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欣赏范文 第1篇
1.我国关于美术欣赏的研究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关于美术欣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986年,陈望衡、张涵在其著作《艺术美》中提出,艺术欣赏实质上艺术美的欣赏,是一种美感活动,艺术欣赏的特点主要是娱乐性、主客观辩证统一性、与创造过程的紧密联系性等。1995年,尹少淳在其著作《美术及教育》中指出,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1998年,张道一在其主编的《美术鉴赏》中提出,美术鉴赏对于鉴赏者来说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它与艺术的创造一样,同是知(认识)、情(情感)、意(意志)等过程的系统组合。21世纪伊始,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近一步深入。2000年,王大根在《美术教学论》中提到,美术欣赏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它是从视觉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开始,通过知觉与联觉、统觉而变成情感和意识的过程。2001年,王向峰其著作《美的艺术显形》中指出,艺术欣赏的主要特征有:艺术品相对与欣赏者的外在性、艺术欣赏的过程性、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的创造性。2002年,陈新汉在其著作《审美认识机制论》中提出,艺术欣赏是纯粹化、集中化的审美活动,是客观化审美活动的主观化,它作为对艺术作品的具体把握,是欣赏者接触艺术作品而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通过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去间接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
总之,美术的欣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
2.写意
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我国传统绘画(区别于“西洋画”)。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 “笔墨”。
写意一词在元代的绘画典籍中已经出现,一则见于夏文彦《图绘宝鉴》,其中说北宋僧仲仁画梅“以墨晕作梅,如花影然,别成一家,所谓写意者也”。另一则见于汤逅《画鉴》,他说:“画梅谓之写梅,画竹谓之写竹,画兰谓之写兰,何哉?盖花之至清,画者当以写意之,不在形似耳。”前者意在“舍形而悦影”,强调的是略形而重意。后者主张创作的关键在于意的彰显,不应该把形似看作根本目的。在更早的画论里,虽然没有使用写意一词,但南朝宗炳的“畅神”说,唐朝张彦远的“怡悦情性”论,宋代欧阳修、苏轼的“古画画意不画形”、“笔简而意足”、“意气所到”的主张,都说明写意精神出现在前,写意画法出现于后,因此不但概括随意的画法可以表现写意精神,工细的画法同样也能表现写意精神。
3.主体精神
不能说中国艺术精神就是写意精神一端,“写意精神”强调了主体精神世界的表现,通过“寓意于物”、“寄乐于画”,实现个体的“畅神”。但中国的艺术精神,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载道”精神,“载道”精神注意群体意识的表达,看重表现天人和谐的秩序和人际和谐的秩序,在中国画里一直存在。
另一个是“畅神”精神,也可以叫“写意精神”,比较注重个体意识的自由,个人精神对物欲的超越,这两者的互动和互补推动了中国画艺术的不断前进和发展。但“写意”与“载道”并非互不相关的,个体的“意”直接联系着精神品格和道德理念,所以古人说:“人品不高,用墨无法”。“载道”可以起精神导向的作用,不过也要通过个体才能实现,一张好的画不仅可以让人愉快,而且可以使人得到更高层的启示,因而在中国“载道”精神和“写意”精神,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表现出“寓教于乐”的特点。于是,在人们的认识中,这个“写意”精神就变成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一个非常主要的且一直被关注被重视的方面。
4.传神
中国书法欣赏范文 第2篇
今天我又要去学书法了。因为今天早上下雨,被窝里也很暖和,所以我不想去学书法。不管妈妈怎么叫,我就是不起床。她无奈之下便使出了她的'绝招——“狮吼功”,并像老鹰抓小鸡似的把我从被窝里拎了出来。这下我害怕极了。我慢吞吞地穿衣、刷牙、洗脸。刷牙时心想: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我不去学书法呢?
我使劲地想呀想,终于让我想出了办法,只要迟到可就不用去学了啊!想到这我故意放慢了速度。妈妈发现了我的诡计,再次使出了绝招。这下我的计划泡汤了,唉!
