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处理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劳动合同纠纷:如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争议。
2、社会保险争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方面的争议。
3、福利待遇争议:例如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福利等的支付和分配问题。
4、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争议:涉及工时制度、加班加点、休息休假等方面的纠纷。
5、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争议:例如工作环境、安全卫生、职业危害等问题。
6、培训和竞业限制争议:包括员工培训协议、竞业限制协议的履行和违约等情况。
7、经济补偿和赔偿金争议:如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等。
8、劳务派遣争议:涉及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用工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9、人事争议:如公务员的录用、考核、职务任免、奖惩等方面的争议。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处理范围可能会有所差异,具体范围还需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来确定。
建议参考:
在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时,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1、了解法律法规:熟悉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合法保护。
2、保存证据:尽量保存与争议相关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邮件等,以便在仲裁过程中使用。
3、合理诉求:提出合理的诉求,避免过高或不合理的要求,以免影响仲裁结果。
4、协商解决:在仲裁前,可以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寻求和解或达成协议。
5、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对仲裁程序或法律问题不熟悉,可以咨询专业的劳动法律师或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的工作人员,获取帮助和指导。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以上内容具体告诉你关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处理范围有哪些?的问题的答案,除此之外,本文还介绍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处理范围有哪些的具体流程。相信你已经从文中得到了你想要的答案。如果您还想咨询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处理范围有哪些?的相关问题,可以咨询相关律师。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8a0C2pRXAhRDFE.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