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法务时刻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校期间陶艺社的工作计划(精选21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法务时刻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在校期间陶艺社的工作计划(精选21篇)》。
在校期间陶艺社的工作计划 第1篇
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劳动光荣、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道理;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遵守纪律、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勤劳俭朴、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初步树立质量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2、使学生学习一些浅显的劳动知识,学会使用一些常用工具;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的家务劳动的基本技能;能进行简单的生产劳动。
3、通过劳动课的教学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校期间陶艺社的工作计划 第2篇
陶艺教学工作计划
启蒙:1、了解陶艺、陶泥的分类及相关知识;
2、陶艺制作的5种造型练习熟悉和掌握,学期未完成2-3副作品。
制作方法:手捏成型法(4课时)泥板成型法(4课时)泥条成型法(4课时)模
具(4课时)拉坯成型法(10课时)
初级: 5种造型应用和制作:
1、拉坯练习(6课时)
2、利用5种造型制作茶壶、碗等各种学生自己喜欢的陶器;(10课时)
3、陶器品的修饰、装饰设计练习(14课时)
高级1:
1、激发学生创作为主,利用所学的5种造型、雕刻、上釉的技能创作出深层次的作品;(20课时)2、施釉练习(对于颜色的认识和搭配,调制完成10副以上作品)(15课时)
高级2:1、窑烧制工艺流程(10课时)
2、陶艺作品烧制的方法(16课时)3、历代名窑烧制简介(4课时)
教学目标:一、让学生了解陶艺和陶泥有关知识;制作流程
陶艺分:古代陶艺和现代陶艺
古代陶艺“人猿相揖别”的年代,人类就发现泥土与水混合后可以随意塑造成各种形状。晒干后,可以变成器皿。更神奇的是,这些泥坯经过火烧会变得坚硬,既不怕水又耐火,陶器就此诞生。
我国以陶瓷母邦着名于世,历史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历经各代陶工的努力,无论坯体的成形手法或是釉色的装饰技巧,皆可谓臻至完备,而且每一朝代的陶工都能自创新绩,发挥巧思,新材料、装饰手法层出不穷。
仰韶文化期人们就开始施彩绘于陶瓷器器表,继之而起的龙山文化出现了镂空、刻及堆塑等技法。商、周时有青瓷出现,汉朝炼丹术发达,铅釉技术因而更加完备,唐朝陶器以流畅明丽的三彩器为代表。到了宋朝,无论制作技术、器形美感、釉色呈色效果、装饰手法的运用等,均达造极之境。明代,由于饮茶方法的变化,紫砂茶壶出现了,清代时引入了西方书珐琅的技法,彩瓷技术也于此时臻于巅峰。
现代陶艺:中国现、当代陶艺的发展严格来说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及广东陶瓷产区等院校和地区是这种风格的最早实践者和推动者。其后,湖北美院、浙江美院、景德镇瓷区、宜兴陶区也相继加入。在这二十年的历程中,前十年的发展是缓慢而艰难的,几乎是靠一些间隙性的活动和展览来引起人们偶尔的关注。近十年尤其是近五年才是中国现、当代陶艺发展真正取得成效并产生一定影响的时期。
陶泥:产于江苏黄龙山,山上开采出来的时候是一块看似石头一样的一块泥,经过风吹雨打后,风化,然后人为加工后,才成了现在所看到的泥。
分类:按硬度分:软陶泥、硬陶泥; 按色彩分:彩陶泥、单色泥;按强度:紫砂泥、瓷泥;工业用泥:橡皮泥,精雕油泥
紫砂泥的材质特点,归结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可塑性好。制作时粘合力强,但又不粘工具不粘手,细茵少,有机物少;
2.干燥收缩率小。紫砂陶从泥坯成型到烧成收缩约8%左右,烧成温度范围较宽,变形率小,生坯强度大,因此茶壶的口盖能做到严丝合缝,造型轮廓线条规矩严而不致扭曲。把手可以比瓷壶的粗,不怕壶口面失圆,这样与嘴比例合度,另外可以做敞口的器皿及口面与壶身同样大的大口面茶壶。?
…… 此处隐藏6926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877C2pXUAhSDF0.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