中国书法欣赏范文 第3篇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灿烂的文明史,书法艺术堪称世界珍宝。书法的表现手法各不相同,楷书用笔比较规范;行书既有楷书的规矩,又有草书的流畅;草书比行书更加流畅,在艺术上更加夸张,更加有个人气息;另外还有隶书和篆书。大书法家更是比比皆是: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
近来,我也和书法交上了朋友,原以为这是一件挺容易的'事,可不学不知道,一学才发现这里面的学问可真不少!记得第一次上书法课,老师教我们用楷书写横和竖。嗨,这太简单了,我大笔一挥,三下五除二就写完了。老师看了看,摇了摇头说:“写横和竖时,都要注意顿笔,没有头的字,你说它能漂亮吗?在运笔时要先粗后细,不能一点儿变化也没有,不然,写出来的字就会枯燥乏味,不够生动了。横收笔时,末尾要顿一下再收,这样才能突出整个字的美呀!”哦!我恍然大悟,原来看似简单的一笔一划都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是有灵性的。只有用心去体会,才能挖出点儿宝藏,发现它美在哪里,妙在哪里。
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光靠老师讲解是不够的,平时要坚持临帖,用心去感悟。在临帖时,我总是先仔细观察字在帖中的位置,定好起笔,使得每一笔都显示出它的活力。比如“十”这个字,一横要向上倾斜一些,一竖要向左斜一些,这样才不呆板。再如“长”这个字(繁体字为“長”),四横之间的距离要一样大,竖钩要“拱”起来一些。当然,光临帖还不够,还要做到不看贴,自己默写,使每个字都了然于心。平时我还主动与老师、同学们交流写毛笔字的心得体会,经常从电视中听大师们的精美点评,多翻阅书籍,真正体会“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深刻含义!
学书无一日不临池。练书法不但要心平气和,还要追求更高的境界,提升自己的水平。书法在人生中好比一座高峰,我们要不停地攀爬。走近书法,使我走近了艺术,走近了经典,走近了伟人,走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中国书法欣赏范文 第4篇
关键词:多媒体;书法教学;运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中小学生的书写能力在下降,特别是毛笔字的书写尤为突出。国家教育部要求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书法课,每周1课时。我校从三至六年级开设书法课,我有幸能成为三年级书法教育课老师。经过教学实践,本人觉得在书法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书法课堂教学效率,给书法教学增添活力。那么,如何运用多媒体进行书法教学呢?在此,本人只是想谈谈一些简单做法和初浅体会。
1.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绝大多数小学三年级学生在学校开设书法课之前,没有练习过毛笔字。如果按_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点评_这种模式进行教学很难激起学生学习书法兴趣,但是把多媒体运用到书法教学中来,通过视频,把图像、文字、声音等多种信息结合起来,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有意注意得到一定的保证,尤为重要的是,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思维指向预定的学习目标。如在教学中我播放《毛笔书法入门》,学生看得很认真。观看之后,学生就纷纷拿出毛笔,练习执笔。又如在教写_山_字时,我播放南开大学,书法研究生导师田蕴章教授_每日一题 每日一字_视频,田教授的风趣幽默、收放自如一手好字更是激发学生练习书法兴趣。
2.运用多媒体提高书法课堂学习实效
小学三年级学生其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在书法学习中主要依靠视觉的观察。在教学中一些重点和难点用语言没法表达清楚,利用多媒体来完成,既回避了无用的烦琐教学语言,又使学生利用视觉直观地获得所学内容的信息,从而突破书法教学重点、难点。
比如教师在黑板上进行书写示范存在局限性。一是由于教师书写习惯问题,往往不易把笔画书写到位;二是由于老师在书写示范时,身体遮挡学生视线,导致学生不易看仔细、清楚。如果在课桌上书写示范,大部分学生又看不见。可是借助多媒体,将教师的书写示范通过实物展台投影到大屏幕上,就能使全体学生全方位体验教师书写过程,而且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学生就能很快地掌握书写规律、书写要领。
3.运用多媒体促进互动式书法教学
在书法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够更加方便地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比如在评析学生的习字练习时,就可以通过实物展台,将学生的练习一览无遗地展示给全班同学,让大家参与分析和纠正。同学们通过讨论、评析,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运用多媒体辅助书法教学既能发挥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欣赏评价能力。
