劳动合同要申请工伤认定的办法,就是先通过其他的证据证明了和公司存在劳动关系,这样申请工伤认定之后可以向公司进一步索赔。下面法务时刻小编就为您详细介绍。
一、公司不签劳动合同不买社保意外受伤谁来赔
没交社保,员工由用人单位全部承担。建议按流程先申请工伤认定,额只有等鉴定等级后才能最终确定。只要建立了用工关系,即使未签订劳动合同,也是可以认定工伤的。不签订劳动合同是严重违反了《》的规定,对于因工受伤不给予享受工伤待遇的做法也是错误的。可以通过仲裁和诉讼途径主张自己的权益。《工伤条例》规定了劳动者的举证责任,即劳动者应当提供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15条规定认定条件的证据,首先劳动者应当提供证据证明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其次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劳动者在事故中受到了伤害,再次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工伤事故是在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发生的,最后应当提供劳动者的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需要个人提供的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工资报酬的领取证明包括银行卡、工资条,用人单位发放的可以证明身份的工作证、服务证、胸卡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的“登记表”、“报名表”等,考勤记录,工作纪律,或者是工友、同事的书面证明。职工不需要提供上述全部材料,但至少必须提供一种材料,供劳动行政部门认定存在劳动关系。《工伤保险条例》第19条第2款规定了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即用人单位认为不是工伤的,应当由用人单位举证,提供证据证明职工受伤的情形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巧条规定的情况,不应当认定为工伤;同时还规定了用人单位拒不举证的,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职工提供的证据依法做出工伤认定。
二、未签劳动合同的后果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有些企业从表面来看,利润,发展规模等都是相当的可观的,但如果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有心介入调查的话,就会发现内部实际的管理方式可以说已经到了一种丧心病狂的地步,不签合同不买社保的这种公司非常的多。但是,因工作发生的意外伤害,不可能因为公司没签合同或者说没买社保就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了。
【温馨提示】:在实际法律问题情景中,如您遇到社保缴纳/等问题,建议您可以直接到咨询当地社保局工作人员,或者拨打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电话12333。如您遇到其他社保类法律问题,可以向法务时刻专业律师说明详细情况,一对一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法务时刻来源链接:https://www.jiwenlaw.com/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81fC2pSVQVUBFY.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