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网络名誉侵权,该如何维权?

在网络虚拟世界中

我们是否拥有无限的自由?

该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

在遇到网络侵权行为发生时

又该如何保障自己的权利?


本期“通法有方”

关注网络名誉侵权那些事儿


01
如何判定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构成侵权行为一般需满足四要件:过错、侵权行为、损害后果、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其中,受害人名誉是否被损害一般体现为社会评价是否降低,或者给受害人造成了其他损害后果。例如抖音、快手短视频APP而言,通常结合视频的观看量、点赞量、转发量等数据进行判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违法,主要看其是否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的“侮辱”、“诽谤”等没有客观事实依据的行为。


02
如何确定侵权责任主体?

与一般名誉侵权案件有所不同的是,网络空间里,网络用户大多使用虚拟身份进行活动,网络用户的身份难以确定,一般要通过IP地址查明。同时,网络平台账号头像或相册照片的辨认;网络平台中如**聊天记录、帖子、博文、评论等相关内容的发布人身份认定需借助平台进行认定。


部分平台如微博、**有专门的对接通道,当事人可委托律师向法院申请调查令调取;如部分平台无对接通道,基于保护用户隐私需要平台亦不可能直接提供,必要时还需采取起诉平台要求披露侵权人信息作为诉讼之需的前置诉讼。


除了网络用户本身,如果网络平台自身发布了侵犯他人名誉权等合法权益的信息,则平台自身也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对于网络用户利用网络平台实施的侵权行为,网络平台在接到被侵权人的通知后去如果没有及时采取了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的组织措施,致使被侵权人的损失进一步扩大,则平台应当对损害扩大部分与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03
如何向法院提诉讼请求?

当名誉权受到侵害时

首先可以请求侵权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礼道歉可以当面或公开等道歉方式,如果被侵权人不执行,法院可以通过在报刊、网络平台等发布公告的行为进行;

其次如果因为其侵权行为导致经济损失的,可以请求侵权人赔偿其经济损失;

最后,如果因名誉侵权行为给被侵权人带来严重精神损害的,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被侵权人可以结合自身诉求和实际损失提出诉讼请求。

04
如何收集和提供有效的证据?

网络名誉权案件的性质在于侵权证据难以固定和收集,故名誉权案件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准备侵权证据,如能进行初步的证据固定或公证,将为后续开展非诉或诉讼形式的维权留下基本的保障,以证明侵权事实。

01
固定证据

利用手机内置的录屏和截图功能将侵权者发布的视频、文章、帖子等侵权内容进行录屏、截图。

在进行固定证据时,录屏具体步骤应为:录屏开始,从手机桌面APP图标进入APP软件中并予以截图,其次在搜索框中输入侵权内容的关键词予以搜索并予以截图,搜索到具体侵权内容点击进入并予以截图,点击侵权人的作者信息并予以截图,浏览侵权具体内容并对关键侵权部分予以截图,浏览评论并对关键侵权部分予以截图。

02
进行公证

对于网络证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首先要对于侵权者发布的视频、文章、帖子等侵权内容进行公证,否则证据的真实性法院一般难以确认。其次,要证明网络证据的关联性,但一般来说网络证据的关联性难以认定。经过公证的内容在诉讼中的效力将会大大提高,法院也会据以认定相关证据的真实性。若后续提起民事诉讼,可主张该等公证费用由侵权人承担。

03
举报投诉

鉴于诉讼活动的周期较长,时间成本较高,对于发生网络侵权行为时,往往不能及时满足被侵权人的维权请求。各大平台都有相应的投诉渠道,可在各大平台官网或者致电相关客服人员取得,及时与网络平台进行交涉沟通,按照各平台要求寄送撤稿函。


写在最后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人人都可以在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但任何人都不可以假借言论自由的外衣损害他人名誉权。有时虽逞口舌之快,却已触犯法律底线,需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当他人利用网络平台侵犯自己的合法权益时,也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来源:海安法院 康传贤

编辑:谢 洲

审核:顾建兵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85fC2pXUgBUBl0.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 毁坏名声如何起诉对方(毁坏他人名誉罪立案标准)

    遇到被侵犯名誉权,首先要收集侵权人侵犯名誉权相关证据。 收集被侵权证据有: (一)新闻媒体、书刊对公民或法人报道失实损害其名誉的证据。如报道内容的原始载体。 (二)虚构事实,含沙射影,对他人进行诽谤的文学作品。 (三)以口头、书面或暴力方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侮辱

    2024-12-11 01:05:48
    42 0
  • 关于恶意诽谤他人是什么罪(恶意诽谤他人名誉需要的证据)

    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网友咨询: 故意诽谤罪该如何收集证据? 有几人因和我有严

    2024-12-11 00:39:27
    45 0
  • 被催收导致名誉受损如何 ,被催收严重影响信用如何解决

    被催收导致名誉受损如何处理 导言:被催收导致名誉受损是许多人面临的困扰。在处理这种情况时,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并恢复名誉。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帮助您应对被催收导致名誉受损的问题。 之一部分:了解被催收导致名誉受损的原因 1.

    2024-12-10 23:39:13
    48 0
  • 恶意诋毁他人名誉可以报警吗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人与人的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的名誉权可能会遭受到侵犯,侵害名誉权的方式常见的是侮辱和诽谤。保护我们的名誉权不受到侵犯。那么,恶意诋毁他人名誉可以报警吗?法务时刻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恶意诋毁他人名誉可以报警吗    可

    2024-12-10 22:54:20
    56 0
  • 名誉侵权证据都有哪些

    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证明事实存在的证据,例如新闻媒体、书刊对公民或法人报道失实损害其名誉的证据;或是虚构事实,含沙射影,对他人进行诽谤的文学作品,关于名誉侵权证据都有哪些的问题,下面法务时刻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名誉侵权证据都有哪些 1、证明当事人主体资

    2024-12-10 22:03:29
    43 0
  • 网络名誉侵权通知函范文(汇总10篇)

    网络名誉侵权通知函范文 第1篇 __________有限公司: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律师事务所接受公司(委托人)的委托,指派本律师,就贵司与我委托人之间的买卖合同纠纷一事,郑重致函如下: 贵司因买卖合同尚欠我委托人货款_________________ 元人民币,付款期限已过。但至今

    2024-12-10 22:03:29
    48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