4.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书法鉴赏
_见多_才能_识广_。中国古人强调_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_中国的书法艺术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早已带着它特有的民族特色,在世界文化宝库中放射出经久不息的异彩。对小学三年级学生进行书法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欣赏到古今书法艺术大师的杰作,了解书法艺术的源远流长。如果没有多媒体,我们只拿几本字帖或书法作品选辑之类的东西给学生看,那书法教学就会变得枯燥、乏味。可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大不一样了,多媒体凭藉着蕴含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优势,为练习书法的学生提供大量的书法鉴赏。老师只要进入相关内容的搜索,学生坐在教室里,就可以欣赏到铭刻在高山悬崖上的石刻,领略到古今书法艺术的惊人底蕴。如果在播放时,再配之以声音,学生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做到_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书'_。
5.运用多媒体丰富书法教学德育功能
中国书法欣赏范文 第5篇
章法是指安排布置整幅书法作品时,协调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照应、和谐关系的布局方法,也称谋篇布局。章法的基本要求是前后连贯、字字呼应、行行关照、全篇气韵贯通,组成一个完美的、统一的整体。章法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各自的创作需要,选择不同的章法形式。有些人单字写得还可以,但构成篇章,就让人看上去别扭,原因是没有掌握章法布局的基本方法或缺少章法布局的实际经验。因此,章法是衡量一幅书法作品艺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硬笔行书章法的基本形式
硬笔字从用途上可分为实用型和艺术型两个层次,它虽然不像毛笔书法那样讲究,但也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艺术型硬笔书法的章法基本上承袭了毛笔书法的章法形式。在日常书写硬笔字时,因各自的书写目的和书写水平不同,章法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硬笔字的章法是通过书写格式来表现的,比较常见的书写格式有两种,一种是横式,一种是竖式。横式是现法,就实际应用而言,硬笔行书主要采用横式书写;竖式是借鉴传统毛笔书法的章法形式,有较强的艺术性,形式也多种多样。
横式书写起源于现代印刷文字的排版格式,其基本要求是由左向右横写,首行空两格,字距小,行距大,行间清晰舒朗,行序自上而下。这种形式运用十分广泛,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交际中书写的各种文体大都采用这种形式。
二、横写和竖写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应遵守结字规范
虽然行书的点画和结构的安排处理有很大的随意性和自主性,同一个字会有不同的写法,但不能因此就随心所欲。要遵循行书结字的基本要求和规范。这个规范是建立在结字基本原则基础之上的,大家公认的、约定俗成的书写习惯。
(二)笔画书写要准确
笔画准确是结字的先决条件。行书笔画的连接、伸缩、长短、参差、走向等大体上都有一个尺度,不能随随便便,否则会导致内容书写的错误,甚至造成歧义和曲解,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下面的两组字,让人看了十分费解,不知写的是什么:
(三)处理好字与字之间的搭配的关系
安排好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章法布局的第一步,不同的字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可通过前后牵连、呼应顾盼、大小穿插错落等手段来调整字形,使字与字之问自然和谐。
(四)处理好行与行之间的照应关系
中国书法欣赏范文 第6篇
任何枯燥的方块汉字在书法家的笔下都会化作灵动跳跃的音符。
即使今天,仍有国人诅咒自己祖宗造了那些繁复的繁体字,但毕竟有相当部分的中国人已经认识到它于中国书法艺术的至关重要。 中国的毛笔像魔瓶。所有乏味的汉字经过它的化育都会变为迷人的艺术彩虹。 拙劣的书家,其作品所以拙劣,除了因胸无点墨,再就是有过多的经营与刻板。 评价书家书作,许多人往往人云亦云顺水推舟,一味地顺风赞美褒奖多多,无法不令书艺通神者大跌眼镜。 人常说“我不懂书法”、“我不会欣赏书法”、“我是书法上的门外汉”。殊不知,那种被书作所吸引的混沌情愫就是对书法之美最朴素真挚的理解。 书家创作的过程是其感情绽放多彩花簇的美丽季节。尽管那季节多在幽闭的书房。
