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犯罪存在犯罪预备吗

  【导读】一、过失犯罪存在犯罪预备吗不存在。过失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疏忽大意(造成了损害),一种是过于自信(以为能避免,但未能避免损害),两种都是在后果已经成立之后,才有过失之说。

  一、过失犯罪存在犯罪预备吗

  不存在。过失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疏忽大意(造成了损害),一种是过于自信(以为能避免,但未能避免损害),两种都是在后果已经成立之后,才有过失之说。也就是说,如果未遂,或者中止,则过失的后果(损害)不会发生,也就没有过失。而如果有了预备,则不成立过失,就成了故意。

  《刑法》第十五条 过失犯罪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二、犯罪预备阶段该如何认定

    犯罪预备,是指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如预备犯罪工具、创造犯罪条件等。

    在认定犯罪预备时,应注意下述三种区分:

    (一)犯罪预备与犯罪预备阶段的区分:在认定犯罪预备时,必须把犯罪预备与犯罪的预备阶段区别开来。犯罪预备是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的一种停顿状态,而犯罪的预备阶段是行为发展的一个过程。

    (二)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的区别:在认定犯罪预备时,必须把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区别开来。犯意表示是在实施犯罪活动以前,把自己的犯罪意图通过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流露出来。在认定犯罪预备时,正确地把它和犯意表示区别开来,才能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

    (三)犯罪的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的区分:在认定犯罪预备时,还必须把犯罪的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区别开来,犯罪的实行行为主要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行为。

    犯罪预备行为同样具有可罚性。我国《刑法》第22条第2款认可了这一学说,规定对于预备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考虑到犯罪预备行为毕竟尚未着手实行犯罪,还没有实际造成社会危害,刑法又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832C2pQVwdcB1Q.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合伙走私并贩卖武器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合伙走私并贩卖武器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走私罪主犯与从犯判刑有什么区别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

    2024-12-11 04:05:38
    81 0
  • 碰瓷套路多,碰瓷构成哪些犯罪如何惩治?

    一听到这两个字,相信很多人恨得牙根儿都痒,还有一种碰瓷手法,就是对方拿这些贵重物品故意的撞在你身上,然后向你勒索钱财,今天咱们来说一种违法行为,这种行为可能有的人碰到过,那就是碰瓷儿.一听到这两个字,相信很多人恨得牙根儿都痒,近日,辽宁沈阳市公安局就破获了

    2024-12-11 04:02:31
    54 0
  • 如何界定渎职罪的犯罪主体

    的都包括哪些 法律常识: 渎职罪的主体包括以下人员: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3、在依照法律、法规(律师工作站www.lawyerzheng.net)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4、虽未列入国家机关

    2024-12-11 04:02:27
    63 0
  • “无犯罪记录证明”网上申办方法(全国)

    通过全网查询,我们整理如下,如有不全的,欢迎大家能在留言区补充!山西省:关注“山西公安”,点击底部菜单“民生警务”,进入“一网通一次办”平台;点击右上角 无犯罪记录证明,按步骤申办。辽宁省:下载“辽宁公安”APP,搜索“无犯罪记录证明”,按步骤申办。广东省:进

    2024-12-11 03:59:16
    63 0
  • 异地可以开无犯罪记录证明

      一、异地可以开无犯罪记录证明   无犯罪犯罪记录证明,是公安机关的日常工作。依法应由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可以委托他人去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代开。办理的具体事宜可以先打电话到当地及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咨询。   二、办跨省无犯罪记录证明不能在网上办理,

    2024-12-11 03:59:15
    61 0
  • 无犯罪记录证明办理流程

    律师解答 无犯罪记录证明办理流程为:户口所在地的居委会开证明,居委会相关负责人知道具体的填写内容,然后盖章,签字。报片民警,签字盖章。到派出所最后签字、盖章。或者直接带个人身份证户口本到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办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三条 一切

    2024-12-11 03:59:14
    40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