如果灵逸的白云突然间长出来茄子和驴肉,其美必然大打折扣。 书家在创作过程中需要灵魂的清净。创作过程一旦参入现实的杂质,那作品的境界必受到窒息。 真正的书家在世人面前显示的首先不是他的聪明睿智,而是其率意和无心。 不应当说对书法艺术没感觉的人就如何。但可以断言的是,那些只关注现实利益和美味的人必与庸俗有染。 市场经济为许多急于成名名利双收的“书法家”“大师”“泰斗”们提供了十万火急的条件、环境。 只有真正的书家才重视内功、书外功等气质性的内涵。书法上的投机者只具哗众取宠的面子功夫。 世间的颜渊早后继无人。如果世间还真有颜渊式的人,他决然成不了书家,因其骨子里没有率意。
人们说,书法乃雕虫小技。由此可见治此小技的书家之人何等渺小! 从历史看,黄庭坚算不上最顶尖的书法家,他的上面还有公认的王、苏、颜等。可是,他的一件作品(今夏)却卖出了天价,四个多亿。晕!不可思议。 书法上代代不乏具羲之之才者。但唐太宗却只有一个。 传统功夫是所有真正书法艺术家成才的基石。而并非是所有深具此功夫的书家都被时人认可。 浮躁的时世必然造就许多欺世盗名而不知自己浮躁透顶的书法混混。 当今,我们常发现一夜之间红得发紫的书法“大家”和“泰斗”。与此形成鲜明比照的,却是众多人书法认识的空茫懵懂。 经营谋划和运作是当今所有火速成才“书家”的通况。
具米芾拜石情结的书家大多贫困。此盖因其只有当他们饥肠辘辘窘况压头之时才想到钱与米。 种瓜得瓜。痴迷于书艺的书家迟早会赢得书艺的真谛;一心想利用书法赢利的假书家最终不会饿肚子。 真正的书家无不是精神的信天翁。只有现实的势利之徒才游弋于书作的价值价格之间。 商人看到的书作的价值;心有灵犀的会心者关注的却是书家的命运。
在优雅环境中的独自的默然创造是书家的基本状态。任何噪杂、庸俗、热闹,甚至是楞楞的一本正经都将淡化书家淳情的浓度。
中国书法欣赏范文 第7篇
书法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暑假,妈妈给我报了个书法班。我很快就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我的字写得很不美观。于是,我虚心地向老师请教:“老师,我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呢?”老师对我说:“你写得很工整,态度也很认真。但是结构安排得不好,也没有基础,要从笔画练起。但是你是很有潜力的,如果努力的话,你一定会成功的!”听了老师的话,我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加倍努力,争取和老师写的一样好。
回到家,我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了练习。
首先,我只往墨盘里倒一点点墨,用毛笔吸足了墨汁后,便使劲地在墨盘边上掭笔,这样就不会洇的满篇纸都黑乎乎的了。然后,我按老师教的方法拿笔:按、压、钩、顶、抵,手心做到像拿着一个乒乓球一样。我还悬肘悬腕,将毛笔和宣纸垂直。我照着书上的例字,认认真真地描红,满意了,再照着字帖一笔一画地临摹。先顿笔、再提笔、再顿笔……写满意了,才停下。每次交作业我都是写得最多的。没过多久,我就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老师表扬我说:“你写的字真清秀,你是在用心练字,这样下去你一定会成功的!”后来,我开始写作品了。凭着我不懈的努力和认真的态度,我写的每一幅作品都能赢得老师的鼓励、家长的赞许和同学们羡慕的眼光。
我在艺术的熏陶中成长,艺术如一股清泉,滋润了我的心田。
中国书法欣赏范文 第8篇
一天放学时,爸爸对我说:“林莹,去学写毛笔字吧!”“学写毛笔字?听起来很有趣呀!但是,到哪去学呢?”“就在学校一号楼的四楼。”爸爸说。
我飞快地跑到一号楼四楼的书画教室,见里面已经有好几位同学了,老师叫我进来,我便进去了。
老师先教我握毛笔,我学着老师的样子,拿起毛笔。可是我手中的毛笔根本不听我的话,拼命扭着身子要摆脱我的束缚,让我握得手心出汗也握不好。老师看见我的狼狈样,又教了我一遍。这次,我专心致志地听,心领神会,还边听边模仿。“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再次握起毛笔时,那毛笔不再淘气了,在我手中规规矩矩的。我终于学会握毛笔了!
接着,老师又让我写横线。我想:写横线有什么难的?于是,我就写起横线来。没想到,我笔下的`横线每条都弯弯扭扭的,一点也不直。唉,想不到写横线都那么难,我有点泄气了。老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鼓励我说:“林莹,别灰心,做事可不能半途而费哦!”听了老师的话,我又有了信心。这次,我聚精会神地写,终于写得像模像样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练毛笔字也这样。今天,我终于通过了练毛笔字的第一关,今后,我一定会把毛笔字练好。我有信心!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865C2pXXQJcAVw.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